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田生态系统中氮磷的影响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h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农业发展过程就可以看出,施肥,特别是化肥,是最快且最有效的增产手段。据不完全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期的一段时间,全球化肥的使用量从0.31亿t增长至1.39亿t,同阶段的粮食总产量从8.79亿t增加至21.08亿t,单位面积化肥用量也在持续增加。从联合国粮农组织收集到的数据中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通过施肥可以提高粮食作物单产51.4%。面对这样一种形势,我国农业需要不停地发展,才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农业的发展必须有充足的化肥供给,农业增产就需要增加化肥使用量。
  农业污染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同时也是引起水体环境质量退化的重要因素。作为化肥生产与消费的大国,我国农业流域中的养分负荷已经成为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在農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中,水稻田田面径流流失的氮磷化肥量占据着较大的比重,继而引发水质量恶化、水源紧缺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相关问题,影响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现就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田生态系统中的氮磷影响进行简单分析。
  1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田面水中氮磷浓度的影响
  稻田径流中的氮磷元素是污染水体非点源氮磷的重要污染源,同时也是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主要物质。当前,已经有不少地方将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作为水体质量管理的重要部分。概括来说,稻田径流污染指水土流失或者是灌溉将稻田中的化肥、农药以及其他具有污染性的物质冲入到湖泊与河流中,引发水体污染的情况[1]。在水体污染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农业非点源污染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国是化肥生产与消费量较大的国家,农业流域中的养分负荷是引起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首先,对直播稻田水中TN的影响。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不同施肥处理实际上对田地面水中TN浓度的影响比较明显。通常情况下,TN的浓度在0.63~7.78 mg/L之间,最高浓度与最低浓度相差比例较为明显。通过实验研究就可以发现,施肥会增加稻田面中TN的浓度,且浓度的大小与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可以说,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可以有效降低田地面水中TN的浓度。其次,对田地面水中TP与DRP的影响。不同施肥处理对TP浓度的影响是不同的。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水中的TP浓度会逐渐降低。TP浓度降低可能是水稻吸收、土壤吸附或者是水稻生长的旺盛期土壤对磷的吸收在逐渐增加,从而增加水中磷的吸附,降低水中磷的浓度。而DRP的影响,实际上与TP相类似。磷对水藻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此,可以将DRP作为间接反映TP水平的监测指标,这样就可以有效判断磷肥的利用率与流失情况。
  2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中氮磷含量的影响
  在农业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氮磷肥料的使用量在持续上升。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肥料可以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施肥过量或不当将容易引起环境污染问题。在农业生长期间,氮肥是需求量最大的化肥品种。如果过量使用,将降低肥料的利用率,同时还有可能对环境产生潜在性的污染。首先,对不同剖面深度土壤中TN含量的影响。在分析这一因素的时候发现,不同的施肥处理对土壤中TN含量,会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有研究表明,在处理TN含量在0~20 cm与80~100 cm之间时,不同深度剖面的土壤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但是在40~60 cm的土壤中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展开对比试验的时候发现,除去TN外,土壤中的各项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也就是说土壤中的有机质与TN减少最多的均是CG。可见,单独施肥和不施肥会促进土壤有机质的消耗,即有机肥的施入会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2]。其次,对不同剖面深度土壤中NH4 -N含量的影响。在展开对比试验时发现,处理剖面深度为0~60 cm时,NH4 -N含量较高,下层含量相对较低,也就是说NH4 -N含量会随着土壤分层从高到低分布,但是土壤深度剖面在60 cm以下的时候NH4 -N含量并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也没有规律性。这种研究分析与土壤有机质和胶体颗粒对NH4 -N的吸附性具有一定的联系。最后,对不同剖面深度土壤中NO3--N含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没有发现NO3--N含量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但是浅层的剖面土壤NO3--N含量明显高于深层的剖面土壤含量。
  3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晚稻产量的影响
  在水稻产量逐渐上升的情况下,化肥的使用量也在持续性增加,特别是氮肥的使用量。越来越多的农户将氮量的使用与产量等同,从而导致在施肥量上表现出明显的盲目性。据统计,我国氮肥的使用量占据全球氮肥使用量的30%,可以说是世界氮肥消耗量最大的国家。氮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营养元素,对水稻生长、产量与稻谷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就我国氮肥使用情况来看,使用量明显超标,而施肥过量必然会引起污染性问题。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不
  同的施肥处理水稻产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通过实践同样可以发现,相同年份在氮量使用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研究分析的时候,采取完全随机的方式来分析单因素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6个年份中,不同施肥处理间水稻产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也就是说,在试验研究的几年间,水稻的产量只有减氮量25%与有机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氮肥的使用量不应当仅仅依赖于氮素,也就是说氮素并不能满足水稻高产的需要。在种植水稻的时候,根据常规的氮肥使用量或者是配合有机肥来使用,并不会对水稻的产量产生明显的影响[3]。可见,氮肥过量使用,可以有效减少氮肥的使用。有研究人员指出,缓释尿素肥效期限较长,在水稻田中具有良好保水性,可以为水稻全生育期正常生长提供需要的氮肥量。因此,在水稻田种植的时候,需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可以适当地增加缓释尿素用量[4]。
  4 结语
  总而言之,研究分析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直播稻田氮磷含量影响,对农作物实际生产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意义。即便研究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施用肥料,实现化肥的有效使用。
  5 参考文献
  [1] 邓美华,尹斌,张绍林,等.不同施氮量和施肥方式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J].土壤,2012,38(3):263-269.
