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滴滴涕们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刚刚全面禁用滴滴涕、氯丹等四种农药,但要真正驯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更为艰巨的挑战仍然在前
  
  《财经》记者 张瑞丹
  
  滴滴涕(DDT),一种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杀虫剂,从5月17日起退出“历史舞台”。与其同命运的,还有氯丹、灭蚁灵和六氯苯等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5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5·17杀虫剂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淘汰”宣传活动中,环境保护部(下称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宣布,以上几种曾在中国广泛使用的有机化学品,从即日起全面停止生产、流通、使用和进出口。
  
  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这一禁令的生效时间,已经推迟五年。不过,这仍然是重要的一步,意味着中国对经济利益和环保责任,已经开始了新的权衡。
  
  从传奇到“魔鬼”
  
  早在1874年,人类就人工合成了滴滴涕。但直到1939年,这种化合物所具有的杀虫效果才被发现。由于滴滴涕可以有效杀死蚊子和跳蚤,依赖这两种昆虫传播的疟疾和伤寒发病率大大降低。
  
  之后,滴滴涕又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杀虫剂,甚至被用于运载火箭燃料的添加剂。但到了1962年,传奇走到了终点: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在其《寂静的春天》一书中,直指滴滴涕等杀虫剂的滥用,不仅直接危害了人体健康,同时也威胁到鸟类等野生动物的生存。
  
  这本书掀开了现代环保运动的帷幕,同时也给滴滴涕这样的有机化学品第一次敲响了警钟。
  
  同样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另外一种名为“多氯联苯”(PCBs)的有机化学品,也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PCBs油曾广泛应用于变压器、液压油以及油墨、涂料等。但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PCBs被无意混入食用米糠油后,导致大量当地居民和禽类产生中毒、病变等症状。
  
  之后,有机化学品的安全性,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质疑。研究发现,除了滴滴涕和多氯联苯,还有一些其他有机化学品也身份可疑。比如主要用来杀灭白蚁的灭蚁灵,就可能对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产生干扰作用,并出现致癌、致畸等现象。
  
  与其他污染物不同,这些化学物质进入自然界后,很难降解。据《财经》记者了解,不少此类物质的半衰期(就是分解掉一半所用的时间)长达数十年,这就使得其可以沿着生物链一步一步浓缩,并可能通过空气、水和物种迁徙在全球蔓延。
  
  以PCBs为例,经过食物链逐级放大之后,生物体内的浓度甚至可以达到最初的2500万倍。甚至在没有人类大规模工业活动的北极地区,人们也找到了高浓度的滴滴涕。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滴滴涕们的“名单”不断加长,科学界对其危害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人们意识到,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对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采取行动。
  
  1998年,为应对这一事态而进行的政府间谈判开始启动。经过五轮、长达三年的谈判,2001年5月22日,旨在对有毒化学品采取优先控制行动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下称《公约》),在瑞典获得通过。《公约》要求缔约国制订具体的国家实施方案,并通过必要的法律、行政和技术措施,削减、控制和淘汰POPs。
  
  首批“上榜”的POPs共有12种,其中,滴滴涕、六氯苯、氯丹、灭蚊灵、毒杀芬、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七氯为有机氯杀虫剂(农药),多氯联苯为工业化学品,而二恶英和呋喃则是工业生产过程或燃烧产生的副产品。
  
  警钟为谁而鸣
  
  环保部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办公室副处长鲁成钢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1998年,中国政府就参与了政府间委员会的谈判。2004年,中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该《公约》。
  
  在中国,除了艾氏剂、狄氏剂和异狄氏剂三种杀虫剂POPs或未达工业生产规模,或仅处于研制生产阶段,没有工业化生产;其他七种POPs都曾因成本低廉、效果明显被大量生产使用。
  
  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大规模生产滴滴涕。到2004年,累计产量超过了46万吨,高峰时年产量就逾2万吨。虽然从1992年中国已禁止滴滴涕农药的使用,但到了2004年,由于生产三氯杀螨醇、船舶油漆以及控制蚊虫等病媒的需求,年产量仍然接近4000吨。
  
  正是由于POPs的使用极其广泛,一时难以禁绝,中国也为滴滴涕、氯丹、灭蚁灵和六氯苯申请了为期五年的特别豁免期,即把禁止期限延长到2009年5月。
  
  2005年,中国正式成立了由前国家环保总局牵头、共有14个部门参与的履约协调小组,开始编制《中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下称《国家实施计划》)。2007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国家实施计划》。
  
  鲁成钢告诉《财经》记者,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履约工作主要集中在完善国家履约协调机制、推动法规和标准工作,持续开展清单调查与更新和分行业、分区域、分阶段的逐步淘汰,同时控制POPs的使用。
  
  例如,环保部已完成《关于开展二恶英减排和控制的指导意见》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防治与监督管理地方实施计划编制指南》等编制工作。而将六氯苯、二恶英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纳入《危险化学品名录》的修订工作,由国家安监总局牵头组织,也基本就绪,即将接受审查。
  
  此外,为期三年的全国POPs调查工作目前已经完成。环保部除了掌握了全国17类二恶英排放源、共1.5万家企业的基本信息和分布点位,还了解了其中14类二恶英排放源的实际排放特点和水平,并初步摸清了重庆、吉林、江苏、广东4个试点地区流通领域杀虫剂废弃物和库存的分布特点,以及44家生产企业POPs废弃物和污染场地现状。
  
