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餐前讲述活动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来源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plu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陈鹤琴先生说:“在幼稚园里要多给予儿童以机会,帮助儿童组织自己的思想,使儿童能够用清晰的语言,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上海师范大学李鑫和Paris等人的研究发现,儿童的讲述能力与后期的阅读能力密切相关。作为幼儿一日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餐前讲述活动,在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餐前讲述活动中宽松的环境,可以使幼儿有充分的自由,易于幼儿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师可引导幼儿在餐前讲述活动中练习使用规范的句子、生动的语言和有序的结构,使幼儿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帮助幼儿很自然地从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顺利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餐前等待环节可以预设语境、主题等,有目的地组织讲述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幼儿园餐前讲述活动的实施流程
  为了顺利开展餐前讲述活动,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施流程。
  1.征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由于知识层次、教育理念不同,因而家长对幼儿语言发展缺少一定的共识。教师可通过家长会与家长充分交流餐前讲述活动的教育价值,使家长明白开展餐前讲述活动的目的和方法,与幼儿园有效配合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2.制订班级讲述活动计划
  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性格特点、兴趣与需要等,制订餐前讲述活动计划,并利用观察记录表对活动开展和幼儿讲述情况进行跟踪记录和评价。由于大部分幼儿缺乏在集体面前表达的经验,因此教师会鼓励语言能力强、大胆活泼的幼儿先进行讲述,对其予以鼓励和肯定,以调动其他幼儿参与的积极性,然后再鼓励语言发展偏弱或者性格内向的幼儿进行讲述。一段时间以后,餐前讲述活动就呈现出教师安排讲述、幼儿毛遂自荐、点名讲述等多种形式。
  3.明确餐前讲述活动中的师幼地位
  在餐前讲述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观察者、支持者。有的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熟悉、喜欢的内容自主讲述;有的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准备一些故事进行讲述;有的幼儿即兴进行餐前活动故事讲述。教师在幼儿讲述时要耐心倾听,尽量不打断幼儿,待幼儿讲述结束再予以有针对性的评价,使幼儿知道自己的讲述好在哪儿,下次应注意什么问题等。
  二、幼儿园餐前讲述活动存在的问题
  1.讲述内容缺乏构思,故事结构不完整
  在餐前讲述活动中,幼儿对讲述内容的开头、过程和结尾缺乏必要的梳理和构思,往往是“想到哪儿就讲到哪儿”。比如中二班丁 ╳  ╳ 小朋友在讲《小猫钓鱼》的故事时说:“小猫钓啊钓啊,钓上来一条大鳄鱼,大鳄鱼在水里游,小猫在岸上跑,这时候猫妈妈来了,它俩一起抬着大鳄鱼回家了。”中班幼儿生活经验不足,且容易分不清现实和想象,因此大鳄鱼在丁 ╳ ╳ 的脑海里可能仅仅是一条大鱼而已,而非真实形象。从现实来说,小猫根本不可能钓到大鳄鱼。又如:中四班王 ╳ ╳ 小朋友在讲述故事《小女孩和鬼屋》时,一开始说鬼屋里的鬼谁都看不见,只有孙悟空能看见;一会儿又说小女孩来到糖果店,买了好多糖果送给了妖怪;后来还说鬼屋里发出可怕的声音,吓得小女孩夜里睡不着觉,第二天上幼儿园都来晚了……幼儿讲述的内容随意性太大,缺乏关联性和完整性。
  2.语言表达不够流畅,语病颇多
  幼儿日常与人交流时多为简短而有呼应的对话,但缺乏在集体前长时间、连续性地进行讲述的经验。幼儿餐前讲述活动的内容大多是听来的、看过的或背诵的故事,他们往往会因记忆不深或回忆中断而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紧张、口吃、想不起来、不知所措等问题。有的幼儿一紧张就语速过快,大家听不清讲述内容;有的幼儿边讲边倒吸气,手指揪着衣角扯来扯去;有的幼儿随便断句,过多地使用“然后”“后来”等作为停顿和连接的替代词,导致讲述不流畅、语病颇多。
  3.教师互动随意性强,评价缺乏针对性
  在餐前讲述活动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观察与倾听,发现幼儿讲述过程中的闪光点和存在问题。但有些教师存在随便打断幼儿讲述、插话等问题,影响幼儿参与讲述的积极性和讲述内容的连贯性。在幼儿讲述结束后,有些教师大多以“很好”“不错”等概括性的语言来评价幼儿,这种不够具体、缺乏针对性和引导性的评价,对提升餐前讲述活动的质量意义不大。
  三、幼儿园餐前讲述活动的有效策略
  1.确立主题,保证故事内容的关联性
