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手帕的女孩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沂河的水,极为清澈,一眼就能睹见河底的沙石,自由自在的鱼儿,以及飞翔的鸟雀,还有皑皑白云蓝汪汪的碧空……那番清澈劲儿,直叫人稀罕。那种意境,即便李白杜甫也难以书写。
  当然,这是1943年的沂河水。
  河边,花儿开得正艳,也欢。最不起眼的苦菜,也顶着小黄碟儿,在炫耀它的俊俏;野草莓,当然更不甘寂寞,花瓣开得异常浓烈,让人付出若干爱意……河水见证着它们的娇媚容颜。
  杜月季,在河边洗衣裳,洗再度利用裹伤的纱布。洗毕的,挂在树梢上,微风一荡,犹如旗帜,煞是好看,为沂河添一抹色彩。
  正是晚饭时分,傍河的小村庄上空,汇集着袅袅炊烟,像雾纱,升腾着也散淡着,亦是一道眩目的景致。
  杜月季在不经意间,眼里吸纳着一位姑娘。姑娘似乎是附近村莊的,鸭蛋绿色的褂子,绛红色的裤子,整个人儿,透着一股清纯质朴的美。月季似乎对这女孩很感兴趣,手中未停歇洗涤的衣物,眼睛总是时不时地射向女孩那秀色可餐的身影。
  暮色的风,扶摇着姑娘额上的刘海,以及悠荡的辫梢。夕阳下,一副极美妙的画卷……
  这当儿,一队训练的八路军战士,从姑娘的斜前方雄赳赳气昂昂地列队走过,并且有嘹亮的军歌在唱响。姑娘就突然间亮起了手中的一块红手帕。手帕被高举着,于头部的上方,且晃悠着。手帕与晚景相映衬,格外耀目。似乎耀得那歌声更加悦耳。
  美丽的姑娘,飞舞着的红手帕,军姿军歌,炊烟晚风,暮霞,温柔的沂河水……总之,一切的一切,皆勾织出一副美到极致的原生态风景。
  歌声,宛如抛砖引玉,诱惑出了姑娘的茂腔戏文声:
  一呀一更里呀,
  月儿弯影儿长,
  我送郎上战场。
  打不到日本鬼,
  绝不要回家乡。
  咿呀嘛哎嗨哟……
  月季的歌儿也被情不自禁地勾扯了出来:
  草儿青天儿蓝,
  日头出格外艳。
  你织布我纺棉,
  你锄地我耕田,
  种了粮送前线……
  队伍入了一片树林中,他们的歌声随之淡弱下来。姑娘的手帕亦减弱了晃摇的节拍,随即便从空中收了下来。
  杜月季把洗涤的包扎带以及衣物收入铜盆中,洗了把脸,往宿住的地儿迈去。脑海中一直萦绕着姑娘俏硕的身姿。
  又是两天的光景儿,依旧是在沂河边,当然,依旧是暮色时氛。月季的眸子,清澈的沂河水,又映入了姑娘的倩影。姑娘并没有多么大的变化,只是脸色越发的白净,辫子越发的黝黑。
  姑娘始终是摇着手中的那块红手帕,依然是八路军战士列队,嘹亮的歌声。地上的花儿似乎也被歌声点亮,仿佛也向队伍们摇动花束。歌声,似乎也点亮了画眉、黄鹂鸟以及诸多的鸟们的歌喉……
  又是一日,照旧是个夕阳晚照的光景儿,待月季端上那洗涤的衣服,踱上岸的时候,正巧遇见了一位牧归的老人。老人赶牛于暮色中的画图也极为有诗情画意。
  “大爷,这牛,长得真壮!”月季的话儿像沂河水,很清纯,很动听,脸色也宛若花儿般美妙娇媚。
  老人憨憨的古铜色的面庞亦润泽着和善。
  二人结伴而行。
  交谈中,话题扯上了姑娘。
  “唉——!”老人惋惜地道,“那闺女的眼睛看不见了!”
  “啊!真的?怎么回事?”月季的问话迫切。
  “好像是一支八路军队伍里的一位小战士,是她的情郎。他们曾经在村里的戏班子里演过戏。临当兵,小伙子送了她一件礼物。”
  “噢,什么礼物?”月季好奇心强,问话始终迫切。
  老人遗憾摇头。
  “她是你们村的?”
