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卓:私董会不是泛泛的社交圈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2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杨思卓打过交道的企业家,都发现他与许多企业咨询培训师不一样:讲课中,他基本没有亢奋的声调,也没有玄虚的案例渲染,说话慢条斯理,但总能让台下的人在热血沸腾之余,又能沉静下来思考。《环球人物》记者见到的杨思卓,也是一副斯文学者形象,完全没有因为给中国首富当过导师,而摆起架子。
  这位在中国领导力学术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有着从官员、企业家、咨询师再到大学教师的经历。正是这种经历,让他把对企业治理的关注,集中到人,乃至“一把手”的角度上来。
  从“南下”到“北上”
  杨思卓的经历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他当过知青、下过乡,那段日子至今令他难忘。农闲时,他沉醉在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还当过大队的“学哲学积极分子”。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对他影响很深,为其“辩证分析问题”打下了基础。
  1977年,杨思卓考上牡丹江师范学院,成为“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牡丹江市阳明区委,当了宣传干事。不久,便提拔为宣传部长,后任组织部长,成为年龄最小的区委常委。因太年轻,开常委会时,杨思卓总感觉无话可说,十分尴尬。为此,他开始研究区里的各种问题,研究怎么参与对话。当初打下的哲学底子,这时发挥了作用。在之后的常委会上,他语惊四座,得到同事的赞赏。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改革春风吹遍祖国大地,黑龙江省成立了主营边贸业务的绥芬河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因表现突出,杨思卓被省里选中担任公司总经理。但当时很少有人知道边贸业务该怎么做,甚至连个专业教材都没有。杨思卓边干边学边总结,不但把边贸业务做得红红火火,还写了本《中俄边贸实用问答手册》,成为边贸从业人员必备读本。
  5年后,杨思卓到清华大学攻读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一次,联通公司的负责人找他导师,想就深圳的一个项目进行管理咨询。导师带着杨思卓前往。这是他第一次走进深圳这座城市,改革前沿浓厚的创业氛围中,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激烈碰撞,让杨思卓如鱼得水。项目结束后,杨思卓回到学校,开始系统钻研现代企业管理。
  也许是深圳之行影响太过深刻,2001年杨思卓终究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辞去牡丹江市旅游局常务副局长的职务,远赴深圳,投身企业咨询行业。2003年、2004年间,杨思卓陆续参与了三一重工的组织变革,以及比亚迪和广东核电等企业的战略转型项目。这一过程,让他深感管理咨询师这一职业的幸运与重要,“我既是一个智慧提供者,也是一个智慧收获者,我学到的甚至比付出的要多得多。”2006年,通过系统地整理与构思,杨思卓完成了《黑钻顾问》一书,成为中国第一部小说体管理咨询专著。
  2008年前后,杨思卓将研究视角集中到企业高管这一群体,出版《六维领导力》一书。是年,北京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的一位领导找到杨思卓,邀请其担任北京大学领导力研究中心的副主任,杨思卓再次踏入校门。
  经过多年研究,杨思卓发现,企业的根本问题是企业“一把手”的问题,“马云连代码都不会写,但阿里巴巴做到了全球最大IPO。为什么?他会用人。如果没有好的领导者,其他人才就没有发挥才能的条件,所谓‘将帅无能,累死三军’。”
  要拿绩效说话
  在进驻企业做咨询的过程中,杨思卓参与了不少企业的董事会,他发现董事会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决策机构,普遍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于是,他受美国私董会的启发,结合中国国情,开始帮助中国企业家在企业内部董事会之外,搭建一个绩效更高的外部决策圈——“私董会”。近来,他发现以私董会名义开展的各种活动越来越多,成为企业家新的“朋友圈”。但各种私董会一哄而起,其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杨思卓认为,私董会不是EMBA、名师讲座和社交圈,私董会的成员也不是听众和学生,而是董事会的参与者与决策者。私董会做得好不好,关键看绩效。
  《环球人物》:如果用最短的话,私董会该如何概括?
