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史研究形成了试图摆脱传统民族—国家话语与突破西方中心话语藩篱的两种重要趋向.全球史研究致力于打破传统民族—国家话语,推动当代史学发生卓有成效的变革,但并未改变全球史话语构建者内在的民族—国家身份及其特定的文化诉求.除英、美、德、法等主要发达国家外,当前非西方国家的全球史研究和书写,反映了全球史领域突破西方话语藩篱的新趋向,是世界多极化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我们所追求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全球史,不仅仅是研究空间上的拓展与历史主体多元化的刻意塑造,而是通过不断发掘人类历史时空内涵的文化积淀构建的新
【机 构】
: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10008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史研究形成了试图摆脱传统民族—国家话语与突破西方中心话语藩篱的两种重要趋向.全球史研究致力于打破传统民族—国家话语,推动当代史学发生卓有成效的变革,但并未改变全球史话语构建者内在的民族—国家身份及其特定的文化诉求.除英、美、德、法等主要发达国家外,当前非西方国家的全球史研究和书写,反映了全球史领域突破西方话语藩篱的新趋向,是世界多极化在文化领域的反映.我们所追求的具有中国特点的全球史,不仅仅是研究空间上的拓展与历史主体多元化的刻意塑造,而是通过不断发掘人类历史时空内涵的文化积淀构建的新型全球史.它基于全球视野对中华民族发展长河中重大历史问题的重新解读,在致力于突破西方话语藩篱的同时,发掘出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世界之所以为世界的历史演进和现实呈现,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探索中国历史之世界意义与世界历史之中国影响的新型世界通史.
其他文献
地方融入是地方理论的延展和应用领域,其本土化实践与理论研究还有待推进.本文以拉萨八廓街的旅游劳工移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关键词网络分析和扎根理论,结合四层一体分析框架,探索该群体的地方融入现状和过程.研究表明:①拉萨八廓街旅游劳工移民地方融入过程可划分为自评、动机、实践和依恋4个阶段;②拉萨的社会氛围体现在对外的高度包容性,是旅游劳工移民完成“生计融入”至“社.会融入”跳跃的踏板;③旅游劳工移民对地方文化、符号认知流于浅表,导致其地方建构中自我发展维度缺失;④拉萨八廓街旅游劳工移民地方融入存在“逆向”模式.本
针对新世纪以来我国绅士化实证研究文献,系统回顾与整理其特征与议题,有以下发现:①我国绅士化实证研究逐渐被关注并重视,案例地区主要聚焦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并扩展到东北及西部重要省会城市和旅游景区等;研究机构则主要集中在南京、广州、上海、北京等主要中心城市;②研究内容涉及多类绅士化现象、绅士化与公共政策、绅士化群体与文化驱动、绅士化与多种城市现象、绅士化的公平正义与社会影响以及教育驱动的绅士化等六大议题;③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研究注重与中国语境和特殊制度及城市现象的结合,逐渐形成“本土化”特色,但仍存在“有广
人类的历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这个“自然的历史进程”与纯粹的自然演进不同的地方,在于人作为主体对社会规律的认知以及运用社会规律对社会的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百年史,既是党自身作为一个政治组织成长发展的“自然史”,也是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并取得辉煌成就的“政治史”,这个“自然史”和“政治史”相互影响、相互激荡,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重塑了中国社会结构、构建了全新的社会形态、创造了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使党的百年史又成为一部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社会发展基础上的中国社会变革史、
近年来,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与“图像转向”的出现,图像入史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而图像之所以能入史,与图像是历史信息的直接承载者紧密相关.就图像入史的路径与方法来说,既可以图证史,亦可以史解图.此外,不论对图像内在本体的分析,还是对图像外围内容的讨论,本质上都是图像入史的路径与方式.在此过程中,为避免落入图像入史的陷阱与误区,必须要加强图像考证,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把握图像本体及存在语境,处理好图像文献与文字文献二者的关系.整体来看,图像入史,绝不仅是一个局限于历史学学科内部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