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影响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66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人为本”理念的教学管理是指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充分“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是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核心,更好地发挥出人的力量,对学生和教师的潜能进行开发与利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效提升教学管理工作。
  一、运用“以人为本”理念的小学教学管理的概述
  “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在中外文化中都有所体现,无论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是西方的人本主义,都有“以人为本”理念的萌芽。小学教学管理要运用“以人为本”理念,将“以人为本”理念渗透到学校的所有教学管理活动中。学校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追求管理的针对性和创新性,从而进行有效的小学教学管理工作。
  “以人文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以“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管理,作为管理的主体,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师潜能,能够实现教师的个人目标和学校的管理目标。学校以人为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教职工与学生,能够促进教职工和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让他们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下,发挥出自身潜能,达到个人理想与学校目标的统一。
  二、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意义
  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由于新课改的需要,从而引入“以人为本”理念,把学生与教师当作主体,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这对小学教育的变革是非常重要的。小学学校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把学生与教师的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导地位。
  对于教师,要对教师的教学环境、个人情感、心理因素等给予关心与帮助,这样,才能够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要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条件,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做到“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以学生与教师为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并提升教学的质量,才能够使小学教学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在小学管理教育中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让领导认识到在教学管理中引入“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性,从而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的发展规律使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做到以人为本,在做以人为本的计划时,要考虑教师、学生的诉求,让教师与学生具有民主权,从而增强教师的管理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顺利开展小学教学管理工作。
  三、小学教学中运用“以人为本”理念的影响
  (一)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改变小学教学管理思想
  小学教学管理思想对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有重大作用,所以,管理者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的思想,在进行小学管理工作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掌握以人为本管理知识,进而促进小学教学的管理工作。将“以人为本”理念在管理工作的实践中,需要管理者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核心价值的认可;管理者要经常向广大师生传播正确的学习思想和管理思想,实现所有人员的共同进步;管理者还要听取社会公众与家长的意见,对管理及时进行升级,不能使用老旧、简单的思想进行管理工作。管理者还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顺从学生的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老师的进步。
  (二)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建立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任何管理思想的实施,管理工作的落实,都要有一定的制度支持。对于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建设以人为本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实施的重点内容,可以起到对教师管理行为进行协调和约束的作用。管理制度有很多方面,例如,教师教案检查制度、教师听课制度,以及教师科研学习制度等。制度的建立,对教师管理积极性和教师的个人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比如,对于有杰出教育贡献的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可以提出更好的福利待遇和薪酬,使教师上岗具有竞争性。激励制度是管理制度的重要部分,各学校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实行教学管理方法制度的制定,将教师的福利待遇和薪酬与工作情况紧密结合。管理者可针对教师建立考评制度,使教师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多方面的综合性评价。教师是小学管理的重要对象,管理工作做到位,小学才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落实“以人为本”理念,创造良好小学教学管理氛围
  要做好小学教学管理工作,需要教育者的配合,管理者的智慧,(下转第128页)
  (上接第121页)同时,也需要良好的管理氛围进行烘托。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小学管理工作中,可以创造较好的校园环境。除了校园的外在环境,管理者要利用正确的文化活动建立良好的学风与校风,用软环境来推进学生的全民发展。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育者和学生的道德情操更容易被激发,使人文环境质量得以提升,学生能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浓厚的文化气息,对提升小学管理水平有巨大的影响。老师与学生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师生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多,能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与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小学教学中管理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能够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氛围。
  (四)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成立学生管理队伍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工作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的,所以,对学生进行以人为本的管理,能够促进小学教学管理顺利进行。对小学教学管理队伍进行建设,能够规范小学教学管理方法,还能够促进将以人为本理念落实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对管理者来说,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是对小学教学管理的基础。所以,要对管理人员加强培训,使学校在政治生活以及学习方面都有优秀的管理人员。对这些管理人员,要给予关心与帮助,对管理积极、优秀取得一定成绩的管理人员进行以资鼓励,从而促进管理人员之间的竞争,培养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能够让管理人员更有智慧,充实管理人员的头脑。合格的管理人员要具有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熟悉小学生的成长特点,有优良的思想品质。这样的小学教学管理队伍,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教学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是小学教育改革的前提要求,能够解决小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教学,需要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们的一同努力,关注“人”的诉求,从而更好地提升小学教学管理质量。
  【作者单位:石柱县渝中实验小学 重庆】
其他文献
一个班级里,总有一些学生显得“与众不同”,他们可能有着一些不好的习惯,也可能学习成绩始终不能及格,更有可能总是在校内外惹是生非,这样的学生,常常令老师既头疼又无奈,甚至有时会认为,这样的孩子是天生的,无法通过后天的努力去改变。但是,在教学中不能真的就对他们放任不管,所以,在承认其“与众不同”的基础上,老师还是要积极的帮助他们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和进步。要帮助他们,我认为要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纠正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深化我市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科学教师队伍建设,是小学科学课程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保证。虽然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已经在一些院校开设出来,但是小学科学教师的课程设计方案还在探索之中。  2.加强我市小学科学学科整体建设的需要  我市自新课改以来,小学科学学科队伍建设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与重视,改变了原来专职教师队伍以“老、弱、
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数据则是记录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的重要手段。我们在实验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对多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才能理解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掌握相互之间的规律,透过现象探究本质。但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数据”,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是置之不理还是一带而过?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处理不请自来、意想不到的实验数据,如何
组织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最基本的内容,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实现少先队员政治社会化,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准确把握组织教育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不断更新少先队组织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进一步满足少年儿童成长的需要,推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研究方法及思路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小学少先队组织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
有珍上人很会模仿猴子的动作,但有一个动作他动无法模仿那是什么动作?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016年6月4日,在泗阳经济开发区学校科学办公室,我有幸观看了由海南省文昌市蓬莱实验中心小学吴逢麟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运动与摩擦力》一课,本课所使用的教材是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五课时。  这是一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以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吴逢麟老师的智慧处理教学重难点、环环相扣的紧密联系本课的活动环节让我感触颇多。  一、游戏导入“筷子夹物品”,看似“充满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学生那一双双渴求知识而又充满稚气的眼睛,需要我们做些什么?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在想,需要我们的爱与责任,我不禁发出感叹:给孩子们多一点爱吧,因为他们更需要我们去爱。  首先,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慈母般的爱奉献给我们的学生。我深深地懂得,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我永远也忘不了七年前的“教师节”那份珍
俗话说得好:一人之智,不如众人之愚;一目之察,不如众目之明。小组合作学习是融合自己和他人思维成果的有效方式,组内成员都能共享大家各自的资源和能力,所以每位成员的能力会在长时间的合作中得到提升。当组内成员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后,集体的积极性都会被调动起来,幼儿之间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互帮互助,互相合作。幼儿在交流信息,分享成果时,团体合作精神得到培养。當然,合作是需要组内每一位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目标,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作为兴趣种类之一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倾向,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下面是笔者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教者演绎新角色,构建活泼灵动课堂  1
薛瑞萍老师的“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教学理念和儿童阅读课程化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背景下倡导儿童阅读的新选择。本文通过对薛瑞萍儿童阅读课程化的教学目标、具体实施途径以及教学评价进行初步探究,希望我们的小学教育中多些像薛瑞萍这样守望书香,打造书香班级,带领孩子们走进阅读的美妙世界。  薛瑞萍,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老师,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因爱读书而无限信仰阅读的力量,因爱学生而带领学生“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