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不一样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96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求精中学创办于1891年,是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首批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地处重庆市渝中区,抗战文化一条街——中山四路。学校坚持“百年树人,精益求精”办学理念,坚持“立校之本在于树人,树人之本在于树德”育人目标,精心构建了科学有效的“立体德育体系”,润物无声地引领学生坚定地走在“大写人生”的道路上。
  一样的德育,不一样的精彩
  围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的树立,学校采取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有机结合,通过丰富多彩、富于魅力的有效德育,描绘了德育时空不一样的精彩。下面是我们随机摘取的几个镜头:
  烈日炎炎,挥汗如雨,参加全国大中学生首届军事训练营(天津)的求精学子,摩拳擦掌,决心在“无线电测向”“捕俘拳”“军用枪实弹射击”“核生化防护”“战场医疗救护”“军歌合唱”等科目的展示比赛中夺魁。如愿以偿,他们在“军用枪实弹射击”中勇夺第一,其他项目成绩优异。他们坚定、坚强、坚韧的品格,显示了我校作为国防教育基地学校的风采!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团结就是力量……”四首歌曲,组合成“流亡”“奋起”“抗战”“团结”四个篇章,再现了1935年前后,中华民族不愿做亡国奴,“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的伟大形象。“献给一二·九”的激情朗诵、新团员的庄严宣誓和作为学校德育工作、国防教育志愿者的退休教职工的豪迈表演,表达了师生传承和弘扬“12.9”精神、“情系伟大中华,笃志求精成才”的壮志。这是2013年12月9日“12.9”爱国学生运动78周年之际,学校按常规举行隆重纪念大会的动人场面。
  去年3月的一天,初一学生正在举行“树勤俭节约美德,做文明有礼学生”主题活动。“校园浪费小曝光”视频展示,“朋友,别扭身就走”小品表演,“光盘行动我先行”配乐朗诵,以及“节约水电、爱惜粮食、珍惜资源”等庄严承诺,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播下了“勤俭节约,文明言行”的种子。学校经常开展这样的主题班会,如“今天我文明了吗?”“今天我横穿马路了吗?”“今天我让座了吗?”“今天我说脏话了吗?”等,从细小的地方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良好品德。
  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特色
  众多的精彩画面,显现出我校三大德育特色:
  一是目标明确。我校通过五步发展战略(“培养文明礼貌之人”“培养‘五爱三雅’之人”“培养有道德之人”;培养具有“大思想、大志向、大精神、大气概、大情怀、大智慧”的“大写之人”;培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奉献的“追梦之人”。),一线贯穿,精心育人,都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是重点突出。我校通过“国防教育”“未来教育”“校园文化”“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和“八大模式”,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发挥优势。我校周边有重庆三峡博物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桂园纪念地(国共“双十协定”签订处)、周公馆(中共中央南方局办公地)、中山文化产业园,近郊有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远郊有赵世炎、邓小平、刘伯承、聂荣臻故居(纪念馆),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地方。学校本身具有丰富的德育资源:开国元勋刘伯承元帅曾任我校军体教官,中国战时儿童保育总会曾设在我校,解放战争期间牺牲在渣滓洞白公馆的我校校友王朴、齐亮、张永昌、何懋金,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光荣传统,影响着一代代求精学子。
  一样的特色,不一样的模式
  为把德育工作做实、做精、做新,在不断实践中,我校淬炼出德育工作八大模式。行动育德、长效育德、分层育德、课程育德、合力育德、榜样育德、精品育德、文化育德。
  长效育德:通过大力开展德育常规教育和主题教育相结合的系列教育活动,如“生命与绿色相拥、求精与创模同行”“深化国防教育、情系伟大中华、追寻强国之梦、笃志求精成才”“弘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共筑青春梦想、立志报效国家”“爱心洒满人间、人生绽放光华、珍惜宝贵生命、志在报效国家”“卫生在我心、美境塑心灵、健康人为本、创卫我先行”“我就是雷锋”等,使德育教育如汩汩清泉,常流常新。
  分层育德:我校依据德育总目标,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特点,确立了从初一到高三各个年级的德育目标,实施分层如规则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等育德,效果很好。
  课程育德:我校编写出版了《让人生更加靓丽——社会主义荣辱观读本》《我爱祖国,我爱国防》《求精史话》等德育校本教材,让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深深植入学生心中;同时,学校重视学科课程贯穿德育,教师既备学科课,又备学科课程贯穿德育课,紧紧把握住德育主阵地。
  榜样育德:我校大力开展牵手部队,牵手高校“国防生班”,开展“每周推荐英模人物”,邀请全国和重庆市道德模范担任辅导员、作报告,开展优秀学生评选等活动,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成就大写人生。
