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选段《哈巴涅拉舞曲》的艺术特色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hjyh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比才是19世纪法国作曲家,他创作的数部作品奠定了他在浪漫主义时期不可动摇的地位。歌剧《卡门》,从首演至今已经一百多年了,在比才创作上达到了顶峰。是各大剧院出演率非常高的保留剧目。《哈巴涅拉舞曲》是其中的著名唱段,本文将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人物心理、语言特征,从历史背景、音乐表现等不同角度分析其艺术特色。
  关键词:《卡门》 《哈巴涅拉舞曲》 艺术特色
  作曲家比才生于巴黎,他创作的歌剧《卡门》是全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也是法国歌剧史上的创作奇迹,是比才的巅峰之作。音乐人物的刻画,音乐舞台创意和舞台效果都非常出色,是一部全面概括法国抒情艺术的歌剧。《卡门》的题材取自于法国作曲家普罗斯波·梅里美的中篇小说,由法国剧作家亨利·梅里亚克和吕多亚克·阿列维两位改写为歌剧脚本,四幕歌剧由比才谱写而成,完结于1874年秋天。在巴黎首演中,那些著名的歌剧曲段,如《哈巴涅拉舞曲》《塞吉迪亚舞曲》《斗牛士之歌》以及四幕和第一幕的序曲,旋律都朗朗上口。
  一、《卡门》的创作背景
  《卡门》 选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描写了在1800年前后发生的故事。下级士官唐·霍赛在农村出生,他被烟草女工卡门诱惑,陷入情网,迫于爱情成了走私犯。过了些时日,卡门对他慢慢冷淡起来,因为她爱上了埃斯卡米罗——一位斗牛士。唐·霍赛不甘心,一直纠缠她,使卡门烦恼。他涉足她的爱情,她被激怒,于是她提出了分手。后来,在一次群众对斗牛士胜利的欢呼声中,唐·霍赛在广场刺杀了卡门。剧中刻画了卡门热情泼辣、放荡不拘、对爱情向往的性格。歌剧中加入的舞蹈元素,来自西班牙民间舞蹈,节奏感很强。
  《卡门》在艺术创作上达到巅峰,是出演率最高的剧目之一,以烟草女工和农民士官和自由爱情为歌剧线索,单凭这一点,就能充分表现出这部歌剧在当时是罕见的、难能可贵的。正因为作者敢于创新,在当时的国情下,演出并不被人们接受,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才逐渐得到认可。虽然《卡门》描写的是对自由爱情的渴望,但剧中穿插着人的欲望、仇恨。人物心理的变化是整部歌剧不可缺少的色彩。因为《卡门》的歌剧体裁是喜歌剧,所以可以判定不单单是从内容上区别歌剧和喜歌剧的。比才最特殊的优点,是结合了三种不同的因素:民间因素、悲喜因素穿插,并非常巧妙地将三者融为一体,所以作品的统一性是非常重要的。歌剧从序曲部分开始,极具特色的主旋律就暗示了卡门的悲惨命运。
  这段旋律深入人心,从音乐节奏上就突出了卡门性格豪爽、放荡不拘的野性美形象。第二段,卡门因贩卖烟草被警察抓了起来,当时士官中尉苏尼哈审问她,她表现出了很无所谓的样子,还哼唱起了小曲,从中就体现出了卡门什么都不怕的放荡形象。还是在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豪塞时,嘴里又哼起了另一首非常有名的歌剧选段《在塞维利亚老城墙边上》,是一首节奏感很强的西班牙舞蹈。第二幕中,我们能感受到比才在创作方向上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对歌剧中人物心理的细微变化,他都能自如地用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这部经典作品故事情节深入人心,旋律优美流畅,表现出卡门豪爽的形象以及对爱情自由的态度,这对现代女性是一种启发,成为歌剧《卡门》中不可或缺的经典。
  卡门向往自由,敢于面对真实的情感,与传统爱情观念作斗争。欧洲音乐史记载了这样一段话,作为罗姆,你有权杀掉你的罗密,但卡门是永远不受束缚的。当卡门移情别恋不再爱何塞时,何塞用尽一切办法来挽留她,都没有用。哪怕拿刀来逼她,她就算死在他的刀下也绝不改口。在当时,卡门对待感情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虽然现代社会也提倡男女平等,但是没有像卡门那样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自由。卡门,有着一种浪漫的野性自由精神,她虽然是比才虚构出来的人物形象,但却是超越现实的一种情感表达。
  在歌剧里,我们看到了卡门的另一面,她邪恶、泼辣,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用尽一切办法反抗社会给她施加的压力。她宁可把城市全部烧掉,也不去坐牢。还有一次,他被在一起工作的女工嘲笑了一句,她竟拿刀在那个女工的脸上,画出圣德安路十字架。卡门,她就像一只疯狂的野兽,背后隐藏着杀机。卡门把对爱情自由的向往融入自己的生命,暗示了卡门悲惨的结局,即她和男主角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
