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亲和基因S5—n在水稻核心种质资源中的分布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24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了更好地发挥水稻广亲和基因S5-n在水稻育种中的作用,本研究分析了S5-n在264份水稻核心种质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共检测到含有S5-n基因的材料26份,检出频率9.8%。其中,国内材料10份,国外材料16份。含有S5-n基因的26份材料中籼稻、粳稻各为13份。S5-n基因在核心种质资源中的分布没有表现出籼、粳偏好。
  关键词 水稻;广亲和基因S5-n;水稻核心种质资源;分布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033-01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有半数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籼粳远缘杂交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在杂交稻育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籼粳远缘杂交往往存在育性障碍,杂交结实率低,限制了籼粳杂种优势的利用。S5-n是控制水稻亚种间杂种育性的广亲和基因,杨 杰等[1]根据等位基因序列设计并开发了相关的功能标记,通过鉴定水稻材料中的S5-n基因可以大幅提高籼粳杂种优势的利用效率。胡標林等[2]认为,水稻核心种质资源中含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对水稻核心种质资源材料的利用可以改变目前育种中由于骨干亲本相同、遗传基础狭窄造成的抗性下降、产量水平难以突破的问题。明确S5-n基因在水稻核心种质资源中的分布,可以有效提高核心种质资源在籼粳杂种优势利用中的效率,更好地发挥水稻核心种质资源在水稻育种的作用[3-5]。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水稻核心种质资源共264份(籼稻141份,粳稻123份),由本课题组2016年夏季种植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武汉南湖试验基地。其中,包括国内材料175份、国外材料89份。国外材料分别为亚洲54份、大洋洲10份、欧洲9份、非洲8份、美洲8份。
  广亲和基因S5-n功能性标记S5136引物由武汉昆泰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成,其引物序列为S5136-F:5′-ATCA ACCCATTTCCTTTCCT-3′;S5136-R:5′-ATACGCTCGATCGG ATTAAC-3′。含有S5-n的材料可以扩增出441 bp的片段,不含S5-n的材料扩增出577 bp的片段。
  1.2 样品DNA提取及PCR扩增
  以葉片为材料,采取CTAB法提取水稻基因组DNA(黄瑞等,2015)。PCR反应体系为15 μL,含1.5 μL 10×Buffer、1.0 μL dNTPs(2.5 mmol/L),前后引物各为0.1 μmol/L,Taq酶0.2 μL(5 U/μL),2.0 μL模板DNA(50 ng/μL),其余用ddH2O补齐;PCR反应程序: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30 s,50 ℃退火30 s,72 ℃延伸40 s,共35个循环;72 ℃延伸5 min,扩增产物在1.5%琼脂糖凝胶中电泳,用凝胶成像仪扫描并记录结果[6-7]。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亲和基因S5-n在264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中的分布
  利用功能性标记S5136检测广亲和基因S5-n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在264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材料中有26份材料含有S5-n,该基因的携带频率为9.8%(表1)。部分扩增结果见图1。
  2.2 广亲和基因S5-n在籼粳亚种间及不同地域间的分布
  在264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材料中,籼稻占53.4%,粳稻占46.6%。在26份含有S5-n的材料中,籼稻与粳稻分别占50%,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亚种间偏好。26份含有S5-n的材料中有10份来源于国内,16份来源于国外。国外材料在264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材料中占33.7%,在26份含有S5-n的材料中占61.5%,国外材料中含有S5-n的比例显著高于国内材料。含有S5-n的国内材料主要集中于湖南和云南(表2)。
  3 结论与讨论
  广亲和基因S5-n是控制水稻亚种间杂种育性的主效基因,确定S5-n在水稻核心种质资源中的分布对于籼粳杂种优势利用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S5-n的功能性标记对水稻核心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发现26份材料含有S5-n,其中国外材料16份,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国内材料。携带S5-n基因的国内材料主要来源于湖南和云南,与杨 杰等[1]人的结果一致。携带S5-n基因的国外材料主要来源于印度和澳大利亚。今后应加强国外种质资源材料在籼粳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4 参考文献
  [1] 杨杰,王军,曹卿,等.水稻广亲和基因S5-n的功能标记开发及其应用[J].作物学报,2009,35(11):2000-2007.
  [2] 胡标林,万勇,李霞,等.水稻核心种质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J].作物学报,2012,38(5):829-839.
  [3] 夏士健,张启军,杨杰,等.水稻不育系的广亲和基因检测及籼粳型分析[C]//第1届中国杂交水稻大会论文集,2010:112-117.
