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选取最佳的识字方法,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让学生轻松进入“识字乐园”,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中,进行有趣的识字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生动有趣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低年级识字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的目标,必须使枯燥的识字趣味化,以激发他们的识字愿望,使他们乐于识字。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常受兴趣和情趣的支配,爱玩、爱动是他们的天性,老师就要抓住孩子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多个学习情景,让学生始终处在愉悦的状态,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激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
新大纲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识字学习。”课堂教学中,根据大纲要求,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我从以下几方面来激趣:
(一)气氛生趣: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气氛的关键。因而,我在教学中,鼓励、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严加批评和指责,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
(二)表演引趣: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把识字训练以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孩子们边说边识字的载体。如学课文中带有动物情景课时,让孩子们分别扮演小刺猬、小獾,进行对话表演,孩子们为了能演得成功,不得不认真地把对话内容读熟练。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还加上夸张的动作。滑稽的表演使课堂气氛大大提高,学生从中感觉到学习的乐趣,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激发学生从读句子中识字的兴趣。
(三)游戏激趣:游戏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因此我在生字教学中经常开展“你说我猜”、“你比划,我猜字”、“猜字谜”“组词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这样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舞台,而且培养了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玩中提高识字技能。
二、锻炼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要善于“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学习是一个过程,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没有”到“有”。
1.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碧”,“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草”等等。
2.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独木桥——生”,“大水冲破口——汇,“中间一横——申”。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3.故事识字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 影子”的“ 影”字时,把“ 影”字拆成“ 日( 太阳)、京( 京京)、彡( 影子)”,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阳下,地上留下了三撇( 影子)。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
4.复习巩固法。学生的禀赋各不相同,一堂课下来对于生字词有的只需读过或抄过一遍便能很好地记住了,而有的则需反复地练习以加深记忆。不过当时学得再好,时间一长,如果不去再现的话,也会逐渐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行过程是先快后慢的,所以组织学生适时复习便显得至关重要。复习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抄、默,在熟读的基础上做到正确地抄写并默出来。当然死抄是不行的,因此我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比如说要抄三遍,第一遍可以读着抄,第二遍则可以默写,然后检查一下正误再默第三遍。
三、让学生在尝试和阅读中提高识字效果
低年级学生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用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中识字的方法,拓展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阅读课外书时,学生经常遇到疑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拼音字典”的查阅方法解决疑字。因为此类书中大多数附有“拼音”,就可以按拼音去查阅字典。不过,查字典的要求也不能太高,只能是一步一步地来。并且教师在这一阶段中不要去强调对每个字的要求,一般只要求“一会”或“二会半”,不要求“四会”。所谓“二会半”是指“会读字音”“会写字形”,能模糊地理解字义,而不要求他们会用。这样一来,要求看起来是降低了,而所识字的字量却大增了。为语文阅读教学打下了基础。
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或分小组学习生字。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还让学习识字成为了种乐趣。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一些比赛来检验学生学习生字的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的方法,让识字教学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生动有趣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低年级识字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的目标,必须使枯燥的识字趣味化,以激发他们的识字愿望,使他们乐于识字。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常受兴趣和情趣的支配,爱玩、爱动是他们的天性,老师就要抓住孩子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多个学习情景,让学生始终处在愉悦的状态,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激发小学生的识字兴趣
新大纲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识字学习。”课堂教学中,根据大纲要求,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我从以下几方面来激趣:
(一)气氛生趣: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气氛的关键。因而,我在教学中,鼓励、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即使学生回答错了,也不严加批评和指责,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
(二)表演引趣: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这个特点,把识字训练以玩玩演演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妙趣横生的课堂表演成为孩子们边说边识字的载体。如学课文中带有动物情景课时,让孩子们分别扮演小刺猬、小獾,进行对话表演,孩子们为了能演得成功,不得不认真地把对话内容读熟练。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还加上夸张的动作。滑稽的表演使课堂气氛大大提高,学生从中感觉到学习的乐趣,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激发学生从读句子中识字的兴趣。
(三)游戏激趣:游戏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参与热情,因此我在生字教学中经常开展“你说我猜”、“你比划,我猜字”、“猜字谜”“组词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这样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舞台,而且培养了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增强了奋发向上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玩中提高识字技能。
二、锻炼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作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要善于“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学习是一个过程,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没有”到“有”。
1.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一个王姑娘,一个白姑娘,坐在石头上——碧”,“没头就是早,早上长青草,牛羊见它乐,禾苗见它恼——草”等等。
2.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如:“三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牛走独木桥——生”,“大水冲破口——汇,“中间一横——申”。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3.故事识字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如教学“ 影子”的“ 影”字时,把“ 影”字拆成“ 日( 太阳)、京( 京京)、彡( 影子)”,编成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京京,他站在太阳下,地上留下了三撇( 影子)。这样,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
4.复习巩固法。学生的禀赋各不相同,一堂课下来对于生字词有的只需读过或抄过一遍便能很好地记住了,而有的则需反复地练习以加深记忆。不过当时学得再好,时间一长,如果不去再现的话,也会逐渐遗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行过程是先快后慢的,所以组织学生适时复习便显得至关重要。复习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抄、默,在熟读的基础上做到正确地抄写并默出来。当然死抄是不行的,因此我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比如说要抄三遍,第一遍可以读着抄,第二遍则可以默写,然后检查一下正误再默第三遍。
三、让学生在尝试和阅读中提高识字效果
低年级学生好胜心、荣誉感极强,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用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中识字的方法,拓展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阅读课外书时,学生经常遇到疑字,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拼音字典”的查阅方法解决疑字。因为此类书中大多数附有“拼音”,就可以按拼音去查阅字典。不过,查字典的要求也不能太高,只能是一步一步地来。并且教师在这一阶段中不要去强调对每个字的要求,一般只要求“一会”或“二会半”,不要求“四会”。所谓“二会半”是指“会读字音”“会写字形”,能模糊地理解字义,而不要求他们会用。这样一来,要求看起来是降低了,而所识字的字量却大增了。为语文阅读教学打下了基础。
当然在平时的教学中还有很多识字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或分小组学习生字。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还让学习识字成为了种乐趣。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一些比赛来检验学生学习生字的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的方法,让识字教学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