   二、《哈巴涅拉舞曲》的艺术特色
  《哈巴涅拉舞曲》是一首著名的咏叹调,旋律深入人心,速度为行板,歌曲前半段是d小调,第二段前奏就转成了F大调。节奏为2/4拍子,烘托出卡门豪爽、放荡的野性美形象。卡门被拘捕后,还哼唱起了小曲,从中就体现出了卡门什么都不怕的放荡形象。这一幕中,卡门在引诱唐·豪塞时嘴里又哼起了另一首非常有名的选段,这首曲子节奏特别活躍,吸取了西班牙音乐舞蹈元素。速度转至快板,3/8拍子,旋律热情又有几分狂野,进一步刻画出了卡门泼辣而又率真的性格。当这段音乐响起时,卡门的形象就会在脑海浮现。她热情妩媚,引得众多男人为她痴狂,更深刻地刻画出卡门的形象。
  咏叹调即抒情调,意思就是配有伴奏的一个或者几个声部,以优美的旋律线条展示出演唱者对歌曲感情变化的独唱曲,它的体裁包括歌剧、轻歌剧或清唱剧。也可以以个人音乐会的形式来演唱。咏叹调的类型多种多样,是歌唱者自由发挥,使作品能有所对比而设计的。咏叹调现在专指独唱曲。
  曲调的词义即咏叹调,17世纪末,歌剧发展迅速,当时的宣叙调满足不了人类渐高的文化需求,希望有更丰富可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作品,刚开始时,宣叙调比较平缓,高潮部分没有像咏叹调一样可以脱离主体。一般都是记叙单纯的故事情节,而且结构比较松散,多为三段体。宣叙调的伴奏、曲式结构要求都比较严谨,而且篇幅又比较大,需要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咏叹调的旋律线条感强,容易被记住。一部完整的歌剧里一般有一首咏叹调是主角独唱,它就好比是剧中的“独白”,充当着重要角色,结构完整,音域宽广,需要歌唱家具备精湛的演唱技巧。   《哈巴涅拉舞曲》乐曲为2/4拍,风格活泼、跳跃,富有动感。分为四个乐段,即A+B+AB再现段。从刚开始的下滑音阶中,就能感觉到A段非常活泼。“自由”就是她所要表达的爱情观念。B段就有一些旋律大线条的东西出现,比A段要抒情些。用咏叹调来演绎,更能烘托出卡门奔放热情、野性美的形象。第二段的调式由F大调转d小调,不断反复的半音阶旋律连续向下滑行,调性在同名大小调之间来回游移,而且后半部分音区旋律始终在中低音区徘徊,表现了卡门热情奔放的诱人形象。
  乐曲音域在大字组的B音到小字二组的f音上徘徊。A段有四个乐句在不断重复,每一个乐句都是半音阶的极进向下滑行,开头都是先从弱再到强。B段共分为五个乐句,最后两个乐句是重复A段,乐句都是先从弱再到强,最后渐慢再转强结束。
  《卡门》的主角是女中音,大多数歌剧中的男女主角都是由女高音和男高音来演绎的。因剧中卡门是一个多情、放荡、感情丰富的形象,所以需要歌唱家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炉火纯青的演唱技巧。在现如今的女中音歌唱家中,贝尔干莎演绎的卡门是最成功的,她的眼神、歌声以及形体语言,在这个角色上达到了完美呈现。
  《哈巴涅拉舞曲》是用美声演唱的,跟其他唱法最主要的区别是美声唱法运用胸腔、头腔共鸣比较多,声音位置比较靠后,发出的声音是非常圆润光滑的音色,每一句的结尾都处理得非常巧妙,要求演唱者必须唱得很干净明亮,不拖泥带水。要想把卡门表现得淋漓尽致,舞台表现性必须很强。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作品的创作风格、和声的进行等方面来分析、感悟这部在歌剧艺术上登峰造极的作品,体会卡门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和不想被任何事情束缚的性格特点。
  三、《卡门》在西方歌剧史上的贡献
  歌剧《卡门》开辟了法国歌剧新篇章。柴可夫斯基曾预言说其是“征服全世界的伟大作品”。《卡门》经过时间的洗礼,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作品,同时它还被制作成了电影。在媒体发达的今天,这部电影家喻户晓,其中著名的选段《哈巴涅拉舞曲》《斗牛士之歌》以及开头的序曲旋律深入人心。
  《卡门》不仅在西方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音乐风格上也进入了崭新的方向,是表现力极强的歌剧,烘托出真实的歌剧情境,故事情节变化丰富。这部音乐戏剧作品具有独特的戏剧真实性,其轻柔温和的情绪正是作品抒情部分的体现。
  四、结语
  总之,因比才的歌剧改革,法国的歌剧更加真实化,生活化。对歌剧艺术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将人性的善恶描绘得真实贴切,对其后的歌剧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孙继楠.中外名曲欣赏[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2]周世斌.中外经典音乐欣赏[M].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1993.
