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生课程《计算地球物理》教学内容的设计

来源 :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地球物理学是地球物理、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三者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所提供的工作环境,用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和信息科学的方法解决地球物理学中的大量的无法由解析解方式解决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1].包括勘探地球物理在内的地球物理方法早已离不开计算地球物理,计算地球物理方法在地球物理勘探的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等环节起着十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的地球物理勘探,离开计算地球物理是不可想象的.
其他文献
热流体工程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基础学科,涉及能源、冶金、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在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是一门为主干学科打基础的重要课程[1].因其涉及范围广、课程内容深,使得在高等教育中修习该课程的学生群体十分广泛.根据国家领导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指示,开展热流体工程学的思政建设是践行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热流体工程学课程内容,结合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随着新工科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推进,传感技术课程经过多年改革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对于实践课,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和个性化学习,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创新性和科研探究性实验,在线上师生讨论的基础上,线下利用讨论课协助学生确定实验方案,并指导学生在实验室完成整个传感器检测系统的设计与调试.实践表明:基于OBE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其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与实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在实践中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其解决较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工学类专业课程既有专业教育内容,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教学中,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教育体系,是实现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土木工程测量课程为例,结合课程特点,打造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两个思政建设主阵地,构建案例式思政元素与创新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实现了专业课程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目标有机融合,达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赢.
SiO2纳米材料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本文将SiO2相关的科研项目设计转化成化学综合实验,实验内容包括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纳米球、改变正硅酸四乙酯、氨水、溶剂对产物粒径的影响,产品物相和微观形貌表征等.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训练学生基本科研技能,还能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专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文章探讨了如何运用问题导学法,打开学生求知欲望的大门,构建深度高效的学习课堂.在实例的基础上,总结了课堂教学中把握好问题导学法的关键在于选择好问题的设置点和问题的设置方法.
针对目前单片机类课程的教学现状,根据《单片机接口技术》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本文提出“用─学─教”创新教学模式,结合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与竞赛驱动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生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位
学位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基于纸质教材的课堂教学载体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为了提供更好的课堂教学体验,针对信息隐藏技术课程进行了教材建设研究,在编写教材时引入项目案例、制作重点难点内容微课、提供重点算法代码实现及讲解PPT等,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材建设提供了确实可行的建设思路.
信息化背景下的本科教学面临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课堂管理、课程考核等诸多挑战,将知识管理理念融入其中,建设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实施、完善考核机制、强化课程诊改常、激活教师潜能,进一步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助力培养兼具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