  讲述主题的确定需要教师的参与和引导。首先,教师要多关注幼儿最近对哪些问题感兴趣,筛选出几个适宜的主题,如幼儿园最近发生的事情或组织的活动、正在热播的动画片、阅读区幼儿感兴趣的图书等,供幼儿选择。其次,以班级主题教学内容为线索,根据幼儿兴趣和需要生成一些主题,延伸到餐前讲述活动。有教学活动内容做铺垫,每名幼儿都会有话可说。比如:根据主题活动“天冷了怎么办”,教师让幼儿把生活中的做法和经验,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可以迎合幼儿喜欢挑战的心理,确定一个主题让幼儿创编故事并讲述,或让幼儿围绕一个主题玩“故事讲述接龙”游戏。比如:九月份开学,教师根据暑假多数幼儿有去海边旅游的经验,以“海里有什么”为主题让幼儿进行故事创编与讲述,幼儿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形象的比喻、精彩的语言层出不穷,如“海浪像被子一样盖过来”“水母像渔网一样飘呀飘”“海葵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海胆像带刺的小皮球”等。有关黑线鳕、狼鲈、箭鱼等日常接触不到的鱼类知识,也都在幼儿活灵活现的描述中得到普及。
  2.创造环境,解决讲述中出现的问题
  幼儿虽能基本完整地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兴趣的话题,但仍有部分幼儿存在表达不流畅、用词不恰当等问题。我们通过如下策略进行解决:(1)日常活动中,教师用规范、简洁的语言与幼儿交流,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语言互动环境。(2)鼓励幼儿积极表达,幼儿表达不畅时教师不急于纠正和示范,而是耐心倾听,适时地给予提示、补充和引导。比如:冯 ╳ ╳ 小朋友讲述时忘记了内容,教师便提醒他说:“你可以去阅读区把书拿过来看着书讲啊。”他在图书的提示下顺利地完成了讲述。(3)针对幼儿讲述中普遍出现的语病问题,教师可录制成小视频,让幼儿观看后讨论发现了什么问题、应该怎么办。这样一来,很多共性的问题就得以有效解决。
  3.关注内容,注意科学性和完整性
  餐前讲述活动初期,教师多以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组织活动秩序为主。实施一段时间后,教师指导的重点逐步向讲述内容和故事的完整性转变,提醒幼儿尽量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对故事发生的详细情节和人物心理进行细致讲述,使幼儿的讲述更加丰富、生动有趣。比如:张 ╳ ╳ 小朋友在餐前讲述故事《甜和辣不能和到一起吃》,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与家长一起查资料,再组织幼儿对讲述内容的科学性进行讨论和验证,让幼儿了解哪些食物是甜的,哪些食物是辣的,应该怎么吃才健康,确保不给幼儿错误的认知。 又如:一次餐前讲述活动中武 ╳ ╳ 小朋友说:“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吗?不知道吧?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于是,他就把妈妈怀二胎时给他讲的一个小种子怎么种到妈妈肚子里,一个小管子怎样让胎儿吃饭等内容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幼儿听到如此精彩的讲述不由自主地就鼓掌叫好。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大家:胎儿吃饭的小管子是什么呢?在我们身体的什么地方?应该怎样保护它?它受伤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通过一系列讨论和教师的评价,幼儿不仅知道了更多关于身体的知识,还明白了怎样使讲述内容更加丰富、完整。
  餐前讲述活动在我园已实施了三年多,活动主要针对中大班幼儿,实施过程使用了观察记录法,活动开展后对幼儿在不同时期的餐前讲述发展水平进行了测评。通过测评,我们发现餐前讲述活动使幼儿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一是提升了幼儿的创编能力,幼儿能根据自己日常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和创编,能在创编故事时运用身体语言进行辅助表演;二是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幼儿能在公共场合大胆、积极主动地用完整的词组或句子连贯地讲述故事内容,并且在讲述中运用丰富的词汇、完整的语言;三是提升了幼儿的自信心,幼儿在餐前讲述活動中自我表现欲望变强,能通过讲述活动获得成就感。
其他文献
2~3岁的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开始关注并识认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本活动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初步尝试按照颜色和形状分别进行分类和匹配,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同时使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中获得观察力、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活动目标  1.认识红色、黄色和蓝色,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  2.能根据颜色或形状将糖果分别放入对应的糖果盒中。  活动准备  带有不同图