  除了杀虫剂类POPs,作为工业生产无意产物(或者说伴生产物)的二恶英,近年来也引起人们广泛关注。1999年发生在比利时的肉鸡饲料被二恶英污染事件,不仅令该国内阁倒台,更成为一个全球性事件。
  
  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废物处理、有色金属、钢铁、造纸和化工等是中国需重点减排的行业。此前公布的《国家实施计划》也显示,在2004年,中国有超过45%的二恶英是钢铁和其他金属加工行业排放的,位列其后的是发电和供热(18.5%)和废弃物焚烧(17.2%)。
  
  弃旧与维新之难
  
  在5月17日禁令生效之后,除了应对疟疾这样的公共健康危机,滴滴涕将全面被禁。惟一的例外,是中国允许企业在封闭现场内(即在一个企业内部),使用滴滴涕作为中间体来生产三氯杀螨醇,直至2014年5月17日。
  
  中国曾经从事过杀虫剂POPs生产的企业,一度遍及18个省市,总数达58家之多。到2004年,这个数目已经减少到十家。其中九家都分布在江苏和上海地区,另一家为天津化工厂。
  
  由于在五年的豁免期中,这些企业都已逐步降低了相应的产品产量,并开始使用替代品,此次禁令对它们的经济冲击并不大。
  
  然而,那些潜在的危险,并不会因为一纸禁令自然地随风而逝。在中国不少地区,无论是土壤中还是农作物中的滴滴涕残留,仍然偏高;要等待其自然降解,可能还要很漫长的时间。
  
  一些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禁止部分POPs化学品的生产;之后,许多生产企业并没有进行生产设备和场地的清理,有的甚至只是将清理出来的有毒废弃物简单地堆放在厂区内外,或随意加以填埋暂存处理。
  
  随着时间流逝,部分放置POPs废弃物的容器由于年久失修或生锈破损,已出现泄漏现象,成为巨大的环境隐患。
  
  此次随着禁令生效,相应的生产线也将逐步被关停、转产或搬迁;如何在这一过程中避免出现新的“隐形炸弹”,是个巨大的问号。
  
  鲁成钢承认,虽然通过三年的POPs调查工作,环保部门已经初步掌握了大概情况,但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众多,全国依然存在大量尚未掌握情况的“盲区”。很多行业、企业为了避免发生事故后承担赔偿责任,宁愿选择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谁污染,谁治理”的责任也就难以落实。
  
  要遏制二恶英这样的污染物的继续增长,任务也十分艰巨。
  
  按照《国家实施计划》,中国希望在2015年,实现重点行业二恶英的排放量停止增长。但二恶英的排放大户,比如钢铁、有色金属和发电、垃圾焚烧等,自2004年以来都增长迅速;鉴于排放源过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郑明辉也对《财经》记者表示,要想完全解决,“比较有难度”。
  
  《财经》记者曾致电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及多家钢铁企业,均表示正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但拒绝提供更多的细节,以及给出更具体的削减二恶英排放时间表。
  
  绿色和平(中国)媒体主任王亚敏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也呼吁,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制定最具危害性化学物的优先名单,并给出逐步淘汰有毒化学物的时间表,以便在消除有毒化学物的进一步行动中走在各国的前列。
  
  但鉴于目前仍缺乏足够的数据,对于中国POPs已经造成的污染进行全面的评估。再加上缺乏良好的制度设计和资源投入,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治理和控制,远远未能如二氧化硫和COD(化学需氧量)等常规污染物一样得到足够的重视。
  
  完成2015年的目标和任务,需投入约340亿元。目前中国主要通过国外项目投资等方式来获得资金,但也仅仅是杯水车薪,远远难以支撑庞大的POPs削减控制计划。
  
  此外,郑明辉也对《财经》记者指出,目前中国在POPs控制和削减领域的管理工作才刚起步。虽然已有一些涉及POPs的管理制度陆续出台,但中国POPs的管理体系与履约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包括管理对象中很少涉及对环境质量有重要影响的POPs,一些管理规定也没有得到有效地执行。
  
  今年5月9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公约》缔约方第四次大会上,又有林丹、六溴联苯等九种有毒化学物质,被添加到“黑名单”中。显然,对中国而言,这将是一场远未看到尽头的漫长“战争”。■
  
  
其他文献
6月24日,在公安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介绍,最近中国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重大恐怖组织案件,抓获以阿不都热西提·阿不来提(男,新疆莎车县人,42岁)、依明&#1
落后产能将遭淘汰,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这样一个“清洗”的过程    “廉价的‘中国制造’时代是否就要结束?”一位海外投行经济学家最近提出如此命题。  留意身边的变化,这样的假设可能确有几分真实: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出口退税及加工贸易政策大规模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价格抬高、环保要求及民众意识提高。珠三角所面临的“内忧外患”便是典型例证。   上海美国商会和博思艾伦咨询公司(Booz All
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如果政府增加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会把劳动、资本和原材料从其他经济活动中转移出来,对私人支出产生“挤出效应”。若果真如此,GDP指标不会受到多大影响
介绍了某深海FPSO项目火炬放空气的回收再利用技术,通过液环式压缩机回收并压缩火炬回收气,结合回收系统自动控制、火炬总管压力控制、高空自动点火方式联合实现火炬气回收再
短短四个月时间,油价从每桶32美元的低位一路上涨至每桶66美元。不仅原油在上涨,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几乎都出现连续上涨。这一现象表明,从供求关系去解释油价上涨,是不太可靠的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认为,虽然美国次贷危机深化以及国内雨雪冰冻灾害令国内外情况有所变化.通货膨胀仍然是今年中国经济面临的首要风险,应全力以赴防止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