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边界条件薄壁截锥壳的高阶振动特性研究

来源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be_l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传递矩阵法研究了不同边界条件下薄壁截锥壳的高阶振动特性.基于Love壳体理论建立薄壁截锥壳振动微分方程,根据薄壁截锥壳子段间的状态向量,通过传递矩阵法得出整体传递矩阵,并用高精度的精细积分法计算固有频率,通过文献和有限元法进行验证,并分析了薄壁截锥壳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高阶振动特性.结果表明,不同边界条件下,采用传递矩阵法计算高阶固有频率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当轴向半波数增加时,频率明显增大;随着周向波数的增加,频率先减小后增大.固支-固支和简支-简支边界下在m=1和n=7处得到最小频率,固支-自由边界下在m=1和n=6处得到最小频率,三种边界下最小频率值分别为400.1、325.6和226.1 Hz;边界条件约束越多,最低阶固有频率越大.
其他文献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连续、自动和快速获取目标物表面信息的能力。文章提供了一种方法,采用此技术获取目标岩体结构的高精点云数据,并基于开源C++编程库PCL封装算法,在点云数据中识别并分割结构面,从而提取岩体结构面的产状和几何信息。经边坡防护工程实践,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较强。尤其在传统的测量方法难以施展的高陡危岩地区,可为地质岩体的规模和结构面特征精确调查提供有力参考。
随着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实时地掌握大气边界层变化规律,能够有效地预防灾害性气候的发生。基于2008年~2013年的气象电离层与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 Ionosphere and Climate, COSMIC)中的折射率廓线资料,采用改进的数值差分方法探测该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结果表明:(1)在青藏高原地带大
针对Faster RCNN算法在对小目标、发生形变的目标以及重叠度大的目标检测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应的改进。将具有更深层次且表达能力更强的ResNeXt网络代替了Faster RCNN中用于提取图像特征的VGG-16网络。将ResNeXt常规的"后激活"基本单元结构更改为"预激活"的形式,反向传播过程中,信息可以在整个网络中"直接"传播,使得网络的性能达到最优。引入可变形卷积,解决产生空间形变的图像
地下岩溶发育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导致岩体的强度和承载力大幅度降低,对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构成潜在的威胁。本文依托东黄山国际小镇基础设施项目,在采用多种勘察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岩溶发育特征的基础上,选取代表性的溶洞,采用按溶洞顶板安全厚度判别的定性评价方法和按顶板坍塌自行填塞判别、顶板抗弯安全厚度判别、按顶板抗剪安全厚度判别3种半定量评价方法对溶洞顶板安全厚度进行综合判别,对岩溶地基进行稳定性评价。研
材料表面的疏水性决定了其耐蚀及防污性能.采用电化学刻蚀技术在2024铝合金表面制备具有微-纳米尺寸的粗糙结构,再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其表面制备类金刚石薄膜,采用半球法计算刻蚀及镀膜后的接触角,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刻蚀后的表面形貌,研究刻蚀电流密度及刻蚀时间对薄膜疏水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电化学刻蚀能够明显改善2024铝合金的表面疏水性.本实验范围内,刻蚀时间为100 s且电流密度为2.6 A/cm2时,试样表面微/纳浮突结构相对均匀,疏水性能较高;镀DLC膜后,表面自由能为32.32 mN/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在工程勘察行业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建设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逐渐开始兴起。三维可视化在建筑行业渗透力逐渐加强,未来将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BIM模型。文中利用理正勘察软件和三维建模软件,以凤凰山体育中心部分地表以下地层为例,初步建立BIM模型。BIM模型可以很直观、准确、真实地展现地层信息,有利于后期岩土工程的设计及施工,以及调取和查看该地块的地层情况,因此,将岩土工
长沙冰雪世界的前身是开采50多年的水泥厂废弃矿坑,形似椭圆,深愈100 m,高陡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问题是工程建设的重点。文章通过地质调查、工程物探、钻探、岩矿鉴定、数字摄影编录技术、现场直剪试验及稳定性计算等技术方法,对边坡工程地质特征、岩体结构类型及工程岩体质量进行了研究,对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破坏类型、控制因素及成因进行了探讨,对高陡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岩层倾角平缓,对
利用自制的腐蚀实验高压釜模拟深海低温高压化学环境,研究静水压力对304不锈钢腐蚀行为影响机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腐蚀过程进行原位检测和加速实验,得到交流阻抗谱和动电位极化曲线,通过等效电路拟合和Tafel外推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了腐蚀发生的热力学倾向和动力学过程,讨论了钝化膜状态对腐蚀的影响.常压环境下,自腐蚀电位高,容抗弧半径较小.氧气等气体分子容易在304不锈钢表面吸附,增大腐蚀发生的热力学倾向.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加,自腐蚀电位变化不大,压力变化不会导致钝化膜性质的改变.但腐蚀电流密度从3.838×1
利用卧式二辊试验轧机辊压“三明治”式AZ31-PE复合材料层合板,改变轧制速度、压下率和基体厚度配比辊压工艺参数,测量层合板咬入时轧辊轴承的振动响应,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随着轧制速度和压下率的增大,轧辊轴承水平方向加速度峰值、垂直方向加速度峰值和轧制力峰值均增大;当基体厚度配比为53.98%时,轧辊轴承出现较大的振动,随着基体厚度配比增加,振动明显减小;复合材料层合板由于自身的高阻尼特性,可以降低轧辊轴承在轧件咬入冲击阶段的振动,消减轧机主传动系统的振动.
为了提高铁尾矿石在混凝土中的骨料利用率,促进铁尾矿石成为混凝土骨料的一种替代品,对鞍山某铁尾矿石破碎的骨料进行物理特征分析,并对配制的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无砂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对比铁尾矿石骨料在不同混凝土中的骨架性能差异.研究表明,铁尾矿石骨料的化学成分氯离子、MgO、Na2O等含量很低;粗骨料力学特性明显,棱角性较强,符合Ⅰ级料要求;配制的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无砂混凝土均具备良好的抗压性能;铁尾矿石粗骨料在高强混凝土中的自身骨架性能发挥程度最高;无砂混凝土粗骨料的穿透率介于普通混凝土与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