“幼儿与动物有着天然的情感联系,他们如同爱自己一样关爱动物。”[1]美国学者伯恩认为动物是幼儿的“第四位老师”,[2]动物的出生、死亡、典型行为等,均能成为教师可利用的教育契机。幼儿园里饲养动物是早期教育者实施动物教育的常见手段之一,教育价值早已得到公认。不过在实际饲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如幼儿动物学习目标不明确、饲养动物方法不规范等。据统计,在1400多个获得全美幼教协会认可的项目中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因此,当幼儿与自然渐行渐远,我们努力通过饲养动物、种植植物让他们回归自然。然而,只是养几只动物或种些许蔬菜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基于前期的种植饲养活动,我们开始尝试从探究动植物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行动方式进一步延伸到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在饲养小羊的过程中,幼儿感受生命的独特、尊重生命的规律、与物种建立依存关系,建立起初步的生态意识。  一、与自然亲近,遇
幼儿似乎天生与自然有着一种必然的联系,他们对自然界的动植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在一次探索自然角时,幼儿发现有些菜叶上有洞洞,这引起了他们的讨论和追踪研究。“为什么会有洞洞?”“洞洞是被谁咬的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的课程故事开始了。
故事缘起南京市雨花台风景区距离我园仅几百米,这里有品种繁多的花草树木、美妙动听的鸟叫虫鸣,还有众多的文化古迹,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是孩子们学习的自然宝库。每个星期五是小一班孩子去雨花台的固定探访日,他们很喜欢来这里寻找一些小秘密。春天的雨花台很漂亮,刚走进大门,孩子们就被一条小河吸引了,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这是大海,里面肯定住着大鲨鱼;有的说这是小河、池塘、小溪……看到孩子们对小河的热烈讨论,我开始思考这样的话题能作为孩子探究的兴趣点吗?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是“真问题”吗?我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这就需要成人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睡眠,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使幼儿形成终身都受益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方式。为此,幼儿园应培养幼儿的午睡自我服务能力,使幼儿能在午睡环节独立地照顾、管理自己。
在幼儿园工作中,教师之间往往会因这样或那样的事情而产生矛盾。针对教师之间的矛盾,园长要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寻找矛盾产生的根源,对症下药,将教师之间的矛盾化解于无形。唯有如此,教师队伍才能稳定,幼儿园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案例背景】小李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保育员,刚上班不足两年,缺乏工作经验,不能合理地统筹、完成班级各项保育工作。她平时做事磨蹭,有些工作不能及时和主班老师沟通,致使两人
中班幼儿相比小班幼儿来说生活经验更加丰富,他们不仅关注自身,也开始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在“寻找夏天的秘密”系列活动中,我先是通过谈话活动帮助幼儿对夏天的季节特征和人们常用的避暑方式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进而抛出问题“动物们是如何过夏天的”,引发他们关注动物们在夏天的生存状况和避暑方式。活动“动物的自然降温方法”和“探秘动物园”,既能满足幼儿的探究兴趣,也有助于他们在自主探究、亲身观察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解决问题,逐渐形成对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知和感受。
幼儿园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应以幼儿为中心,引导幼儿积极收集信息、获取知识、探讨方案,主动解决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我园以牙齿为主题,开展了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幼儿在不断“提出问题--寻找答案--重组经验--建构知识”的循环探索、学习中形成并巩固牙齿的相关经验,意识到牙齿的重要性,建立终身管理牙齿的理念。
绘本《真正的好朋友》画面优美、情感细腻,柔和的线条与色彩表现出自然的恬静与友谊的和谐,沙滩熊和候鸟丽芙的友谊温暖动人,结语“有一个真正的好朋友在身边,一切都会变得更美好”贴切地道出了友谊的珍贵。围绕这个作品,我们首先组织了语言活动,旨在帮助幼儿理解沙滩熊和丽芙的珍贵友谊,引发幼儿关注自己的交友情况,认真思考并愿意分享自己有哪些朋友,为什么愿意和对方做朋友等问题,促进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性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之后,我们在美术活动中,通过欣赏、学习和运用多种绘画表达技巧,帮助幼儿提升审美素养和艺术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