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老子爱李白,跟全世界无关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geS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唐天宝四载(745年),兽城(今山东曲阜)山间村舍的客房内,秋日的晨光穿透窗户,温暖地洒满了大半个房间。杜甫醒了,李白还在睡。
   杜甫睡眼惺忪地向窗外望了望,明亮的阳光刺得他更加睁不开眼,于是他本能地扭过头,望向床榻另一侧依然鼾声如雷的李白。就这样怔怔地望了好一会儿,忽然他伸出手使劲地拧了自己大腿一把,疼痛感让他差点惊呼出来:“我真的不是在做梦啊!”
   曾经远在天边的偶像如今近在眼前……想到这里,杜甫抑制不住内心强烈的幸福感,提笔向全世界宣告了他们的伟大友谊《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这场伟大的友谊怎么开始的?得从一年前说起,天宝三载,傲娇爆表的李白不满工作中大材小用的尴尬处境,裸辞出京。那个令无数文人墨客艳羡不已的金饭碗——翰林待诏,李白说不要就不要了,开始了浪迹天涯的生活。他浪着浪着,就浪到了河南。彼时的杜甫刚结婚不久,正在河南老家预备下一次的进士考试。于是不得了的事情发生了,唐诗江湖中的两座巍峨高山相遇了!
   具体如何结识,不得而知,也许是在李白的粉丝见面会上,也许是在某一场文学Party上。总之,他们不仅一见如故,还相约一起漫游梁宋(今开封、商丘)。
   彼时的杜甫在诗坛上还是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却已经写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的名篇,才华和潜力都是看得见的,所以当时44岁的李白虽然已经名扬天下,但对这位比自己小11岁的兄弟还是十分欣赏的。
   对于这次文学史上的伟大相遇,一千年后,詩人闻一多有一段著名的评论:“我们该当品三通画角,发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笔来蘸饱了金墨,大书而特书。因为我们四千年的历史里,除了孔子见老子,没有比这两人的会面更重大、更神圣、更可纪念。”不过在当时,这二位完全没料到这一点,他们唯一在乎的是:兄弟们在一起,怎么耍得开心点。
   这一次老天爷很慷慨,觉得他们两个人玩可能不够热闹,就把当时也在河南附近打转的高适也安排进来了。三位大咖集结完毕后,白天纵马围猎、游仙访道,晚上则喝酒撸串、吟诗作赋,逍遥得一塌糊涂。当然,时不时他们也会聊一下“济苍生,安社稷”“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类的伟大命题……
   很多年以后,杜甫卧病滞留夔州(今重庆奉节),人老了,便格外地喜欢回忆。他常常在黄昏日落时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回想着他们哥仨曾经“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快意时光,衰老的嘴角挂着痴痴的笑:“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当时,李白和高适,早已经先他而去了……
   而当时玩得正嗨的杜甫,对自己颠沛流离的后半生尚没有半点预料。但他依然很忧伤,因为,分别的日子到来了。他心事重重地转着手中的酒杯:“太白哥哥,接下来去哪里耍呀?”李白举手仰脖,杯酒落肚,然后袖袍一挥:“回山东,想我的两个娃娃了!”杜甫的眼眸瞬时亮了:“太好了!我老爸正好在山东上班,明年我去探亲,咱们再约啊!”“好,一言为定!”“捎着我一起啊!”高适满嘴饭菜地跟着瞎起哄。于是第二年的春天,他们三人在济南又见面了,然后再度分手。
   到了秋天,李白、杜甫却又暗搓搓地在兖州重聚了——这一次,他们没再喊高适。这是一段美好至极的二人时光,他们携手遍游孔孟之乡的山山水水,感情越来越深厚,杜甫笔下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就是出自此时。
   不仅如此,他们还写诗互相戏谑。李白写了一首《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我在饭颗山头碰到杜甫,大中午的他戴个斗笠,估计怕晒黑,叫“子美”(杜甫的字)果然很臭美,一个夏天不见他又瘦了,这傻孩子写诗写得太苦了!杜甫也不甘示弱,马上回赠了一首《赠李白》,大意是,到了秋天我们又见面了,哥俩都没什么长进,像飞蓬一样飘来飘去,光顾着玩修仙,大业都落下了。
   有句话说,凡是闲着没事互掐的绝对都是真爱,说的应该就是这对哥们儿。可惜,打情骂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一天,杜甫又转起了酒杯,神情凝重:“太白哥哥,再过几天我要走了……去长安,考科举,报效朝廷。”这次轮到李白伤感了,兄弟要去追梦了,自己由衷为他高兴,却也为自己感到迷茫:子美的梦才刚刚开始,自己的梦已经碎了一地,还能捡得起来吗?最后的几天,李白的话变少了,酒却喝得更多了,临别的那天,石门下,他们依依惜别。
   当时的杜甫很年轻很天真,对西去长安充满了信心:“太白哥哥,等我中了进士做了官,咱们再聚,很快的!李白笑了笑,想说:长安哥是混过的,没你想的那么容易……可是看着杜甫那张年轻而又激情洋溢的脸,话到嘴边李白改了口:“加油,子美,你是最棒的!”
