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藏牧区的中小学教育是提高牧区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果中小学教学质量不高,将会给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加强西藏牧区的中小学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实际情况中,我国西藏牧区的中小学教育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为学生各学科的学习带来了一定便利,但是受人为因素及外部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如何更好解决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成为西藏牧区面临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西藏牧区;中小学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深入,西藏牧区的中小学教育也有了一定发展,教学设备也不断完善,较好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西藏牧区的基础教育事业较为薄弱,在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与一些腹心地区的教育情况相比还较为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将会影响中小学的教育质量。西藏牧区很多家长对中小学教育的认知度不足,让子女留在家做一些放牧工作;一些教师的职业素质不高,而且教学管理也存在较大缺陷,在这种情况下,难以确保中小学教育的效果。因此,有关部门须结合实际情况完善中小学教育体系,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加强监管,以更好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
一、西藏牧区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的职业素质不高
教师的职业素质与中小学教育质量有着紧密联系,如果教师的职业素质不高,必将影响教育效果。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西藏牧区的各教师的职业素质并不高。牧区学校的中青年教师大都被调往县城学校、教育局等处,或是去一些条件较为优越的地方任教,致使牧区学校的优秀教师极为缺乏。安多县完小的生活条件、教育条件都较为落后,每年都有一些教学骨干被调往其他学校,致使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安多县完小虽然引进了较多的年轻教师,但是受职称评聘比例规定的影响,很多年轻教师的晋升都存在较大问题,进而影响教师的待遇和积极性,导致教师队伍流失。基于牧区学校的特性,教师有着繁重的教育任务,学校各类业务活动、教研活动大都流于形式,致使教师的进修机会不多,难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学观念都较为落后,给中小学教育的顺利开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家长的重视度不足
安多县存处于相对偏远的地区,生存环境较为艰苦,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大都将子女留在家中做些放牧工作,分担一些家务。很多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度不足,认为留在家里还能增加劳动力,而去学校接受教育不一定能考上高中。有些家长虽然将子女送往学校,但并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若学生未考上高中,则依旧回家放牧。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教育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影响教育质量。
二、西藏牧区中小学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分析
(一)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度
学生顺利接受教育与家长的思维观念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如果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够重视,将难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度至关重要。学校可发放一些宣传资料、开展家长会、家访等方式让各家长能够了解《义务教育法》的各项内容,明确让子女接受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学校可向各家长介绍一些福利政策,消除家长的经济顾虑或是请一些成功人士讲述改变自身命运的故事,以更好提高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重视度。
(二)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是确保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教育水平的有效方式,所以加强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校须根据各教师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从多方面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及职业素质,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应用,加强县级培训和学校培训。学校需对各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合理应用,通过优秀教师来带动相应的培训工作,建立全方位的教师培训网络,以更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中小学教育的顺利进行准备条件。
(三)加强教育监管
对教育情况进行实时监管能够较好了解相应的教学现状,以更好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中小学教育的顺利开展。有关部门可以以县作为单位,完善中小学质量监测机制,落实相应的监测工作。教学质量的监测需注重适时适度,不可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负担。有关部门需注重结合日常监测以及集中监测,加强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检查,对学生接受教育的情况进行分析,召开相应的座谈会,以更好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中小学的教育影响着学生綜合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地区的文化发展,但是在目前西藏牧区的中小学教育中,依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所以做好西藏牧区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因此,面对中小学教育中的各种问题,有关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教育情况健全相应的中小学教育体系,鼓励一些留在家中的学生能够积极接受教育,促进学生及家长思想观念的转变,以更好确保中小学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列确.西藏农牧区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的建议[J].小作家选刊,2015(24):95.
[2]巴桑洛珠.关于农牧区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4):416-417.
关键词:西藏牧区;中小学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教育事业不断深入,西藏牧区的中小学教育也有了一定发展,教学设备也不断完善,较好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西藏牧区的基础教育事业较为薄弱,在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缺陷,与一些腹心地区的教育情况相比还较为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将会影响中小学的教育质量。西藏牧区很多家长对中小学教育的认知度不足,让子女留在家做一些放牧工作;一些教师的职业素质不高,而且教学管理也存在较大缺陷,在这种情况下,难以确保中小学教育的效果。因此,有关部门须结合实际情况完善中小学教育体系,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加强监管,以更好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
一、西藏牧区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的职业素质不高
教师的职业素质与中小学教育质量有着紧密联系,如果教师的职业素质不高,必将影响教育效果。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西藏牧区的各教师的职业素质并不高。牧区学校的中青年教师大都被调往县城学校、教育局等处,或是去一些条件较为优越的地方任教,致使牧区学校的优秀教师极为缺乏。安多县完小的生活条件、教育条件都较为落后,每年都有一些教学骨干被调往其他学校,致使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安多县完小虽然引进了较多的年轻教师,但是受职称评聘比例规定的影响,很多年轻教师的晋升都存在较大问题,进而影响教师的待遇和积极性,导致教师队伍流失。基于牧区学校的特性,教师有着繁重的教育任务,学校各类业务活动、教研活动大都流于形式,致使教师的进修机会不多,难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创新意识、教学观念都较为落后,给中小学教育的顺利开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家长的重视度不足
安多县存处于相对偏远的地区,生存环境较为艰苦,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大都将子女留在家中做些放牧工作,分担一些家务。很多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度不足,认为留在家里还能增加劳动力,而去学校接受教育不一定能考上高中。有些家长虽然将子女送往学校,但并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若学生未考上高中,则依旧回家放牧。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教育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影响教育质量。
二、西藏牧区中小学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分析
(一)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度
学生顺利接受教育与家长的思维观念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如果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够重视,将难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提高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度至关重要。学校可发放一些宣传资料、开展家长会、家访等方式让各家长能够了解《义务教育法》的各项内容,明确让子女接受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学校可向各家长介绍一些福利政策,消除家长的经济顾虑或是请一些成功人士讲述改变自身命运的故事,以更好提高家长对子女接受教育的重视度。
(二)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
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是确保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教育水平的有效方式,所以加强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校须根据各教师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从多方面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及职业素质,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应用,加强县级培训和学校培训。学校需对各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合理应用,通过优秀教师来带动相应的培训工作,建立全方位的教师培训网络,以更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中小学教育的顺利进行准备条件。
(三)加强教育监管
对教育情况进行实时监管能够较好了解相应的教学现状,以更好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中小学教育的顺利开展。有关部门可以以县作为单位,完善中小学质量监测机制,落实相应的监测工作。教学质量的监测需注重适时适度,不可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负担。有关部门需注重结合日常监测以及集中监测,加强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检查,对学生接受教育的情况进行分析,召开相应的座谈会,以更好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中小学的教育影响着学生綜合素质的提高,也关系到地区的文化发展,但是在目前西藏牧区的中小学教育中,依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所以做好西藏牧区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因此,面对中小学教育中的各种问题,有关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教育情况健全相应的中小学教育体系,鼓励一些留在家中的学生能够积极接受教育,促进学生及家长思想观念的转变,以更好确保中小学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列确.西藏农牧区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的建议[J].小作家选刊,2015(24):95.
[2]巴桑洛珠.关于农牧区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4):41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