从手工业专门化生产看“工商食官”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33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手工业而言,"工商食官"是指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为保证手工业产品的供应,统治者为工匠提供较为优厚的待遇,使之能够专心从事生产的一项制度."工"之"食官"是手工业生产专门化在国家出现后的客观需要.史前已有少数手工业门类形成了专门化生产,出现了以手工业为主业的"手工业族".国家出现后,业已形成专门化生产的手工业就转变为官府手工业,"手工业族"则成为"食官之工"的来源."食官之工"是领取"稍食"的平民,而非奴隶."工商食官"并不意味着官府垄断手工业,民间手工业虽然弱小,但也一直存在,而且是市场上手工业产品交易的主要来源."世业"、"族居"和"食官"构成"工商食官"的制度内涵,而所谓"工商食官"的解体就是官府手工业的管理方式及其生产者的构成发生了变化.
其他文献
<正> 四、扩大研究所自主权(13)长期以来,主管部门对研究所控制过多过死,对研究所的发展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前进带来许多不利。因此,在科技体制改革中采取扩大研究所自主权的措施,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对274位所长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说明,在已出台的九项改革措施中,他们认为作用最大的是“扩大研究所自主权”(见表8)。
<正> 一一九八六年,配合着经济其它领域的改革,我国金融改革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整个改革是分两个层次进行的。一个是全国面上的改革,另一个是试点城市的改革。择其要而言之,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改善和加强了中央银行的宏观管理。针对一九八四年信贷失控、一九八五年紧缩过程中管得过死的弊病,一九八六年初确定了“稳中求松”的方针,采用以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的贷款来实现货市政策目标这一基本手段,专业银行可以“多存多贷、少存少贷”,调动了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出的通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新"在哪里、"优"在何处,必须置于不同参照系中对比分析才能充分彰显.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以资本为中心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道路的人民性;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封闭与僵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开放与创新,彰显了道路的时代性;与一些后发国家走依附性现代化道路过度依靠外来动力不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自主性发展,彰显了道路的自主性.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辟,超越了以往的各种现代
《陆氏家制》的理论依据是孔子的"忠恕之道""三大纲领""八大条目",并且把《礼记·大学》中"财""德"关系的思想运用到了家庭的管理思想和伦理关系之中,落到了生活实处.陆九韶对汉代开始的举孝廉、隋唐开始的科举制全盘否定,对陆象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陆九韶认为,对家务事和经费开支的管理必须未雨绸缪,精打细算,严防败亡破家.这为陆象山在荆门时期建立突出的政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在朱子心统性情的理论架构中,情是一个重要因素.性是体,情是用;性是善,情可能流向善,也可能流向恶.朱子对情做这种规定,是因为在他看来,天理禀赋于人,而为人之性的过程离不开气,气有清浊,禀得清者为善,由此流出的便是善情,禀得浊者为恶,由此流出的便是恶情.这一学理最大的问题是以气作为恶的本源,将恶坐实了.儒家生生伦理学不接受这种主张,强调恶属于"失德",当从仁性和欲性,尤其是仁性和智性的辩证关系来理解,恶没有独立的来源,更不能以气作为其源头.
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保护模式,是中国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创新性探索实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社区"(community)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母体相区别,我国文化生态保护区明确以"区域"(area)作为意义分析框架和建设目标.从人类学基于区域知识的整体生态观出发,有助于理解和厘清当下"区域-文化-生态"的逻辑关系,促使这一本土化的遗产类型生成对社会形态和文化建构的洞察力,进而摆脱文化多样性本质主义桎梏,以及单一的、狭隘的地方性知识表述.一则延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文脉,二
在生态危机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话题的今天,生物-文化多样性也受到严峻挑战,保护生物-文化多样性已成为世界共识.中华文明属于农耕文明,更呈现出复杂的生态-生物-文化多样性特征.无论是"黄土文明"还是区域、族群文化都表现为以自然为尊的特点,形成了"天地人和"的核心价值.我国正在推行的乡村振兴战略,理应以"生态-生物-文化"的可持续性为首要目标,继承中华民族最具核心价值的范式:以自然为至尊,以家园为栖息,以生态献粮食,以人民为安康.
自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标举"境界"为诗词之"本"之后,百十年来,"境界"("意境")就占据了中国诗学和美学的核心地位;与此相应,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贬斥的"神韵"则坠落不名之地.从刘勰的"风骨",经严羽的"气象",到王士祯的"神韵",具有一条清晰并且义理深厚的文脉,这条文脉展示的是我国诗学-美学的精神追求,是关于中国诗歌和中国艺术的本体精神建构.
巴蜀文化是中华文化苑囿的区域文化之一,其核心和精髓是精神文化层面的学术和思想,是为"蜀学".在晚清民国时期,巴蜀文化形成了第三次高峰,是为"近代蜀学"(近代巴蜀学术).考察近代巴蜀学人内在的"学术"及其外化而来的"事功",大致可以将近代巴蜀学术的特色概括为三点:"经史为基,国学为本"是近代蜀学的"外在状貌","熔铸古今,会通中西"是近代蜀学的"内在追求","勇开风气,经世致用"是近代蜀学的"学以致用".
"事境"和"肌理"是翁方纲诗学的核心概念.他用"事境"理论完成了"诗中有人",以补救渔洋神韵在面对学问因素时出现的趋同;又用"肌理"理论完成"诗中有我",消解了"事境"带来的新的趋同危机.他强调杜诗肌理之"显","情境虚实之乘承"的结构指向的是"有迹",于是"发露"正可以表现诗歌的"细肌密理".而同时又要求于笋缝处"消纳"诗歌的"色相"痕迹,使得整首诗达成"无迹".诗歌的"发露"最终归于"蕴藉",且直接关联到黄庭坚对杜诗精诣的传承,翁方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