  杨思卓:私董会好比影子内阁。欧洲很多国家的执政党都有自己的内阁,那在野党、反对党怎样去影响政府和国家决策?他们也组织一个内阁,叫影子内阁。在企业管理中,老板的能力有时是不够的,那我们把这些企业家组织起来,组成私董会,用大家的智慧去讨论他企业的问题。这就像一个复杂问题,在一部电脑上没办法处理,我们就把它接到一个服务器上。私董会就是这样一个服务器。所以,用两个字概括叫智囊,三个字叫服务器,四个字叫影子内阁。
  《环球人物》:您认为一个私董会最核心要素是什么?
  杨思卓:私董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决策,一个是学习决策。既然有学习,那就需要导师。私董会最核心的两个角色,一个是“帅”,一个是“师”,也就是组员和教练。一个私董会圈子的“帅”必须是年龄相当、企业规模相当、行业规模相当的不同行业的企业家,通常为8—15人。“师”只有一位,而大多数私董会都缺少专业的导师。
  打个比方,一群蚂蚁在开会,一只蚂蚁被摆到了台中央,一群蚂蚁在批评他,说你这做的不对,那做的不对,但那个蚂蚁不知道怎么办,其他蚂蚁也看不清远方的东西,于是大家一起猜测。这时候就非常需要一个蜜蜂,而导师就是这个蜜蜂。但现在的问题是,一群蚂蚁开会,其实是没有蜜蜂的,导师也是蚂蚁的水平。
  《环球人物》:那如何解决导师的问题?
  杨思卓:对导师来说,理论水平、管理经验、人格魅力,都很重要。但如果导师的优劣仅靠个人能力的话,那这基本是无解的难题。我认为,凡是不可复制的东西,只能称作艺术,不可称作科学。培养合格的导师,需要科学的手段。具体说,导师首先要有正念正道,每个导师都要有统一的价值观。二是导师必须是通才,比方说企业人才问题,其实不是一个人力资源专家能解决的,它还涉及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等。三是可复制。在现在的咨询专家中,通才本就凤毛麟角,而能把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的更是少之又少。在私董会的研讨过程中,由于大家经历不同,知识体系不同,各说各话,“鸡同鸭讲”,这是相当痛苦的事。怎么办?我们归纳了企业常见的问题及决策办法,总结出6驱系统和54个管理工具。大家掌握了这些,都在一个频道上,通常一天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一个小时OK了。而且,企业家通过学习,能逐渐从“帅”变成“师”,从“刘翔”变成“孙海平”。   《环球人物》:俗话说,发烧都是病,眼下私董会存在哪些问题?
  杨思卓:做一个全景扫描,形形色色的私董会大概分为5类:第一种是“社交沙龙”型。其圈子由富豪、名人加美女组成,大家以社交为目的,最感兴趣的是生活方式和消费时尚,对经营管理不感兴趣。其特征是“私而不董”。第二种是“头脑风暴”型。从开始到结束就是一个头脑风暴会,大家点子不少,讨论热烈,但事实上,脑力激荡作为一个思维工具,只适合创意发散,不适合经营决断。经营决策要创意更要有决议。其特征是“懂而不董”。第三种是“点到为止”型。提出一个议题,轮流发表意见,没有归纳总结,或是只有建议没有决议。其特征是“议而不决”。第四种是“大佬话事”型。邀请一些大老板参加,“大佬”和“小弟”坐一起,大佬侃侃而谈,小弟敬若神明。小弟稍有不同意见,大佬立刻反驳:“有本事,你做个500亿看看!”连导师在大佬面前也只能附议。其特征为“决而不议”。第五种是“绩效导向”型。我们追溯私人董事会的源头,在西方其功能主要是决策。董事会不经营决策,就是“不务正业”,就像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有“耍流氓”的嫌疑。一个好的私董会应该是聚集决策,锁定绩效。在里面可以交流感情、整合资源、传播知识,还有经营决策,所谓“且私且董且会”。
  《环球人物》:您在主持私董会的过程中,企业家提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杨思卓:提的最多的是“缺人”,都是“杨老师,各位董事们,我这个主意非常好,市场前景也不错,但是没人干”“我们公司销售业绩一直上不去,我的销售总监不给力”,这一类的问题叫伪命题。因为你问他销售总监是什么标准,他会说能拿业绩。那什么样的人能拿业绩?你能把权力放给他吗?你舍得花钱奖励他吗?所以,缺少人才存在的环境才是真命题。鲜花盛开,蝴蝶自来。你想让蝴蝶在这里却弄了杀虫剂,蝴蝶能来吗?所以要改变人才环境。
  还有就是转型升级的问题。很多企业都遇到这个问题,但什么是转型升级?自己在哪一级上?想往哪级转?不知道。举个自然界的例子,第一级是植物,往上是食草动物,再往上是食肉动物,最后都被人吃了。有的企业就是草、是树,突然要变成吃肉,你怎么转?
