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教学,没有学生是赢家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Ge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河北某中学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教学分出“精品区”与“实验区”,两个区互相封闭,两个区内的管理方式、教学进度、教学方案、上课时间都不一样。很多“实验区”的学生感到很自卑。该校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划分“精品区”和“实验区”是为了因材施教,为了让“精品”学生加强训练、拓展知识,以防“吃不饱”;为了让“实验”学生强化基础、养成习惯,避免“赶不上”。他特意强调,因为收费标准是一样的,所以这不是分“快慢班”。
  表面上看,该校校长说得头头是道,但仔细分析,却禁不住进一步推敲。假设真如他所说,分区教学是为了因材施教,那么我们倒要问一问他:分区的标准是什么?两个区的师资力量是一样的吗?看看结果吧,“很多‘实验区’的学生感到很自卑”,这就是说,这一做法已经造成了“快慢班”的既定事实。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2006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快慢班”的实质就是划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国家之所以明令禁止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就是因为它的负面影响太大。首先,它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为它会导致学生以分数论英雄,忽视其他技能、素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会在学生心里植入贵贱等级观念。学生被分入“快班”,就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盲目自大;学生被分入“慢班”,就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有自卑感,甚至会自我封闭。当“慢班”学生有一天读到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他可能除了憎恨学校和仇视社会,不会有别的。因此,无论身在“快班”还是身在“慢班”,对学生而言,都没有赢家。其次,它忽视了教育的公平正义,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如果在教育这个平台上都要分出高低贵贱,学生们将来会把这种等级观念移植到社会上,那么我们又将如何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呢?而且,在划分“快班”“慢班”时,如果有“走后门”的,学生耳濡目染,就会把这种不良风气带入社会,助长社会上的歪风邪气。
  也许划分“精品区”和“实验区”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为了追求升学率而让学生失去健康成长的机会。
  责任编辑/刘 烨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发布后,为了解现行《思想品德》教材的使用情况及其学校、社会评价,更好地推进以新修课标为指导的教材革新和改进,教材研究课题组于2012年3~5月先后
毗邻景色怡人的中心公园与美丽如画的深南大道,校一园里木棉花开,杜鹃盛放,一年四季满目芬芳;精致典雅的壁画诗文,萦绕在耳边的美妙乐曲,时时处处流动诗意。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准则。高中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如何在平常处,润物无声,扣好高中生成长“扣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爱国出自荀悦《汉纪·惠帝纪》:“封建诸侯各世其位,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爱国是一个公民应有的品格,是一种态度,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同社会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求人们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教育教学活动的审美化,并不是很远的事情,而应该是在当下,如果我们愿意,马上就可以!正像檀传宝教授所说:我们需要有一个“我欲美,美斯至矣”的勇气和实践。
“都说教育是爱的事业,可我怎么越来越发现,在学生身上倾注了几乎全部的爱,得到的只是冷漠和理所当然?”  “为什么有的学生任你使尽浑身解数,苦口婆心也好,批评威吓也罢,可他就是软硬不吃,我行我素,我感觉自己都要被他们逼疯了!”  “专家说教育应该有更多的方法,更多的途径。当所有的努力都没有效果的时候,除了发火,我还能做什么?”  ……  在教育报刊杂志上,我们读到的几乎全是成功的案例;可在现实生活中
介绍了209PK型转向架的参数和结构,试验和运用表明,该转向架采用多种新技术后运行平稳,制动性能优良,维修工作量小,是适合双层客车使用的国内比较成熟的客车转向架。 The parameters a
山东省青岛第四十七中学始建于1966年,是一所公办初级中学。自2009年以来,学校着力打造“成就梦想”德育品牌,以“成就梦想”为顶层目标,以“培养具有自信个性、自主人格、自立品
梅丽小学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上梅林村内,是一座“城中村”小学。这座与“美丽小学”谐音,又暗含“梅花之香”的学校.学生绝大多数是在t梅林村暂住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在“阳光德育
摘 要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融入当地教育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难点。融入需从班级层面入手,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扩展学生的关系世界,提高班级日常活动质量,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班级日常生活的融合,必须坚持多元化、无痕化、阶段性原则。  关 键 词 外地生;融合;班级日常生活  作者简介 张立新,浙江省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高级教师,博士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下简称“外地生”)融入当地教育,
摘 要 核心价值观是建构维系社会人文秩序和人的心灵秩序的最本质、最原初的“精神生产力”。未成年人核心价值观教育应有其介入的限度,内容应当具有基础性、传承性、前瞻性、参照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等基本属性,树立人本化、人文性的方法论理念,基于未成年人特殊性来建构方法体系。  关 键 词 核心价值观教育;介入限度;内容遴选;方式方法  作者简介 崔振成,河南师范大学教育与教师发展学院,教授  当前中国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