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朗诵艺术的历史流变及现状研究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tv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将中国朗诵的起源、历史、发展及现状进行一个梳理,进而阐述其历史渊源、继承、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解读其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从时间的维度上,本文溯源上古到当代的全历史时期;在联系上,确立朗诵与文学、诗歌等的密切共生关系;在发展变化上,结合历史时代特点和变化,力争更全面、立体地解读我国朗诵的发展变化。本文体例采用历史断代的方法,分析每个历史阶段的朗诵特点、渊源、风格变化和例证,使整个论述更具有现实意义。但由于此类论文及论述较少,可参考资料不多,很多是经过笔者思考总结而来,可当作一家之言。
  关键词:朗诵 诗歌 文学 风格
  朗诵是人类表达情感、表达社会理念、传递文化的重要形式,中华文化是最早的朗诵艺术起源之一,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和发展,朗诵艺术随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历史的发展、文学等其他艺术门类的发展,逐渐走向多元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一、朗诵的起源——人类社会劳动与生活
  (一)上古时期的诗歌流传方式
  查阅中国最早的诗歌,一般有两首上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一首传说为《弹歌》,是一首远古时期的歌谣。此诗在《吴越春秋》里曾有记载,全诗如下:“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描述了古人用弓和弹丸打猎的场景。另一首诗是《击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是一首远古时期人们赞颂美好生活的歌谣,是人们在劳作时唱的歌谣。传说这些原始歌谣流传于尧时期,当时尚无成熟的文字形成,所有诗句都是以口语化和吟诵的方式流传。无论是《弹歌》还是《击壤歌》都是记录古人劳作时的情景,其开始就与人类社会劳动、生活息息相关,以口语化和吟诵方式传诵、记录,因此,朗诵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劳动与生活。
  (二)朗读与吟唱的共源现象
  在上古时期,文字的功能并未开发出来,诗歌的主要流传方式都是口口相传。为了收集民间的诗歌作品,了解民意,政府专门设立机构,派出人员到各地进行收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诗经》中的《风》。这些收集人员把这些诗带到了宫廷,并读给当权者。而诗经中的《雅》《颂》由士大夫创作并在宫廷上大声地朗读。在朗读的人中,经常是由宫廷占卜者担当。而占卜者具有独特的口头表达形式,即读与唱相结合,而且更注重音律形式,因而形成了最早的吟唱。至今,一些少数民族仍然保持着古老的吟唱方式,如萨满教巫师的吟唱就是诗歌朗诵中的活化石。
  二、古代詩歌朗诵——与文学的共生和发展
  (一)秦汉时期吟唱的兴盛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是与文学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同时也与音乐、乐器的发展相关。秦统一中国后,统一了文字和语言,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并引进了许多乐器,促进了音乐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官方专业机构“乐府”。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到汉朝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乐府”,在汉朝时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间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其中有著名的《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等。由此形成了诗歌吟唱+乐器+音律的形式。由于在那个时代,中国还没有发明记谱工具,演奏者大都是耳传面授,音乐创作远远跟不上诗歌的发展。因此,作为乐府的音乐,一般形成几个固定的乐曲模式,采集来的诗歌经过修改,适合某种乐曲模式,由此形成了许多固定的曲牌,如《渔歌子》《菩萨蛮》等。
  当然,在汉朝时期,也并非所有的诗歌都进入了乐府,除民间诗歌外,还有一种非乐府的诗歌形式,有的是民间诗歌,有的是文人创作的诗歌。这些诗不受音乐限制,自由发挥,被人们称为“古风”。这种“古风”保留了古人吟诵的表达方式。汉末及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更喜欢这种风格。如曹操的诗歌,“竹林七贤”的诗歌,他们在吟诵时经常是无音乐、有节奏,有时击槊,有时击掌,有时合诵,其特有的文人风格让后世文人的诗歌表达形成一种传统模式。
  由此,古代诗歌的口头表达基本形成了吟唱与吟诵两种方式。
  (二)唐宋时期吟诵的广泛普及
