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药养生不可信等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5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养生,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其中有许多值得今人借鉴的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谬误,不可一概实行“拿来”主义。
  曾经谈过我国古人服石养生的谬误(参见本刊2期《曾经的谬误——服石养生》)。唐代名医孙思邈说:“宁食野葛,不服五石,明其大大猛毒,不可不慎也。”劝人见了这个方子就把它烧掉。清代以后医家的养生方剂中多为动、植物药,已很少见到“石”药。
  但是,最近网上有文章说:“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一些石类药如钟乳石、白石英、麦饭石、紫石英等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因此,当时的炼丹服石法还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此言一出,立即有网友跟帖回应:“我可不可以去弄点来吸吸啊?”
  网络言论不好控制,尚可理解。但某些为人们指导健康养生的报刊竟也是非不分,刊登“养生要喝云母粥”的错误言论误导读者。众所周知,云母是主含铝钾的硅酸盐。西医虽用复方氢氧化铝治胃病,但并不主张长期服用。因为其副作用可引起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致严重便秘,甚至粪结块引起肠梗阻;老年人长期服用,可影响肠道吸收磷酸盐,导致骨质疏松;铝盐吸收后沉积于脑,可引起老年性痴呆;肾衰竭患者长期服用,可引起骨软化、脑病、痴呆及小细胞性贫血等。让老年人喝云母粥,服含三氧化二铝的云母来养生,岂不是让老人天天吃铝,造成恶心、呕吐、便秘、骨质疏松、痴呆!如此只能养死,何能养生?
  “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此文作者引用。白居易的诗句来宣传。却不知白居易早年曾相信服石,一度对炼丹服丹相当热衷。但他后来幡然觉悟,赋诗云:“杜子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力,经冬不衣绵。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表达了反对服石的态度,认为韩愈和元稹“服药求长生,反被药所误”。由此来看,白居易的诗绝不能作为云母治病的依据。
  云母虽然不属于五石散之五石,但云母作为矿物药,性质与五石类似,不能随便用来内服治病。《药性论》说:云母“有小毒”。《本经逢原》说:“阴虚火炎者,慎勿误与。”更不能作为养生药长期服用。否则,将重犯历史上服石的错误,贻患无穷。
  
  长寿之“姿”  陈文贵
  
  “抬起头直起腰,走路精神 些!”常常听到长辈们苦口婆心纠 正孩子的坐立姿势。然而却认为 自己身体发育已定型,爱歪爱扭 都不在意。孰不知,行、立、坐、卧 四种基本活动和姿态,与人的健 康长寿息息相关。
  
  立姿
  
  正确的立姿是老年人健康与 否的重要标志。老年人站立时躯 体应自然(上肢自然下垂)、平稳 (上身不要左右倾斜)、端正(挺胸 收腹),使两下肢均匀受力。使用 手杖的老人,重心应在两下肢,不 要弓背向前。
  
  坐姿
  
  不正确的坐姿可引起脊柱弯曲、 局部不适和肌肉劳损,是老年性腰痛 的重要原因。坐的时间不宜过长,否 则会因为肌肉和韧带过度牵拉而引 起疲劳。入座时应注意动作轻缓、平 稳,要保持上身正直,使躯干两侧肌 肉平衡受力;上肢要放松,下肢自然 屈曲,双脚并拢,不要含胸弓背,也不 要养成翘“二郎腿”的习惯,否则会影 响下肢血液循环,造成腿脚麻木。经 常伏案的中老年人,应注意适量的全 身活动,隔段时间就起来走一走、弯 弯腰、拍拍肩背、轻捶身子,调节肌肉 和韧带的负担。要避免猛坐速立。
  
  卧姿
  
  对2000多位老人的调查发现, 60%~75%的老人睡眠时习惯右侧 卧,这样可以减轻对心脏的压迫,有益 于胃肠蠕动。俯卧和仰卧会明显影响 呼吸,应尽量避免。老年入睡棕床或硬 板床加厚软垫为宜。枕头要松软些,高 度以侧卧时头部与躯干保持水平为 准,不然可能会引起腰痛或颈肩痛。
  