   如果他们知道,此次一别即为永诀,也许杜甫会多留几天,也许李白会多说几句鼓励的话……可惜,他们都以为还会有“重有金樽开”的那一天。
   这之后,他们过得都不怎么样,杜甫尤其丧,但不管杜甫被生活虐得有多惨,他心中一直坚守着一件事:思念李白,牵挂李白。
   比如到长安不久,他就写出了著名的《饮中八仙歌》,处心积虑拉来七个人做配角,搭了好大一个戏台子,其实主要就为了刻画心爱的诗仙哥哥:“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人物、地点、事件、台词,设计得活灵活现,隔着1000年,杜甫愣是给后人传来一段李白卖萌撒酒疯的小视频。
   杜甫跟别人喝酒,夸对方时也不忘捎带上李白:“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要说写长句,还要属你和我的太白哥哥最牛!
   听说李白的老相识孔巢父要去江东,杜甫赶紧跑来参加送别宴,因为当时李白正在江东!宴席上,他噼里啪啦给人家写了首长诗,主要目的就是最后两句话:“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你到了江东,一定要对李白说:迷弟杜甫问他在那过得好不好。    思念是一种病,杜甫病得越来越重。
   春天,他在想李白,写了一首《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我太白哥哥的诗天下无敌,他高超的才思更是无人能与其争锋……如今,我们天各一方,苦苦相思,什么时候才能再在一起把酒论诗啊!
   冬天,他还在想李白《冬日有怀李白》:“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哎,我在书房里坐了一天,想太白哥哥想得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后来安史之乱,李白误上了永王李琰的贼船,先坐牢后流放,有段时间甚至音信全无,生死未卜。杜甫担心得要死,晚上一闭眼,脑海里全是李白:“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要知道这时候他们已经分别十几年,中间再没见过面。
   凉风吹起的时候,他又担心李白在流放途中是否吃得饱,穿得暖:“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操心操到这个份上,比骨肉亲情还要亲。
   你以为当时杜甫自己的日子好过吗?错了,那时他正流落秦州同谷,一家老小連饭都吃不饱,还要跑到山谷里捡橡果,都快活成野人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日子里,他还无时无刻不在挂念李白……事实上,李白当时已经被赦还了,而且返程路上处处有粉丝款待,日子过得比他美多了。
   而且,杜甫写友谊最深情、最感人的诗,都是给李白的。在他现存诗作中,与李白有关的有20多首,分别后单独写给李白的就有10首,而且几乎篇篇都是名作。比如形容李白诗才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以及惋叹李白命运的“千秋万岁名,寂窦身后事”。可以说,如果没有杜甫的这些诗,李白在后世的眼中,形象不会那么清晰,那么鲜明,那么呼之欲出。
   杜甫像一个高明的摄影师,全方位无死角为我们拍下李白各个侧面的经典剪影……而支撑这一切的,是他对李白那深不见底的爱。
   杜甫给李白写过这么多诗,那李白给他写过多少呢?答案是:现存3首。
   更要命的是,李白写给其他朋友的诗都红了。比如,他写给偶像孟浩然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还有写给“七绝圣手”王昌龄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甚至连粉丝去码头送个行,也送出了一段堪称千古基情的《赠汪伦》……
   李白的所有名篇里,都没杜甫什么事,双方一对比,落差实在太大了。于是,很多人看不下去了。
   对于李白、杜甫这段看起来不怎么对称的友谊,后世基本是两种态度。一种是义愤填膺,叉起腰来指着李白鼻子骂:李白你个负心汉!撩了人家子美弟弟就没下文了,害得人家十几年为你牵肠挂肚,夜不能寐,你的良心就不会痛吗?