  唐宋时期是中国诗歌的顶峰,大量著名的诗人、词人出现,创作了浩如烟海的作品。唐诗以格律诗为主,特别是五言七言律诗大量出现。这类诗歌读起来音韵感非常强,特别适合吟读、吟诵。而且,由于诗歌创作多为民间文人所做,不可能有乐队配乐进行吟唱,所以,唐诗的口头表达一般都为吟读和吟诵。正是这种诗歌的民间化、非宫廷化,才形成了吟读、吟诵与吟唱的分离。唐代的诗歌已经出现一些流派,如“边塞诗”和五代时期的“花间派”,也有被后人称之为浪漫主义的代表李白,现实主义的代表杜甫等。但这仅仅是诗风的不同,在吟读和吟诵上并没有太多明显的区别。
  唐末与宋代出现的“词”来源于汉乐府,特别是承袭了自汉乐府以来形成的许多词牌。如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满江红》《水调歌头》等。词中的长短句更适合吟诵的变化,当然也适合乐曲的变化。而这时,工尺谱的记谱方法已经发明,音乐也得到进一步普及。因此,这一时期的诗词口头表达,既大量保有唐时留下的传统的吟读、吟诵形式,又发展了乐府留下来的吟唱形式。但这种吟唱方式与汉乐府时期有所不同,它已不套用原有曲调,可以即兴发挥。更为重要的是,宋代中国的诗歌出现了流派之分,如以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的“婉约派”,以永嘉四灵为代表的“江湖派”等。而表现在诗词的吟诵、吟唱上也出现了一定的流派倾向。据南宋俞文豹《吹剑录》中记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由此可见,当时诗歌口头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三)元明清多因素嬗变时期
  元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等新的文学形式出现并发展,而诗词已不如唐宋时期鼎盛,部分吟唱形式转而发展到戏曲中。许多早期戏曲中的一些唱段就是文人写就的诗词,并按曲谱演唱的。如关汉卿《窦娥冤》法场一场中的“滚绣球”,包括他的散曲“黄钟尾·铜豌豆”都是如此。   而在这一时期,“说书”这种形式开始兴盛,其是一种讲故事的口头表达方式。而中国古代说书中有大量诗词的存在,其运用的是一种准朗诵的形式,可以說是现代朗诵形式的一种稚形。
  当然,原有的吟唱、吟诵等形式还在一定范围保留,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四)古代吟唱、吟诵的语言特点
  古代的语言和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每个历史时代都围绕都城形成不同的官方语言,如长安音、关中音、河洛音、金陵音等。虽然发音有所不同,但基本为五音形式,特别是“入音”变化很多,使诗歌朗诵形式多样,富于变化。而这种“入音”在吟诵时可以形成不同的调式,并可以自由发挥。
  早期的诗歌朗诵并没什么特有的规律,特别是许多口语化的内容可以入诗,如南北朝时期的“古诗”,《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都是可以用口语的方式来朗诵。而当时的很多诗歌是以歌词的形式存在,更适合演唱。
  唐代以后,诗歌及朗诵更趋向文言文,基本上抛弃了口语化的方式,变成一种艺术化的表演;尤其是诗歌的格律化、词牌化,使得古代诗歌朗诵渐成一种模式化的状态。只有吟诵这种方式还能更为自由地发挥。
  清入京后,把满语与北京原来的带有金陵音特点的语言改为后来的北京话,增加了zhi、chi、shi和儿化音,使语言变得直白、规整,为现代诗歌朗诵打下基础。
  三、当代中国诗歌朗诵——时代的大转折带来的新变化
  文化是经济社会的反映,近年来,诗文朗诵也开始有了多样化、多元化、多风格、多表达模式的变化,各种朗诵风格随之出现,笔者总结了大致公认的几种风格类型。
  (一)以传媒大学为代表的传统朗诵,也称为“学院派”。继承了以齐越、夏青为代表的朗诵形式,以及张颂的播音理论基础,形成了一种庄重、大气、字正腔圆、情绪饱满的风格。注重声音的技巧性表达。
  (二)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影视话剧演员为代表的“人艺派”。他们以表演艺术理论作为基础,重在人物内心体验和语言表演上,朗诵语言注重情感表达,语言追求自然和流畅。
  (三)以民间朗诵爱好者为代表的“传统派”。他们继承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朗诵形式,内容以歌颂祖国为主,腔调高亢有力、激情四射。
  (四)以深情的朗读方式为代表的“朗读派”。把朗读和阅读相结合,注重文学的形象表现和情感表现,更注重个人体验和内容的情感共鸣。
  (五)随着弘扬传统文化思潮的兴起,以模仿古人吟诵的方式形成的“国学派”,挖掘中国传统古诗词的吟诵、吟唱方法,尽量原汁原味地进行再现,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以上各种风格的朗诵方式没有严格的界限,都在互相借鉴和融合中发展。总而言之,中国传统诗词的朗诵是离不开时代发展、文学的发展、诗歌发展的。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朗诵风格,而当下的朗诵风格和流派越来越多,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无论是朗诵技巧还是流派的风格多样化,都是结合时代的创新,是对过往朗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张颂.朗读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耿恭让.试论普列汉诺夫的审美与功利关系的美学思想[J].江汉学报, 1963(09):55-63.