  “嗯,是沈三蛋的二闺女。”
  老人告诉月季,姑娘家中不慎失火,她为了抢出火中小伙子所赠的礼物,眼睛不幸失去了光明。
  月季听罢,唉了一声。眼圈似乎漫上了沂河水……
  其实,她那当兵的情郎哥早已奔赴了前线。
  老人用手指着正前方:“看到前面有一座小滚水桥吗?你到那桥头,就能遇上她,她会从那里路过。”
  和老人挥了一下告别的手,月季只几步许就到了滚水桥。姑娘亦悄然而至于眼前。那狭窄的小桥,她走来如履平地,明眼人恐怕也不会走得这么通畅。脸庞如沐春阳,极灿烂,人儿朝气蓬勃。她那眼睛乍看似乎完好如初。
  月季没忍心去打扰她,只是把身体一侧,让她过去,目光护送着她。她的身上,有一股乡野女子特有的芳馨。
  翌日,月季又来到了沂河。姑娘已经换了一身衣衫。暮色里更加楚楚动人,今天,并没有见到列队的八路军战士们,亦没了那雄壮的歌声。待了很久,才有三三两两的女护士和几个年轻的男战士收拾东西。从那条路上走过去,好似也有歌声,且伴着格格的笑声。她便又把那更艳更红的手帕——似乎洗过了,使劲地摇啊摇……
  那几位战士带着歌声笑声走远了。她那手帕也随歌声笑声的走远,摇动的频率降了下来。
  伤员们很快就痊愈了,部队也要全部开拔了。又是一个暮色的黄昏,月季踱至了姑娘站立挥手帕的地方,她掏出自己的手帕,像姑娘那样摇动着,摇着摇着,突然就摇出了一袭泪水。
  今日早上,前方传来捷报,八路军打了大胜仗。然而,听说,姑娘的情郎哥——小战士,也在这场战斗中壮烈殉国。
  责任编辑/文媛
其他文献
非线性在客观世界普遍真实存在,并蕴含着真实客观世界复杂性的本质。非线性动力学中复杂性现象的发现以及混沌理论的建立,被认为是当代基础科学的重大成就之一,为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进步发挥着强大支撑作用。  预见到这一领域的广阔研究发展前景,西安交通大学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所依托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运而生。这个由我国著名非线性动力学专家徐健学教授创立的研究所,多年来一直为我国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和发展
摘 要: 当前多元新媒体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应适应媒体时代及高校信息化教学新需求,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采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批判式思维,促进学生对现实进行观照,对生命意识进行探寻,形成以问题意识为核心,依托现代多元媒体为载体的多向维度的知识和生命体验,最终达到美育目的。  关键词: “大学语文” PBL教学 问题意识  一、“大学语文”课
摘 要: 伴随时代的发展与摄影语言技术的革新,林超贤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美学风格,并深深影响了众多新锐导演的创作之路。早期林超贤导演的作品深受二十世纪“香港新浪潮”时期电影风格的影响,特别是其成名的警匪片,无论是镜头语言还是片中蕴藏的思想价值,都能看出残留的时代印记。自2015年《湄公河行动》上映后,他的作品充满浓郁的家国情怀并借助类型片的外衣增加了作品的商业化元素,打破了受众单一的困境,呈现为具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侧重实践,是综合知识的运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有哪些意义和方法呢?  一、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意义  1.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每一堂课教师都必须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须完成相关的教学要求,但参与学习的学生彼此之间存在很大
课间交流时,许多学生都提到自己在课外补习英语。获得这一信息后,一个念头在我脑中闪现:下节语文课前安排一段英汉翻译,肯定会活跃课堂气氛。  上课铃响后,我说出了这一想法。学生们一致赞同,并推选了几名选手现场比拼。“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Li Lin.”……这些简单的对话,选手们翻译得比较准确。可是,当一个学生说“I find my school is beaut
作为佳能(中国)成立15周年的盛会,佳能博览会2012对于佳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前国务委员、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唐家璇、常务副会长井顿泉及佳能(中国)合作伙伴国际著名影星成龙,作为曾为佳能(中国)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各界代表,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并与亲临现场的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御手洗冨士夫、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小泽秀树共同出席了剪彩仪式。  步入会场,参观者马上就会发
摘 要: 古典戏剧作为中国口头文学的重要形式,一直拥有广大受众群, 而其承载的文学、文化价值更在中西方文化传播、传承、交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古典戏剧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建立在“文化自觉”而不是“文化清洗”上的创造性叛逆就为实现上述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章以“百戏之祖”的昆剧代表作《牡丹亭》的译本为例,谈谈古典戏剧作品翻译中的“文化自觉”基础上 “创造性叛逆”的必要性。  关键词:
《盘古开天地》和《普罗米修斯》两篇神话故事都是人类的重要精神来源,故事的内容和语言都极富特色。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该学些什么,又该如何教好这两篇神话故事,这让我颇费一番脑筋。我静下心来思考、阅读,并借鉴优秀老师的想法,决定把这两篇神话故事以“神话”主题统整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神话的神奇之处和神话语言的通俗与精妙。  一  丁零零,伴随着上课铃声的响起,我开始了自己精心准备的神话课。按照教学设
作为读者,我一直很喜欢《枫桥夜泊》。一闭上眼睛,就能感受到诗中那涤荡千年的文化情怀。然而,诗中的文字耐人寻味,诗中的意境更是难以言表,要让五年级的学生真正深刻理解《枫桥夜泊》,实在非常困难。作为教师,我该如何带着学生走进经典呢?  郑板桥富于哲理的“难得糊涂”是一种令人向往的人生境界。其实,小学古诗教学不也是这样吗?诗无达诂。在古诗教学中,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给古诗中的某些语言现象和诗中的情绪、意境
摘 要: 沈从文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创作的作家作品评论集《沫沫集》,坚持以艺术为本位,弘扬文学的本体性;运用直观感悟式的思维方式,体现独特的批评风格;采用人格化的批评方法评论作家作品,体现独特的批评个性;始终贯穿审美追求和对美与善的渴望。  关键词: 沈从文 《沫沫集》 批评风格 审美追求  沈从文是京派代表作家,作为二十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京派作家关注人生,主张文学的相对独立性,与现实和政治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