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7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社会注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高校外语工作者要科学筹划和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内容、手段和策略,有机融合中西方语言文化,在教学过程中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做到课程思政教育“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的理想境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思政教学实践;思政育人
  一、“课程思政”的实施目的及意义
  2016年12月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要依靠于传统的思政课程,更需要全方位地融入到学校的其他各类课程当中。大学的所有课程不但需要具备进行各类知识体系教育的能力,而且需承载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功能。2017年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社会注义核心价值观应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指南明确了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功能,强调了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尤其是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应该有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在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建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原则和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活动,教学既需要符合大学英语课程的专业教学规则,还需要适应思政课程的特殊性要求。不仅需要满足语言教学的工具性功能,更要凸显语言教学的人文内涵、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元素,从而达到“育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功能。
  1.教学应分清主次,有机融合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归根到底是英语语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语言教学的专业教育为主,课程的“思政教育”为辅,不能盲目地用“思政教育”取代专业教育。更不能把大学英语课程上成了思想教育课程。高校外语教育工作者在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以英语语言教学以及语言能力的培养教学为主,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潜心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在有效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思辨能力、国际视野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培养学生献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责任与担当。
  2.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全校公共基础课,同时又是一门必修课, 存在着教学范围覆盖面广(各个专业的学生)的特点。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选择要注重区别不同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思政元素和学生的专业有机融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則,遵循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设计生动活泼的学习任务。比如:在College Life(大学生活)这个单元的教学讨论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谈及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时,所给学生的思政元素是不一样的(医学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医学专业的学生融合的是蓝丁格尔—白求恩—李时珍—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白衣天使—医德,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融合的是巴黎歌剧院—故宫—鲁班—港珠澳大桥—大国重器—中国基建。所以,虽然学生所用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教材是一样的,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
  3.教学内容要精心挑选,教学过程要精心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的挑选需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国家层面),服务于地方特色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不能为思政而思政。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形式不能太生硬,内容不能太刻板,过程不能太随意。教师在课前要有课程的精心设计,授课过程中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即兴发挥。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语言教学与思想政治深度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1.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政元素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新世界交互英语》读写译增补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内容,该教材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着力培养学生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在翻译、写作、口语活动中融入文化对比的元素,启迪学生对本土文化进行思考,培养其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比如:第一单元“Let’s Face It”,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人的面部特征,脸型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入手,启发学生对古老中国相术的探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与人相处,沟通交流的原则、技巧和智慧。通过翻译“人如其名”,“闻名不如见面”等谚语来探究中国文字下的历史传承、文化内涵、道德理念等。教学素材贴近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讨论的性积极,思政元素选择广泛,思政切入点多,思政效果好。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设计
  把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成为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文秋芳教授的“产出导向法”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比如:在Why We Learn English?这个话题讨论的设计中,教师可以先给出Music(音乐)——Language of  Emotion(情感的语言),Mathematics(数学)——Language of Science(理科的语言),结束导入部分。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来讨论English(英语)——Language of ?引导学生得出Communication(交流沟通),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交流沟通的目的、作用、功能等,先得出个人层面(好的工作,好的机遇,好的生活,更宽广的视野,更广泛的朋友圈,更好的职业发展等),最后引导学生讨论得出Problem-Solving(解决问题)后融入思政元素,全球变暖—粮食危机—全球大流行的传染病—贸易摩擦—文化、宗教、信仰冲突—军事冲突等需要全球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必然会在全球事务的管理中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展现自己的大国担当。所以,人類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中国梦”,为了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实现而学习英语是时代的驱动,而不是老师和家长的推动,更不是学生为了考试而不得不学的被动!从个人层面和国家层面完成对“我们为什么学习英语”这个问题的讨论,同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思政。   3.注重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课程思政
  当前,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更多地融入中国元素,在贴近时事的同时,更注重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听力,作文,翻译)和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新闻类听力,采访报道的写作,口语考试)。考试注重学生在分析身边日常社会热点现象时所展現的正能量,责任感和担当。教师在收集整理这些社会热点问题时要注意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正确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比如:创建绿色的校园这个作文题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具体的环保思考到校园师生之间和谐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到创建绿色和谐的社会(思政点:儒家思想—黄老学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讨论星巴克咖啡时,引导学生讨论它的原图标(没有长发)—到中国后添加了长头发—艺术和色情—对比中华文化中的女性形象—老干妈图标—文化背后的历史传承和理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星巴克咖啡这个品牌,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四、结束语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于无声处润物育人,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推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Z].2017.