  别让社交毁了私董会
  《环球人物》:有人说,私董会热是企业培训市场黔驴技穷的结果,您怎么看?
  杨思卓:确实有一些“总裁班越上越傻,企业越搞越黄”的说法,这说明企业培训没有解决企业家的实际问题,不过这只是私董会火爆的导火索。不论EMBA、总裁班还是私董会,火的原因都与我们的时代相关,也就是盛行的圈子文化,这在哪个时代都有。私董会可以看作一个圈子,不是泛泛的社交圈子,是一个教育、社交、咨询与投资相结合的圈子,教育圈即学习成长,社交圈是人脉资本,咨询和投资会有知本和资本双重回报。另外,私董会在中国爆发也恰是互联网思维大行其道的时候。私董会的特点是去权威化、社群化,以组员为中心,组员既是学习者又是知识贡献者,这恰好暗合了互联网思维的特质。因此,私董会顺势成为企业家新的学习模式也不足为奇了。
  《环球人物》:为什么各种总裁班、EMBA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私董会就能解决?
  杨思卓:MBA和EMBA教育,主要是理论的学习,把知识拆散了教授给你,营销的讲营销,战略的讲战略,却缺一门课叫“总程”。这就好比,把一件武器全部拆散了给你,能有用吗?企业面临的经营问题是复杂且快速变化的,解决营销问题,需要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配合,是一套组合拳。与之相比,私董会只专注于企业家实际问题的解决。在私董会中,来自非竞争行业的企业“一把手”每段时间聚会一次,互为“董事”,在导师的指引下,通过“互照镜子”毫无保留地深入讨论企业家面临的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等各种问题,分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分享各自的管理经验、创新想法和人生感悟,得出可实施的解决方案,这对企业家当然是有吸引力的。
  此外,EMBA教育往往以“班”为单位,有时间周期,毕业就结束了,但私董会是没有周期的,在美国10年以上的私董会比比皆是。
  《环球人物》:私董会是否会昙花一现?
  杨思卓:有人认为,私董会90%将会消失,但我认为还会有新的产生出来,所以90%是不会消失的,只是不断地生生死死。
  如果这个“圈子”仅仅是圈人圈钱,那一定会进入速生速死的循环。烂圈子只看你圈到了什么,好圈子要看你产出了什么;烂圈子一定会圈出团伙,好圈子会逐步让团伙变成团队。因此,这里面的游戏规则设计,也就是制度建设非常重要。我认为社交化会毁了私董会,绩效化才能拯救私董会。私董会不应当是一般的社交圈子,也不应当是一个没有规矩的团伙,它应当是一个产生巨大社会价值和持续绩效的团队。当然,这个绩效,不只是企业绩效,更是社会绩效。
其他文献
每天的生活中,最能让你感觉到温暖的是什么?也许是拥挤人流中的一个让座,也许是遇到困难时陌生人的帮助……如今这些平凡普通的感人瞬间,有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传播,并从中感受到温暖与温情。从2013年7月成立至今,“天天正能量”公益项目坚持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凡人善举,并用现金给予奖励。“天天正能量”负责人王崇和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让人们相信,人性的美好并未缺席,好人好事每天都在发生。”“我们鼓励的是每个
如果喜剧演员和小丑的表演出现在美国政府部门的培训会议上,最终收获的未必是喜剧效果。美国负责联邦政府固定资产的总务管理局局长玛莎·约翰逊,就遇到这么乐极生悲的一幕。两年前,她拉下属到赌城拉斯维加斯开培训会议,住进一个带赌场的豪华酒店,又是唱歌又是喝酒,耗资80多万美元(1美元约合6.3元人民币)。此事最近被美国媒体曝光,舆论称之为“总务管理局丑闻”。无奈,约翰逊解聘了自己的两名副手后,于2012年4
天津港爆炸事故后,捐款1000万的新闻,让新婚不久的刘强东和奶茶妹妹章泽天再次回到公众视线。二人“共同宣布”的新闻通稿,用词慎重,让人无法窥见二人婚后生活的端倪:他快乐吗?她幸福吗?他们捐款前商量过吗?   当然,在很多人眼里,这些可能并不重要。一路走来,不管是白手起家的富豪刘强东,还是网上暴红的奶茶妹妹,人们“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甚至差点眼见他“楼趴趴”——今年初,一度传出二人分手的
