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政党外交

来源 :阿拉伯世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a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依靠政府外交、政党外交、公共外交与民间外交等形式开展全方位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网.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政党外交以机制统筹为理念,以中联部为实施主体,以阿拉伯国家政党、政治组织、政治领导人、媒体和智库为合作对象,通过召开中阿政党对话会、签订政党合作备忘录、举办政党研修班、促进政党领导人与青年交流等方式,积极配合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的整体交流.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政党外交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了中阿加强政治互信、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共建“一带一路”和实现民心相通,维护了中国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推动了阿拉伯国家和平与发展事业,丰富了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内涵.
其他文献
黑格尔的宗教哲学在其思辨哲学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黑格尔对道成肉身之思辨同一性的理解又为其克服实体与主体、无限与有限的抽象对立并重建“思辨的同一哲学”打下了基础.对黑格尔道成肉身观念的解读主要集中在这一问题上:它究竟是普遍、多元还是独一?自施特劳斯率先提出后,该问题就一直争论不休.对此争论进行反思,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黑格尔思辨的同一性概念和精神的主体性原则,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黑格尔宗教哲学的“万有在神论”性质.本文试图在反思这一争论的基础上,指出黑格尔的道成肉身观念既非普遍论,也非多元论
随着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在建设工程领域,工伤保险与意外伤害保险在赔偿责任承担上的冲突日益明显,二者的竞合问题也应运而生.在二者竞合问题的处理上,由于涉及商法与保险法两个不同的领域,立法层面难以兼顾,学界看法不一.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梳理并分析相关理论学说和裁判文书,结合建筑领域的特殊性,呼吁相关机构明确其纠纷解决路径,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以限制法官自由裁量的空间,实现“同案同判”.
意识是当前哲学和科学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何为意识,这成为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中的核心问题,也构成了各种心身问题说明的基本问题.布洛克将意识分为现象意识(P-意识)和存取意识(A-意识),并通过盲视例子详细说明了为什么意识不是一个单一概念,P-意识和A-意识为什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意识.这种对意识的多重划分是否合理,遭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不过,多重意识理论是有其合理性的,至少可将我们从有意识一无意识的二元划分中解脱出来,但其依旧存在不足,还需借助认知神经科学来完善.语境同一论可提供意识的一种合理解释,即谈论意识
印度哲学家们对“我”(ātman)存在与否这一问题有两千多年的争论,相关观点和论证思路可为当下哲学中自我议题的开展提供思想资源.婆罗门教哲学家持“有我说”,并提出“诸行所依说”、“主体统合说”、“自知证明说”等来论证“我”的存在.其中,“诸行所依说”主张欲望、记忆等精神现象是“我”存在的表相,因为它们跨时间而发生,要求有一个在时间中持续存在的“我”作为所依;“主体统合说”则认为人的不同感官认识之所以能够被统摄为一体,在于作为主体的“我”执行了统合作用;“自知证明说”将人类的自我意识、自知现象解读为对“我”
2020年11月30日晚,复旦大学王金林教授邀请著名左翼理论家哈特线上对话,就“帝国”系列著作中有关福柯与马克思的思想关联、生命政治生产的主导性、诸众斗争的多样性等主题展开讨论.对话者还有汪行福教授、张寅副教授、关山彤博士生等.哈特强调,把生命政治生产指认为主导性生产形式,并把诸众指认为生产主体,不仅可以发展政治经济学批判,而且可以开辟现实斗争的新可能性.诸众当下的斗争既是反资本主义斗争,也是女性主义斗争和反种族主义斗争,其解放的关键在于如何展开政治行动而不被统一.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到“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城市居民活动的潜在动力更在于文化的多样性.本文阐述了城市文化内涵,并探讨了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文化的影响.最后讨论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引导方法.
胡塞尔如何在先验现象学框架下解决身心问题,在学界中引起了一定争议.兰福赫蒂尼批评胡塞尔的意识一元论缺乏一个综合的身体概念,因而无法解决身心关系问题.达西图尔认为,虽然胡塞尔提出双重构成概念,但仍然是一种二元论.斯密斯把胡塞尔的身心关系理论理解为一种一体两面论.但纳贝尔豪斯却认为,斯密斯所主张的观点并不是胡塞尔的观点,并且他没有提供任何文本支持.学者们之间的争议表明,胡塞尔在身心关系问题上的观点仍需被进一步探讨.结合胡塞尔的相关文献,可以辩护的是,胡塞尔的意识一元论及其身体的双重构成理论把身心关系问题转化为
摘要:家长教育指对家长实施的有关家庭生活和教育孩子及提高自身修养与有效技能的教育。从个性化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国家政策要求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初中个性化家长教育有效实施路径和方法的三点思考,即学校设专门的家庭教育咨询室、条件允许的学校设副班主任、利用专业指导机构进行指导。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校合作;家长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
康德原本是否有一个“纯粹实践理性批判”的写作计划?后世学者对此颇有争议.基于康德与同时代朋友之间的通信可以发现,对此问题他的认知并非一成不变,毋宁说始终处在变化之中.就康德思想和写作的转变而言,1785-1787年这一段时间至关重要.在此期间,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与《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对“自由”等关键概念不一致的处理所引发的外在争议,以及自由与道德法则之循环论证而陷入的内在困境,促使他不断调整自1783年以来“纯粹实践理性批判”的写作规划.1787年,随着康德对作为“理性的事实”之道德法则的合理“阐明”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方面转型加速,对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也带来巨大的挑战,对专业心理教师的需求量巨大,对心理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巨大的需求和尚待完善的选聘机制之间的冲突,导致心理教师入职人员复杂,无论理论基础还是实践能力依然有所欠缺。本文在总结了上海现有大中小学心理教师入职培训的做法和经验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大中小学心理教师入职培训存在的普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