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可变延迟器的双折射色散研究

来源 :中国激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oe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液晶可变延迟器(LCVR)对不同波长入射光相位延迟的精确控制,发挥其在光信息和光学测量领域的应用优势,对其双折射色散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根据折射率椭球理论分析了LCVR 对入射光的双折射色散满足柯西色散关系;分别测量了LCVR 对532、635、670 nm 激光在不同驱动电压值下的延迟量;讨论和分析上述测量结果,求解出LCVR 满足的柯西色散经验公式的系数,利用归一化的方式确立了色散定标方法,并用650 nm 激光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LCVR 对不同波长的入射光存在双折射色散;650 nm 激光延迟量的实测值与双折射色散定标值偏差不大于0.007λ ,定标方法准确可行。
其他文献
A novel lens system with correction of secondary spectrum without using anomalous glasses is presented. The lens system comprises four separated lens components, with three of them being subapertures. Two examples of apochromatic telescope are presented,
国防部管理高能激光和其它长期技术项目的国防远景研究计划局局长库珀(B. Cooper)说:“研制激光武器很有可能得到报偿——这是五角大楼高级官员的集体判断。”他是在十月份于波士顿召开的电-光会议上讲这番话的,该会由美国航空和航天协会发起。库珀概述了该局目前在展望激光武器时的想法,他断定:“我们很可能会把激光武器系统放到战场上。”
期刊
本文报道了以1.06μm调QNd:YAG激光脉冲,采用简并四波混频的方法,在未掺杂的GaAs单晶中产生红外位相共轭短脉冲。研究了该光脉冲的主要特性。用实验的方法探讨了影响共轭光强弱的主要因素。
利用涡旋光束与锥透镜透射率函数设计相位掩模板,采用平面光照射写入相位掩模板的空间光调制器(SLM),则在SLM的傅里叶平面上产生了完美涡旋光束,解决了傅里叶平面0级和±1级光谱重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完美涡旋光束的空间自由调控技术,通过实验分析,明确了空间调控位移与调控因子间的函数关系,调控精度达到了2.25 μm。通过在线调节锥透镜的锥角参数,实现了完美涡旋光束中心亮环半径的自由调控,并得到光束中心亮环半径与锥角的二次函数关系。将波长为532 nm和632.8 nm入射光产生的完美涡旋光束作对比,结果表明
A lamp pumped CW Nd:YAG laser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or the requirement of industrial application. The main factors, which affect output power and beam quality of high power solid-state laser module, a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otal electro-optics e
将于1966年4月12~14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举行的第四次国际量子电子学会议将简略评述激光研究与应用槪况。大会将分为25个延续三小时的小会,共宣读技术报吿二百余篇。
期刊
基于InGaSb/AlGaAsSb材料体系, 制备出了一款高性能的镀膜激光器。为了性能对比, 同时制备了未镀膜激光器。未镀膜的器件在注入电流为3.0 A时, 室温连续模式下的输出功率达到300 mW, 最大插头效率为 8.3%。镀膜器件在注入电流为2.6 A时, 室温连续模式下的输出功率达到380 mW, 最大插头效率为15.6%; 另外, 在0.3~2.4 A的注入电流范围内, 镀膜器件的插头效率均大于10.0%, 激射波长均在2.0 μm附近。
研究了参数可变情况下的新型Wiggler自由电子激光器的增益线型,在小信号条件下给出了增益的解析表达式,从而得到了不同参数条件增益曲线的变化情况,指出了影响增益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超软赝势方法的DMol3软件,对ZnO纳米线表面在非H钝化和H钝化两种情况,及N原子掺入位置不同的情况进行了理论计算,并系统地分析了其结构参数、掺杂形成能及电子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表面的情况下,ZnO纳米线在生长方向[ 0 0 0 1 ]面的晶格参数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H的钝化使Zn-O键键长增加,并导致掺杂时N原子更加容易在表面富集。此外,在这两种表面的情况下,掺杂的N原子越靠近表面,其固溶度越高,导电性越强,越容易形成良好的p型ZnO纳米线。
针对主流式非分散红外(NDIR)呼吸CO2监测系统灵敏度及信噪比低下的问题,提出利用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提升监测系统性能的方法。利用ZEMAX模拟光室并优化CPC和常用的圆管聚光器以及锥形聚光器,采用单光源双光路的主流式一体化方法进行监测系统的气室设计,以STM32F100为主控芯片实现硬件系统控制,对具有不同光室结构的监测系统进行CO2浓度标定和实时人体呼吸检测实验,获取其CO2浓度与系统输出信号的对应关系和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