  文化育德:我校通过大力开展学校文化、年级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建设和干部、教师、学生文化建设,坚持开展“一大四小五微型”德育活动,形成了具有求精特色的精神文化、学习文化、制度文化、社团文化、体艺文化、环境文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良好效果。
  【王卫 ,重庆求精中学副校长】
  责任编辑/高艺菲
其他文献
介绍了209PK型转向架的参数和结构,试验和运用表明,该转向架采用多种新技术后运行平稳,制动性能优良,维修工作量小,是适合双层客车使用的国内比较成熟的客车转向架。 The parameters a
山东省青岛第四十七中学始建于1966年,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自2009年以来,学校着力打造“成就梦想”德育品牌,以“成就梦想”为顶层目标,以“培养具有自信个性、自主人格、自立品
梅丽小学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村内,是一座“城中村”小学。这座与“美丽小学”谐音,又暗含“梅花之香”的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是在t梅林村暂住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在“阳光德育
摘 要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融入当地教育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难点。融入需从班级层面入手,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扩展学生的关系世界,提高班级日常活动质量,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班级日常生活的融合,必须坚持多元化、无痕化、阶段性原则。  关 键 词 外地生;融合;班级日常生活  作者简介 张立新,浙江省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教师,博士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下简称“外地生”)融入当地教育,
摘 要 核心价值观是建构维系社会人文秩序和人的心灵秩序的最本质、最原初的“精神生产力”。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有其介入的限度,内容应当具有基础性、传承性、前瞻性、参照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等基本属性,树立人本化、人文性的方法论理念,基于未成年人特殊性来建构方法体系。  关 键 词 核心价值观教育;介入限度;内容遴选;方式方法  作者简介 崔振成,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教授  当前中国现代化
近日,河北某中学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教学分出“精品区”与“实验区”,两个区互相封闭,两个区内的管理方式、教学进度、教学方案、上课时间都不一样。很多“实验区”的学生感到很自卑。该校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划分“精品区”和“实验区”是为了因材施教,为了让“精品”学生加强训练、拓展知识,以防“吃不饱”;为了让“实验”学生强化基础、养成习惯,避免“赶不上”。他特意强调,因为收费标准是一样的,所以这不是分“
摘 要 知道的美育只能培养出在音乐、舞蹈与美术等方面掌握了一些既有知识与既有技法的人。知道的美育源于人们对外在功利的片面追求,因此,美育改革的基础就需要从外在的知识与技艺转换到人的内在生命感受方面,以培养出能把外在功利与内心感受相互参验的丰富而深刻的人。  关 键 词 知道的美育;生命感受;感到的美育  作者简介 李春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一、现行学校美育问题:  偏
黄朴民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中国史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春秋军事史》《何休平传》《先秦两汉兵学文化研究》等。  大家好!  现在大家都很重视国学,重视传统文化,我们今天的制度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我们的理想愿景、治理方式与中华文化有许多共通默契的地方。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  中国古人有云:“观乎人文,化成天下”,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在于互为观
唐代韩愈提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道”是指对学生开展德育的教学内容。其中把传道排在首位,足以见得德育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为此,背靠文化厚蕴的白鹿原、坐落在中原文化的积集地浐灞之滨的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以特色地域文化为依托,将古半坡文化中的文明标志——火文化作为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 将学生自主管理和主题特色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双翼,为火凤插上翱翔的隐形翅膀,
狮岭小学在“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为目标,不断创新,在教育中感受幸福,在幸福中享受教育,形成了五大德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