   还有一种是和谐派,想尽各种办法为李白打掩护。比如说,可能李白也为杜甫写过很多诗,但是不巧都散佚了。也有的说双方性格不同嘛,一个细腻,一个豪放,所以表达方式不一样。
   以上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是重要吗?杜大叔一定觉得不重要。
   试想,一个写出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人会去考虑“我爱李白有110分,李白爱我有几分”这样幼稚的问题吗?绝对不会。
   对杜甫来说,在这个世界上,能有李白这样一个人让他发自内心地崇敬、欣赏、牵挂,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和幸运啊。
   因为他一定懂得:真正的友谊本来就是无所企图的,我喜欢那个家伙,想要和他在一起,如果他有了麻烦,我忍不住就要去帮他。
   这才是友谊该有的样子呀。
   爱情里,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我爱你,与你无关。这也适用于李白和杜甫的友谊,自从他们相识,杜甫一定在心里默默说过:李白,我好喜欢你!这一生,我将永远思念你,牵挂你,而这一切与你无关。
   编辑/夏涵
其他文献
今年初以来,一场不期而至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均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影响所及,几乎无人可完全幸而得免。面对如此重大而突然的灾患,人们自然而然地会做出各种不同的反应。疫情在对人们生活造成影响的同时,也极大地促发了人们的思考和发表的热情,而当下的互联网和自媒体,更为这种热情提供了用武之地,一时间,感想喷涌,帖子爆棚。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随意地发表一些自己的认识,自是简单,但真正要
[关键词]材料教学,工业革命,二轮复习  [中圖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13-0052-04  “材料教学”是历史课堂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方式和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历史思维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武器”。近几年来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材,课堂叙述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历史教材,二是教师的叙述。过去,许多教师把教学过程简单化,把自己的叙述与教材完全等同起来,我们称之为“照本宣科”。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历史课堂索然无味,严重扼杀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实,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叙述是最为灵动的部分,虽然受到教科书的影响,但与教科书有着严格的区别。由于个人创作的存在,又受知识控制
摘 要:随着近年来世界各地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给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如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城市人口素质、提高了城市整体形象、推进了城市的建设发展等。而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在推进城市发展中也引入了一系列知名的体育赛事——武汉国际网球公开赛、武汉马拉松、武汉速度赛马公开赛等,对武汉市的经济、旅游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提升武汉市的整体形象提供了契机。
合作学习是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学习内容为依据,以学习互助为动力,以学习效果为检验的一种学习形式。合作学习模式是当今广大体育教师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而展开的教学方式的变革。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大力推进了教学策略的优化。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符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强调的“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理念,试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方式,积极寻求解决学习重点与难点问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已经变成一个不考缺少的环节。为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专业技能人才。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育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学生的课堂教学,随着现代学生需求的不断增多,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弊端不断的展现。因此教师以及学校应该从社会实际出发,探索创新一种真正适合当
历史上有些诡异的事情:  有些皇帝一生兢兢业业,忙得几乎没有个人生活,史书评价他们为“千古一帝”等,但在某些人口中,他们却是另一个样子,觉得他们配不上这样的评价,一旦提起他们,必然要破口大骂。这些君王的代表是秦始皇、汉武帝。  另一些皇帝正好相反,比如东汉光武帝刘秀和宋太祖赵匡胤。倒不是说他们不作为,他们也做得很好,只是没有秦始皇、汉武帝的作为宏大。但后人说起这哥俩儿,总是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发自肺
汉语是一种具有声律意蕴之美的语言。汉语言文学中以诗词为代表,向来以文气为魂,以声律为体,以情感为线,讲求语言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美感。人们经常会被古诗词中精炼的用词,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意境打动,带来心灵的共鸣和享受。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话可不单纯靠民族自豪感撑起来。掌握古诗词精彩的语言,更会使你的语言丰富多彩。  诗词独特的声律美对人的感染力是天生的、自然的、没有门槛,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最
热点  美国纽约州环境保护厅将大闸蟹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物种”,联邦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声明,私运或携带大闸蟹入境均属非法行为,违者将面临最高1万美元的罚款。  苏月珑 机票已经买好,就差人和我去捕捉了,求捎带。  爆米花 葱、姜、蒜已备齐,大闸蟹快到碗里来!  浩然年华这等人间美味,他们为何要跟自己的胃过不去呢?  小时光 大闸蟹表示:我既然这么招人嫌弃,不如把我放生。  自从2016年《我在故宫
在康熙35个儿子中,沉静内敛的四阿哥一直都不是显山露水之人。当然,他也没有显山露水的资本。  论恩宠,他远不及两立两废的太子。太子出痘,正是平定三藩之乱的紧要时刻,一向勤于政事的康熙亲自守在床前护理。后来,在宣读废除太子的诏书时,康熙更是哭得泣不成声,痛得直不起腰。  论实力,他也远不及八阿哥。八阿哥有钱、有势、有人脉,在众兄弟中最为优秀,也最有才能。  论功业,他也不及老十四。老十四聪明勇猛,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