  行姿
  
  老年人每天都要走动走动,走的 姿势要端正、平稳、自然,上身要拉 直,两臂自然摆动,步幅适中,走起来 均匀有力。行走时腹肌有节律的收 缩,膈肌上下运动的加强,会使肺活 量增加,肺功能加强。适度的行走还 能促进血液循环和食物消化,调节神 经系统的功能。
其他文献
保和丸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朱震亨创制,收入他撰著的《丹溪心法》一书,因其具有保持胃的受纳、消化、通降功能,而且其作用平和而不峻猛,再加上制作、服用是丸剂,故将其称为“保和丸”。至今已应用于中医临床700余年,是治疗饮食内停、消化不良的最常用和效果最好的中成药之一,因而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处方用药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所组成。方中重用山楂能消一切饮食积滞,善于消肉食之
恋上薯条易“脑残”   美国科研人员发现,可乐、薯条等垃圾食品不仅容易形成龋齿、增加腰围,还会加速大脑老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和鱼则能延缓脑萎缩,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研究人员分析了104名平均年龄87岁的健康老人血液样本,发现血液中维生素B族和C、D、E水平较高者,在记忆力和思维测试中表现最佳,血液中ω-3脂肪酸水平较高者,测试得分也较高;得分最低的老人血液中反式脂肪酸较多。随后,研究人
周末朋友聚会,在家聊起了减肥的话题。普遍认可“运动减肥最安全”,但如何才能显现成效?李贞的一席话让王璐很纠结。“只有运动出汗了,减肥才真正有效果了,出汗越多,效果越好。”可是王璐非常讨厌大汗淋漓的状态,特别是夏天,因此平时都是采取骑自行车、步行等温和的锻炼方式。按照李贞的说法,自己岂不是在减肥的道路上“白忙活”了吗?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生理功能,属蒸发散热。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机体皮肤温度
养心保健操  苏 众    根据中医活血化瘀、按摩能促进血流加速,有利于新陈代谢的原理,本人历经10年实践体会,创编养心健身操。该操可保护心血管,维持正常的心肺功能:有效地预防冠心病。长期坚持做本操,心肺功能好,气不喘,上楼如飞,腿脚灵活。  1 双臂保持扩胸动作,同肘左、右腿轮流高抬腿与腹平齐,各10次共做20次。锻炼心肌、腿肌和促进血液循环。  2 左臂上抬往后拉,右臂同时下压往后拉,两臂交替
“五十肩”的保健与治疗  吴金莲    肩周炎医学上称为“冻结肩”,中医则称为“凝肩”,属于痹症的范畴。由于该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故俗称“五十肩”。此病的真正原因至今还不是很清楚。医学家把它定为非特异性组织感染和变态性反应。人到50岁之后,机体逐渐衰老,各部位关节,特别是肩关节发生退行性变化,关节腔逐渐粘连,肌肉和韧带不断纤维化,由此刺激关节腔周围神经,感到疼痛。椐专家统计,80%以上的中老年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威胁社会公共卫生的疾病之一。我们可以从蛛丝马迹中早期发现骨质疏松,从而有效预防或控制,减少相应并发症吗?   中、晚期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早期确诊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增加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提高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和警觉性。以下知识是你应当知晓的。  你是不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以下八类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
原本就有些胖的张珏,妊娠后多灾多难。先是在妊娠中期出现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下肢水肿,检查血压160/95毫米汞柱,尿中微量蛋白,多次到医院救治。好不容易熬到临产,由于担心出现意外,做了剖腹产,术后卧床几天。待到拆线准备出院时,又感染发烧,下肢肿胀疼痛,医生说是发生了血栓性静脉炎。  妇女在怀孕期间的凝血功能往往增强,机体处于相对高凝状态,有利于预防产后出血过多。这种血液高凝状态
减肥增加心血管病危险  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最近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在饮食中长期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取量的同时,蛋白质的摄取量会呈增加趋势,结果造成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风险升高。研究中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的倾向最严重的一组女性,其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与其他女性相比最高可达1.6倍。  研究小组在1991年至1992年间调查了约4.34万名30岁至49岁的瑞典女性的饮食习惯,并
性早熟诊疗有了确切依据等    去年8月的奶粉“早熟门”事件,使性早熟成为许多家长的育儿忧患。而各家医院诊断定义的不确切,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日前,卫生部发布《性早熟诊疗指南(试行)》,明确指出:性早熟是指男童在9岁前、女童在8岁前呈现第二性征。其按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分为两类:中枢性性早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即真性性早熟,包括内、外生殖器发育和第二性征呈现,具有与正常青春发育类同的程序
娜娜和丈夫都是上班族,每天早出晚归,4岁半的儿子彤彤平时都是奶奶带着。最近娜娜发现,本就不是很开朗的彤彤,个性变得越来越古怪、内向。他特别怕见生人,家里来了客人,不但不敢抬头,而且很抗拒,听到陌生的脚步声也会很不安。他似乎很不合群,在幼儿园里从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周末也不喜欢出门。小区门口的投币摇摇马,其他孩子都哭着闹着要坐,彤彤却从来就不感兴趣。  彤彤唯一的爱好是看电视,尤其是各种卡通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