  [4]郑建山,常富尧.谈运河号子[J].北京文史, 2001(002):59.
  [5]武正国.诗词音乐美 有待唱出来[J].中华诗词, 2010(11):1.
  [6]李谷鸣.豪放词的出现与发展[J].文史知识,1995(11):11-18.
  (作者简介:张蒙蒙,女,硕士研究生在读,河北传媒学院,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艺术)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剧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指通过音乐的方式叙事和表达情感。在音乐剧演唱中,美声唱法是其中最为基础的表现形式,演唱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美声唱法能力、技巧和水平,才能够将音乐剧中的音乐内涵和情感表达出来,从而提高音乐剧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因此,本文对美声唱法在音乐剧演唱中的基础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美声唱法 音乐剧 演唱能力 艺术表达 基础性  一、引言  歌剧起始于17世纪意大利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上使用占比的增大,电脑技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也由此衍生出了影视特效。影视特效的出现将电影、电视后期制作推向一个高潮,通过视觉上的冲击与感染,让观众身临其境。正是因为影视后期特效制作具备上述特性,才为影视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本文根据影视后期制作内涵、发展历程、重要性,对特效制作的创新进行探析,希望通过分析让大众了解到特效制作中的技术革新与视觉震撼。
摘要:艺术是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文化现象中艺术家众说纷纭,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文化作为影响人们精神世界的一个特殊门类,在生活、学习、沟通等方面都发挥着它的作用,积累文化经验、提供生活便利和围绕着现当代的思想观念,唤起生活的创新想法和感情体验活动等。文化与艺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本文主要分析文化背景对西方艺术家在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生产中有着
摘要: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西安鼓乐作为西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国家对之的传承和发扬也在不断推行新的政策。尽管如此,受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非遗和互联网的碰撞使人们产生了一系列思考,所以,对于西安鼓乐在当今时代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不再单一,而是向多层次的方向发展,人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同时也更加凸显出对各种艺术文化活动的要求。而声乐表演作为人们直接接触艺术的途径,对人们的审美情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音乐环境的变化,一些“口水歌”“洗脑歌”等音乐形式蜂拥而至,这对整个声乐艺术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目前的声乐表演现状出发,分析如何实现声乐艺术的创新。  关键词
摘要:比才是19世纪法国作曲家,他创作的数部作品奠定了他在浪漫主义时期不可动摇的地位。歌剧《卡门》,从首演至今已经一百多年了,在比才创作上达到了顶峰。是各大剧院出演率非常高的保留剧目。《哈巴涅拉舞曲》是其中的著名唱段,本文将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人物心理、语言特征,从历史背景、音乐表现等不同角度分析其艺术特色。  关键词:《卡门》 《哈巴涅拉舞曲》 艺术特色  作曲家比才生于巴黎
摘要:舞蹈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尤其是传统的中国古典舞更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和其他现代化类型的舞蹈有所不同,中国古典舞从古至今一直在不断进步和完善,内涵的传承、表现形式的发展以及时代影响下的风格变迁,使得中国古典舞虽然古老但却不乏新意。尤其是在信息复杂、文化多样的当代社会,中国古典舞依然占据艺术世界的一席之地。为了加强古典舞的传承和发展,以人们的审美取向来审视古典舞的改革变化,实际上起到了一
摘要:音乐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艺术形式,声乐演唱则是音乐艺术的一种核心表达形式。在进行声乐演唱的过程当中,主要是通过科学和规律性的发声,来实现声乐表演的。但是在声乐教学和练习的过程中,除了要利用相关的方法实现发声训练,还要重视音乐艺术素养对声乐学习起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长久的声乐教学和表演过程中,音乐艺术素养的重要性容易被忽略。作为一个音乐人,如果不具备相应的音乐艺术素养,只能机械性地进行演唱。总而
摘要:中国传统戏曲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观众基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涌现以及现代观众对传统戏曲的漠视,不断挤压着传统戏曲的生存空间,传统戏曲引领娱乐文化主导地位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如何让传统戏曲脱离生存危机,已成为当前传统戏曲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从传统戏曲的发展现状入手,介绍戏曲的历史沿革,分析传统戏曲在当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传统
摘要:图书馆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得到读者的充分信任,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必须进行现代化管理改革,注重细节服务、线上服务、人文关怀,优化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更好地服务读者,保证馆内的正常秩序,从而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可持續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 现代化管理 人文关怀 服务创新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事业正在不断地发展,因此,作为文化建设重点领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得到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