  [3]安秀梅.《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研究[J].教育文化.2018(11)
  [4]胡洪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2019,7(01)
  [5]卢普庭.张礼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素材挖掘的实践研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为例[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03期
  [6]张拉洁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界,2019年第09期
  作者简介:彭新悦(1975—),男,重庆奉节人,攀枝花学院外语学院讲师,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英语语言文学
  本文是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项目编号:SCWYH18-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的发展,加速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也使语言的接触更加频繁,从而产生了语言之间的相互借用,即新词的产生。哈萨克语中也产生了很多新词,借词是增加新词的一种途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语言学研究中关于借词的研究和论著及文章都比较多,哈萨克语的借词的研究也是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本论文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母语人的基础及前人的研究经验,主要是从语言接触对语言的影响的角度来简要的阐述现代哈萨克语
期刊
摘 要:表演和播音主持属于两门不同的学科专业,两个专业在教学中却能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现阶段有很多大学开设播音主持专业,该专业在学习播音与主持艺术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会增加开设表演、形体、音乐、化妆等相关辅助课程,提高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主要论述表演和播音主持的关系、表演教学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优势、怎样将表演的课程教学合理的融入到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  关键词:表演;播音主持;教学;综
期刊
摘 要:身份认同问题和心理焦虑是现代人对于渴望得到社会认同的普遍性诉求。人的认同一旦发生危机,则不仅意味着 “人的自我感”和 “内在深度感”的危机,也意味着“人与他者的关系以及在人与他者的关系中形成的意义观、价值观和地位观”的危机。小说中以詹姆斯一家为代表的跨种族婚姻家庭看似华裔成功的典范,实则承受了巨大的社会和种族压力。出于“卑贱”心理,詹姆斯排斥其自我主体中的一部分,自我否认、自我贬抑,强烈的
期刊
摘 要: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思政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两者关系密切,可以说,前者是时代赋予后者的课题要求。本文旨在于探讨理念信念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而阐明后者于前者的培养作用,仅供同行交流探讨之用。  关键词:理想信念;思政教育;大学生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
期刊
摘 要:在全人教育理念下,高职英语教材不仅要成为教师传授知识的工具,更要承载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健全人格和陶冶情操的功能。面对目前高职英语教材的特点和局限性,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全人教育;高职英语教材;改革  1.引言  全人教育理念倡导英语教学过程既要实现学生在英语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发展,也要实现在人文、道德、思维、潜能等各方面的发展。这一理念对英语教学目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引发了对英语教
期刊
摘 要:探讨并研究体检护理中常见问题与纠纷的应对处理措施。方法:选择由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3月期间体检者300 例研究对象,分析体检护理中常见问题与纠纷,以此制定相应的处理对策。再抽取2020年4月-6月体检者300例,分析护理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护理投诉率、突发事件发生率、护理问题发生率均低于管理前,差异显著(P0.05),可对比。  1.2方法  管理前实施常规体检护理,根据规
期刊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媒体进行体育教学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体育教学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也称线上教学。本文根据网络教学的基本特点,以及网络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特点和优势,针对体育课程的特点,将网络引入到体育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今后更好地利用线上教学资源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网络教学;体育教学;改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
期刊
摘 要:作为社会发展的人才基地,高校不仅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同时也要对学生的强身健体进行更多关注。在德育、体育、智育、美育等方面全面提升的同时,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特别是新时期下的休闲体育教学模式,更是要从本质上进行深度分析与研讨,走出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体育教学之路。下面就来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休闲体育教学模式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影响展开分析,希望本文的发表能够为广大同行业从业者带来一定帮助。
期刊
摘 要:自从中国加入WTO之后,英语以及其他小语种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学习法语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法语教学也纷纷走进了各大高校的语言教育专业学科。然而,因为很多学校开设法语教学的时间较短,起步较晚,法语专业高级法语课程教学也存在很多问题,研究怎样提高法语专业高级法语课程教学的质量跟效率,有助于各大院校培养出优秀的、专业的法语人才,为我国的外贸事业跟外交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法语专业;教学模式
期刊
摘 要:“千歌一曲,古今一调”的“洮岷花儿”是流行于西北地区的古老原生态民歌里的类型之一,灵活押韵、易于上口的“洮岷花儿”深受地方民俗和方言的影响,具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它除了具有一定的历史色彩之外还具有浓厚的悲情色彩,本文主要分析的是“洮岷花儿”的悲情色彩,主要从“洮岷花儿”的文化背景方面着手,选取几首具有说明性的“花儿”来论述本文的观点,以期能更加深入的了解“洮岷花儿”。  关键词:洮岷花儿;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