  [4] 张爱伟,杨杰,夏士健,等.利用广亲和基因S5-n的功能标记鉴定水稻资源和检测杂交种纯度[J].江苏农业学报,2010,26(6):1133-1138.
  [5] 叶凌凤,徐启来,王立广,等.国外水稻种质资源抗稻瘟病基因Pi-ta和Pi-b的分布和基因型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7,15(3):785-791.
  [6] 姚国新,盛继群,李长春,等.利用InDel标记量化中国栽培水稻微核心种质的籼粳成分[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6):3741-3745.
  [7] 黄瑞,周雷,何卫,等.非洲水稻种质资源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5,13(7):1476-1486.
其他文献
摘要 为生产出紫薯脱毒苗,进行了紫薯济薯18号脱毒苗的芽诱导及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济薯18号茎尖分生组织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 0.6 mg/L 6-BA 0.1 mg/L NAA。在含有NAA的MS培养基中,当NAA浓度为1.0 mg/L时,茎的出芽和生根所需时间最短,培养28 d后叶片数和生根数也最多;但根长和株高在NAA浓度为0.1 mg/L时最高,说明NAA在较低浓度时促进根的生长。在
摘要 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动物性食品病理学检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弊端,结合本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增设开放性设计实验、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实习质量5个方面。通过改革,初步建立一套适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动物性食品病理学检验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动物性食品病理学检验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验教学;教学实习;改革  
摘要 为探明不同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的最适揭膜培土时间,研究不同揭膜培土时间对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的影响,为指导完善腾冲膜下小苗移栽配套提供依据。本次试验设计了膜下小苗移栽后25、35、45 d揭膜培土以及常规膜上移栽35 d揭膜培土4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揭膜培土时间处理对烟株大田生长势、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及烤后原烟外观质量有较大影响,膜下小苗栽后35 d进行揭膜培土操作的烤后
摘要 通过“3414”水稻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得出水稻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纯N 172.5 kg/hm2、P2O5 90 kg/hm2、K2O 187.5 kg/hm2,最佳产量10 006.5 kg/hm2。综合不同施肥量和产量关系,结合五河县农业生产实际,建议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尿素375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氯化钾281.25 kg/hm
摘要 紫花苜蓿作为最主要的优质绿色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研究配方肥料对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的影响,可为山东地区紫花苜蓿标准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青岛胶州、聊城阳谷和枣庄台儿庄3个试验基地的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根据三地不同的土壤理化性质开展配方施肥试验,以原施肥水平作为对照,对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台儿庄、聊城地区紫花苜蓿在株高、茎粗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胶州地区配方施肥的紫花苜蓿
摘要 本文以1961—2015年石羊河流域的武威和民勤气象站气温和降水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线型趋势分析法和距平值法分析了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气候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用气候干旱指数综合分析了该流域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干旱情况。结果表明,近55年来,石羊河流域年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气温升高幅度较大。降水总体也呈相对增多趋势,但存在较大的年际变化和丰枯交替现象。同时,石
摘要 本文以“互联网 ”为时代背景,结合当今国内外高等院校课程设计和演变的趋势,探究了我国涉海高校发展课程联盟的可行性及其重大意义。同时,指出了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的观点和方法可为当今高等院校建立相关行业联盟,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涉海高校;海洋课程联盟;发展  中圖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
从农业发展过程就可以看出,施肥,特别是化肥,是最快且最有效的增产手段。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期的一段时间,全球化肥的使用量从0.31亿t增长至1.39亿t,同阶段的粮食总产量从8.79亿t增加至21.08亿t,单位面积化肥用量也在持续增加。从联合国粮农组织收集到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通过施肥可以提高粮食作物单产51.4%。面对这样一种形势,我国农业需要不停地发展,才能够
摘要 笔者根据多年在桃树上采用生物农药防治的实践和系统研究,总结了北方地区桃树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提出北方桃树主要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技术规程,以期为北方地区防治桃树病虫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桃树;生物(农药)防控;技术规程;北方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6.6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5-0110-02  桃树是北方的主要果树,病虫害种类多,危害严重,是
摘要 采用随机排列法,在坡耕地上开展了降解地膜种植与普通地膜种植玉米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降解地膜种植玉米较普通地膜种植玉米增产、增值分别为1 704 kg/hm2、1 181.12元/hm2,可为桦甸市在坡耕白浆土种植玉米达到玉米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玉米;地膜种植;性状;产量;坡耕地;吉林桦甸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