  [3]杨燕迪.声乐悠扬[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谢靖,男,硕士研究生,鄭州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教学)
  (责任编辑 于美琪)
其他文献
摘要: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音乐评论家弗朗兹·李斯特(Ferenc·Liszt,1811—1886),是人们所熟知的音乐家。他在音乐上的伟大成就是一个时代的奇迹,他对钢琴乐器的贡献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然而,由于人们习惯性地看到音乐家李斯特在钢琴演奏方面惊人的技巧而忽视了统领其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内部原则,本文试图通过展现李斯特音乐创作方面的几种重要技术手段来展现贯穿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贺州学院教改项目“应用型高校四位一体广西少数民族特色乐器传承模式创新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hzxyzdjg202006);2021年贺州学院教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南岭瑶族音乐文化变迁的国家推动力研究”(项目编号:HZUJS202105)。  (作者简介:陈丽明,女,贺州学院,国家一级演奏员,研究方向:民族器樂演奏与教学、桂东少数民族音乐;雷捷,女,贺州学院,讲师,四级
期刊
摘要:电影在历经技术准备期后,我们不能简单地定性其为视觉上活动画面的呈现,尤其是全球电影史几次大规模的革新运动之后,不仅是艺术电影,商业电影也开始突破创新,走向多样化发展的局面,挖掘电影的本质、特性,丰富电影的语言、结构,真正推动电影进入大发展的时期,而此时我们在审视电影作品时更应尝试用多元化的角度分析作品,以期更近更全面接近导演的创作意图。  关键词:语言 结构 符号 意向性  我国的电影作为文
摘要:合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集旋律和音准等为一体,合唱指挥是合唱的引导者,应当将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展现给观众,也要最大限度地引发与观众的情感共鸣,体现合唱音乐的价值。对此,本文对合唱指挥艺术内涵及合唱指挥在合唱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提出合唱指挥的基本要求及合唱团训练技巧,为合唱演绎顺利进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合唱指挥 基本要求 合唱团 训练技巧  合唱作为参与性较强的表演形式,与其他艺术类型一致,需
摘要:美术创作是文化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创作包括绘画、雕刻、书法以及民间的剪纸等工艺。本文通过对当下美术创作中的现实主义题材进行分析,探讨美术创作中现实主义目前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改进美术创作中现实主义题材与风格的相关措施。促进美术创作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创作 现实主义 题材 风格  在美术创作中,创作者通过对美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创作出精美的艺术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中运用的现实主义
摘要:音乐剧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指通过音乐的方式叙事和表达情感。在音乐剧演唱中,美声唱法是其中最为基础的表现形式,演唱者必须具有较高的美声唱法能力、技巧和水平,才能够将音乐剧中的音乐内涵和情感表达出来,从而提高音乐剧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因此,本文对美声唱法在音乐剧演唱中的基础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美声唱法 音乐剧 演唱能力 艺术表达 基础性  一、引言  歌剧起始于17世纪意大利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上使用占比的增大,电脑技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也由此衍生出了影视特效。影视特效的出现将电影、电视后期制作推向一个高潮,通过视觉上的冲击与感染,让观众身临其境。正是因为影视后期特效制作具备上述特性,才为影视未来发展提供了方向。本文根据影视后期制作内涵、发展历程、重要性,对特效制作的创新进行探析,希望通过分析让大众了解到特效制作中的技术革新与视觉震撼。
摘要:艺术是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文化现象中艺术家众说纷纭,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与观点。文化作为影响人们精神世界的一个特殊门类,在生活、学习、沟通等方面都发挥着它的作用,积累文化经验、提供生活便利和围绕着现当代的思想观念,唤起生活的创新想法和感情体验活动等。文化与艺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本文主要分析文化背景对西方艺术家在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的生产中有着
摘要: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西安鼓乐作为西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国家对之的传承和发扬也在不断推行新的政策。尽管如此,受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非遗和互联网的碰撞使人们产生了一系列思考,所以,对于西安鼓乐在当今时代下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需求不再单一,而是向多层次的方向发展,人们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同时也更加凸显出对各种艺术文化活动的要求。而声乐表演作为人们直接接触艺术的途径,对人们的审美情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随着音乐环境的变化,一些“口水歌”“洗脑歌”等音乐形式蜂拥而至,这对整个声乐艺术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目前的声乐表演现状出发,分析如何实现声乐艺术的创新。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