取消副总统、副总理职位,削减1/3内阁成员,赶走上百位内阁顾问——伊拉克总理阿巴迪最近的改革,连出“狠招”。联合国对他的改革方案表示欢迎,“伊斯蘭国”极端组织则连续以炸弹袭击来警告他。这位“改革派”总理,站到了全世界媒体的聚光灯下。  大手笔的改革  8月11日,伊拉克议会全票通过阿巴迪的改革方案,将撤销3名副总统、3名副总理职位,削减政府开支,成立高级别反腐委员会,选举无党派及独立宗教人士担任内
11月25日,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向英国议会提交新的政府开支审查报告并做报告陈述。奥斯本讲话过程中,在其身后坐着的英国首相卡梅伦突然将一块糖果放到嘴里津津有味地大吃起来。为了掩盖自己的这一举动,卡梅伦用一只手将糖果放进嘴中的同时,还用另一只手遮挡自己的嘴,这有趣的过程被摄像机拍了下来。  这段画面被公开后,有网友调侃,首相“吃货”真容暴露无遗。卡梅伦曾公开谈论过一款辣香肠意大利面的食谱,他还曾
远眺窗外,正在建设中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气势磅礴,巨大的吊臂因为假期暂时停工;近看身边,每一个几案、博古架上,都放着极具地方特色的零碎旧物——坐在天津大学冯骥才艺术研究院三层的贵宾接待室等待采访的间隙,眼光一收一放之间,强烈的对比让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突然心生恍惚,一如看到这几十年来,冯骥才所面临的冲突:城市化进程已经无法阻挡,他还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留住那些日渐衰微的民间文化遗产。  没有童年的照片
世人大都知道曼德拉,殊不知曼德拉的前任总统亦相当伟大,若没有他的付出,曼德拉能否获得现在的成就都要打个问号。曼德拉这样评价他:“我们必须承认他做出的贡献,如果没有他,我们就不可能取得这种进步。”他就是南非共和国前总统弗雷德里克·威廉·德克勒克,该国迄今为止的最后一任白人总统。1997年,德克勒克决定退出政坛时说,他会专心写一本回忆录。18年后,《德克勒克回忆录》中文版终于问世。  现年79岁的德克
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看到“弟弟惹祸,哥哥灭火”的情形,而近日在日美外交中却正好颠倒过来,出现了“哥哥安倍惹了祸,弟弟岸信夫来灭火”的怪事。起因是日本首相安倍一意孤行参拜供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中韩俄等国予以强烈谴责,就连美国也明显表示出不满:先是暗示可能取消奥巴马今年春天的访日安排;接着提出批评,要求日本跟邻居搞好关系。  安倍终于坐不住了,派出自己的胞弟、日本外务副大臣岸信夫于1月13日至17
对高志凯的采访进行到72分钟时,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发现自己的羽绒服被座椅边上的钢管夹住了,记者想把衣角拉出来,结果发出一声细小的金属撞击声。坐在长桌另一侧的高志凯马上停下谈话,问道:“你的衣扣是不是掉了?”  这种惊人的听觉或许与他早年的经历有关。在上世纪80年代,高志凯曾为邓小平、胡耀邦等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我一共陪邓小平见了20多次外宾。”高志凯对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说。之后,他赴联合国、拿耶鲁博
63岁的尼娜基尼利独自在咖啡店里打发时间。退休后,她到纽约探望女儿,却不适应纽约的生活,常感觉寂寞无聊。这时,一个神情忧郁的年轻人走过来,说:“我可以和你聊一聊吗?”虽然有些奇怪,她还是笑着回答:“当然可以。”原来,这个年轻人刚失业,又不想在家人面前表现他的脆弱,看到很像他母亲的尼娜基尼利,便渴望向她倾诉。尼娜基尼利听后,不仅鼓励年轻人,还帮他重新修改了简历。年轻人临走时,悄悄地在她包里塞了一些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