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il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如果同时使用这两种传递知识的通道,就能接受65%知识。在传统的电教媒体中,幻灯投影有像无声,录音机有声无像,录像、电视虽然声像组合,但制作需要专门的设备。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发挥这三机一幕的优势,做到图文并茂,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即时有效的反馈,给数学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向往,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快乐和享受,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追求的目标。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学生的探究心理的需要而引起的。在课堂教学中,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5的认识”时,教师就可应用多媒体先呈现4只小鸭在小河游泳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看到( )只小鸭在干什么?(4只小鸭在河里游泳)接着河岸上的一只小鸭跳入河里(闪烁数秒后),再让学生说出这一过程,并提出问题:现在一共有几只鸭?从而使学生对4+1=5这一等式有一个直观、形象、动态的认识,然后出现河里一只小鸭在游泳,接着从岸上跑下4只小鸭(闪烁数秒)……在这样一系列的情境教学活动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萌发了积极参与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对1+4=5、2+3=5、4+1=5、5-2=3、3+2=5等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从而对5的认识印象非常深刻。
  二、 呈现过程,降低难度
  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这就为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教师单纯用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向学生阐述清楚,采用多媒体动态图像演示,利用其丰富的媒体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而且其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学生知识建构。
  如采用多媒体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教师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直线和线段,然后将线段向右边像光线一样地匀速延伸,形成射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样形成的。然后,再进行如下教学:(1)分别闪烁直线上线段两点间的部分、两个端点。启发学生说出: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2)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它没有端点。
  三、 动静结合,激活思维
  动像和静像的有机结合,也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它可以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定格、慢放、加速、重复等处理,还能迅速实现增、删、变、调的需要,以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如行程问题中的“相向而行”,可以通过一分钟一分钟,或“一小时一小时”行程的显示,让学生理解两车同时相向而行。当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后,再让学生观察画面的显示,不能理解的学生可以通过几次重复,在难点处进行定格,找出解题思路。 动像和静像还要根据学生年龄大小作相应的调整。低年级的学生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占优势,以动像为主。高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和有意记忆的能力有所增强,不再满足于仅提供形象直观的动态材料,要增强有启发诱导作用的图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四、 即时反馈,体现广度
   “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输出信息的结果“返回传入”以影响信息再输出所起的调节控制作用。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通过反馈信息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使矛盾突出,有利于学习难点的解决,反馈越及时越有利于学习。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随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学生。像填空、判断、选择题型,学生回答正确,多媒体可以马上亮出正确答案,并会表扬学生,来一声:“棒极了!”或是:“真聪明!”学生听了自然很高兴,兴趣盎然;如果学生回答错了,多媒体会提醒他“再想想”并配以音乐,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促使学生自我激励,以不断获得“独立发现的愉快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教学,用生动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效果,能把学生带进一个五彩的世界,制造出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实践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点燃起了学生学习的心智火花,提高了数学教学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黎川县日峰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朱熹讲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这三到中的“心到”是最难控制的,没有“意会”焉能“言传”?语文是读出来的,没有读就品不出其内涵,也揣摩不了情味,产生不出语感,更达不到情感共鸣。“读”自然需要一定的技术,但这些技术不光是人们常说的“轻、重、缓、慢”,它是“神”与“情”的结合。叶圣陶谓之“美读”。张志公谓之“涵泳体味”。朱自清谓之“诵读”。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语文是机械、单调、枯燥的语言文
教学目的:学习诗句,激发联想和想象能力,对中国古代诗歌中“月”的意象有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运用吟诵、联想和想象走进诗歌,体会意境,培养审美创造力,体会诗中画意、诗情、哲理交融相汇的意蕴。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诗题,初悟月意  1.背诵。你们的脑子里一定装了不少的古诗,能给大家背一背吗?2.导入。有同学背了描写月亮的古诗,诗人望着天上那轮皎洁的月亮,不由得把满腹的情思写进诗词歌赋里。今天我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起两个定位给药制剂的制备工艺技术平台,一个是胃内漂浮滞留制剂新制备工艺技术平台,另一个是膀胱内粘附定位微球制备技术.希望通过靶位定向给药,来提高
本研究以中国仓鼠肺细胞为靶细胞,用MTT法观察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细胞毒性;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研究其对DNA的断裂损伤作用,并利用吸收光谱移动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TDI与DNA
在一次新教师座谈会上,一位老师谈到学生背书情况令人担忧,课标明确要求学生“能背诵指定的课文”,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背诵课文、轻松地背诵课文呢?  一、树立榜样,引发兴趣  部分学生背不出课文是因为没兴趣造成的。歌德讲过这么一句话:“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郭沫若也说过:“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得人们能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对于这部分学生,我尝试过“树立榜样”的做法,以此引发
摘要:学生口语交际对象和内容有着相对的确定性,和校本息息相关。校本视角下的口语交际教学,要求整合学校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坚持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人本观念,在校本理念的烛照之下,拓展和深化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充分发掘校本资源,衍生“演讲教育”,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校本视角 口语交际    校本化的核心内容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在学校中”。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所研究的
一、 设计思路  《合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内容。本单元以“合作”为主题,精选课文,让学生懂得怎样与朋友合作,进而培养合作意识。本次口语交际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发挥教材整合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依据《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动手,把美术课上得更精彩,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愉快学习,让他们在动手活动中不断吸取知识、掌握技能、陶冶情操、愉悦身心。  在教学中,要注意建立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中去学习新知识。例如:在美术课《会飞的娃娃》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观察、触摸、对比中了解眉、眼、鼻、嘴、耳及脸形
“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而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校将一年级列为有效教学试点年级,在一学期的试点调研中,笔者认为,把握以下三个方面,是构建智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 情境化的兴趣激发,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必须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
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可通过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互动策略、价格策略以及人才培养策略来营销其服务和资源,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正面形象并维护图书馆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