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错误”也精彩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huaS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听一位青年教师讲课,她在鼓励学生发言时说了句话“大胆发言,不要怕,课堂就是纠错的地方”,很有感触。是啊,学生学习活动本身就是试误的过程。针对不同的错误,采取不同的纠错策略,合理的选择纠错策略,能使学生在自省自勉中完善自我,让学生有效克服心理障碍,又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老师的问题回答错了是很常见的。但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应如何处理,可以充分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机智。学生出了错误,除了耐心讲解,反复强调之外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在此,与大家探讨一下如何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错误:
  尝试错误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足为怪的,面对这些错误绝不可能避而弃之。但一贯的反复强调,往往不能达到防止错误的目的。相反,如果采取将错误呈现,让学生通过“尝试错误”的活动引导他们比较、思维的话,不仅能让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也可以帮助学生从对错误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对错误的判别能力,尽可能做到少错、甚至不错。又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开始出示长方形框架,复习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后,将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 ,学生就异口同声地回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邻边相乘。面对学生的回答 ,我没有说话,我只是把框架在拉扁,让学生认真思考,比较,看看面积变化了没有?这时学生发现刚才的回答是错误的 ,面积变小了。面积不是邻边相乘,那到底该怎样计算呢?学生顿生疑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错误
  教师在课堂上无论如何小心,学生在作业或测试时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对于这样的“生成性”错误,我们该如何处理?发下去自己订正?订正的独立性得不到保证;集体讲解?针对性不强。我认为:教师可以采取生成性列错的方法来“亡羊补牢”。由于错误来源于学生,他们的兴趣会更浓,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可以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集中具有普遍现象的错误,将这几种错误列出来,编成判断改错题,作为下一课的复习内容,有效提高复习环节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善待错误
  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错误是学习过程中正常而普遍的现象,而对错误我们应对学生说“出错很正常”“出错是好事”“错误是老师”,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定位,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在“吃一堑,长一智”中增长才干和智慧。
  激活智慧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教师认真分析,就不难看出其错误中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独特的思维,反射出智慧的光芒。教师若能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显露错误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欣赏,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让智慧喷薄而出,那么,“错误”就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比如: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学生口算15—8=13.教学不应全盘否定,而应让学生充分表达思维过程:8-5=3,3 10=13.其中“倒着减”富有创意,教师通过直观演示加以引导,让学生主动调整计算策略,形成“8-5=3,10-3=7”正确的“倒着减”计算方法,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
  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正因为有了“错误”才变得更加精彩。教师要将学生的错误纳入教学视野,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抓住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让学生从错误中获得更多更美的知识,让错误变得美丽起来。数学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作者单位:濉溪县城关中心小学 安徽】
其他文献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深化我市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是小学科学课程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保证。虽然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已经在一些院校开设出来,但是小学科学教师的课程设计方案还在探索之中。  2.加强我市小学科学学科整体建设的需要  我市自新课改以来,小学科学学科队伍建设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与重视,改变了原来专职教师队伍以“老、弱、
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数据则是记录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对多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才能理解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相互之间的规律,透过现象探究本质。但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数据”,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是置之不理还是一带而过?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处理不请自来、意想不到的实验数据,如何
组织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最基本的内容,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实现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准确把握组织教育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少先队组织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进一步满足少年儿童成长的需要,推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研究方法及思路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小学少先队组织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
有珍上人很会模仿猴子的动作,但有一个动作他动无法模仿那是什么动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016年6月4日,在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科学办公室,我有幸观看了由海南省文昌市蓬莱实验中心小学吴逢麟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运动与摩擦力》一课,本课所使用的教材是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五课时。  这是一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以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吴逢麟老师的智慧处理教学重难点、环环相扣的紧密联系本课的活动环节让我感触颇多。  一、游戏导入“筷子夹物品”,看似“充满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而又充满稚气的眼睛,需要我们做些什么?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在想,需要我们的爱与责任,我不禁发出感叹:给孩子们多一点爱吧,因为他们更需要我们去爱。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慈母般的爱奉献给我们的学生。我深深地懂得,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我永远也忘不了七年前的“教师节”那份珍
俗话说得好:一人之智,不如众人之愚;一目之察,不如众目之明。小组合作学习是融合自己和他人思维成果的有效方式,组内成员都能共享大家各自的资源和能力,所以每位成员的能力会在长时间的合作中得到提升。当组内成员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后,集体的积极性都会被调动起来,幼儿之间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互帮互助,互相合作。幼儿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团体合作精神得到培养。當然,合作是需要组内每一位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目标,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作为兴趣种类之一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倾向,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是笔者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教者演绎新角色,构建活泼灵动课堂  1
薛瑞萍老师的“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教学理念和儿童阅读课程化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背景下倡导儿童阅读的新选择。本文通过对薛瑞萍儿童阅读课程化的教学目标、具体实施途径以及教学评价进行初步探究,希望我们的小学教育中多些像薛瑞萍这样守望书香,打造书香班级,带领孩子们走进阅读的美妙世界。  薛瑞萍,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老师,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因爱读书而无限信仰阅读的力量,因爱学生而带领学生“大量
“以人为本”理念的教学管理是指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充分“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是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核心,更好地发挥出人的力量,对学生和教师的潜能进行开发与利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效提升教学管理工作。  一、运用“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教学管理的概述  “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在中外文化中都有所体现,无论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的人本主义,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