  [2] 褚清河,潘根兴,李健英,等.不同施氮量下北方稻田一次与分次施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3,39(1):82-86.
  [3] 陈国军,曹林奎,陆贻通,等.稻田氮素流失规律测坑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3,21(4):320-324.
  [4] 张奇春,王光火,方斌.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养分吸收和稻田土壤微生物生态特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 ,2005(1):116-121.
其他文献
摘要 为筛选优质、高产、抗病性强的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早熟马铃薯引种与筛选试验,结果表明:9个引进早熟马铃薯品种中,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的是费乌瑞它、中薯4号、大西洋,产量表现为费乌瑞它>中薯4号>大西洋。3个品种平均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好、适应性强,适宜在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早熟马铃薯;品种引进;筛选;农艺性状;产量;西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S532.03
摘要 本文首先对固原市原州区农业基本情况、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对服务需求的满意程度以及农民对气象服务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深入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原州区气象为农服务中存在的气象预报准确率有待提高、气象宣传工作力度不够、气象服务针对性有待增强、气象服务支撑能力亟待提升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必要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以后原州区更好地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
摘要 水耕栽培是无土栽培的一种。利用水耕栽培技术对海南热带地区的叶菜类蔬菜进行种植生产,不仅可以避免因土壤连作障碍造成叶菜类蔬菜减产,而且还能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使蔬菜无污染、安全、无农药残留。现从大棚覆盖材料、设备配备、播种育苗、移栽、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热带地区叶菜类蔬菜水耕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叶菜类蔬菜;水耕;栽培技术;热带地区  中图分类
摘要 为生产出紫薯脱毒苗,进行了紫薯济薯18号脱毒苗的芽诱导及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济薯18号茎尖分生组织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 0.6 mg/L 6-BA 0.1 mg/L NAA。在含有NAA的MS培养基中,当NAA浓度为1.0 mg/L时,茎的出芽和生根所需时间最短,培养28 d后叶片数和生根数也最多;但根长和株高在NAA浓度为0.1 mg/L时最高,说明NAA在较低浓度时促进根的生长。在
摘要 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动物性食品病理学检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弊端,结合本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增设开放性设计实验、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提高教学实习质量5个方面。通过改革,初步建立一套适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动物性食品病理学检验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动物性食品病理学检验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验教学;教学实习;改革  
摘要 为探明不同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的最适揭膜培土时间,研究不同揭膜培土时间对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的影响,为指导完善腾冲膜下小苗移栽配套提供依据。本次试验设计了膜下小苗移栽后25、35、45 d揭膜培土以及常规膜上移栽35 d揭膜培土4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揭膜培土时间处理对烟株大田生长势、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及烤后原烟外观质量有较大影响,膜下小苗栽后35 d进行揭膜培土操作的烤后
摘要 通过“3414”水稻肥效试验结果,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得出水稻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其中,纯N 172.5 kg/hm2、P2O5 90 kg/hm2、K2O 187.5 kg/hm2,最佳产量10 006.5 kg/hm2。综合不同施肥量和产量关系,结合五河县农业生产实际,建议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尿素375 kg/hm2、过磷酸钙750 kg/hm2、氯化钾281.25 kg/hm
摘要 紫花苜蓿作为最主要的优质绿色饲料,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研究配方肥料对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的影响,可为山东地区紫花苜蓿标准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以青岛胶州、聊城阳谷和枣庄台儿庄3个试验基地的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根据三地不同的土壤理化性质开展配方施肥试验,以原施肥水平作为对照,对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台儿庄、聊城地区紫花苜蓿在株高、茎粗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胶州地区配方施肥的紫花苜蓿
摘要 本文以1961—2015年石羊河流域的武威和民勤气象站气温和降水气象数据为基础,利用线型趋势分析法和距平值法分析了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气候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用气候干旱指数综合分析了该流域不同地区不同年代干旱情况。结果表明,近55年来,石羊河流域年均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气温升高幅度较大。降水总体也呈相对增多趋势,但存在较大的年际变化和丰枯交替现象。同时,石
摘要 本文以“互联网 ”为时代背景,结合当今国内外高等院校课程设计和演变的趋势,探究了我国涉海高校发展课程联盟的可行性及其重大意义。同时,指出了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的观点和方法可为当今高等院校建立相关行业联盟,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涉海高校;海洋课程联盟;发展  中圖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