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安全使用生活中的小工具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x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能做工,大脑能思考。”可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现在大部分的家长更多的注重于孩子智商的培养、特长的培养,而对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容易忽视,甚至生活中所有的动手工作都是家长代劳,在学校里有的老师为了孩子的安全也会有一定的限制,这会导致部分学生使用各种常用小工具的能力较差,甚至有的高年级学生都不会正确的使用剪刀等简单的工具。
  【关键词】实践 小工具 能力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对于是家庭、学校或者是全社会,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都是不容忽视的,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上,而是需要三者之间锲而不舍的相互合作,摸索探讨,从细节做起,结合我校实践基地的教学特点及活动内容,我进行尝试、训练学生各种小工具的使用方法,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一、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常用小工具的使用方法,激发学生实践活动的兴趣
  18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创造的非智力源泉。为了激发学生实践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效率,使学生对活动工具有一个强烈的驾驭欲望,我将小工具的使用方法与活动内容相结合。
  在設计每一次的活动内容时,我都制定必要的、切实可行的活动工具课前训练环节,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探究学习效率,同时也能让学生很快地掌握活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如在“传统荷包的缝制”实践活动中,学生只有会使用针线,才能完成荷包缝制的任务,而对于现在孩子来说,基本在家没有动过针线,怎样让孩子对于缝制东西的针线感兴趣呢?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台展示了大量的荷包,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产生想拥有一个精美的、自制的、手工荷包的愿望。这是一个学生活动兴趣的切入点,同时又从学生感兴趣的小动物图样入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从而,引入各种针法是拥有精美荷包的关键,如果我们想拥有一个特别的荷包,就必须要学会缝制方法,这样自然过渡引到我们今天必须要用到的工具——针、线,直接切入到我们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中来,让单调的工具使用方法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学会了针线的使用方法,也提高了生活技能,在今后的生活中使用针线时也会时刻注意“针”的使用安全,以课堂为点,影响孩子一生的生活。
  二、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常用小工具的使用方法,保障学生活动的安全性
  结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活动内容与各种小工具的使用方法相结合,让学生切实感觉到小工具的正确、安全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更对今后生活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在实践活动中我发现学生运用剪刀的能力很差,同样一把剪刀有的同学用就没有问题,有的同学就会提出剪刀不好使的问题,甚至有的同学会有戳破手指的现象,为什么同样一把剪刀有的同学剪下的纹样边缘整齐,而有的同学的纹样边缘参差不齐呢?这是不会正确使用剪刀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剪刀各个部位的功能,结合活动内容,提示孩子如何正确的使用剪刀。
  在活动中,由于孩子动手能力不同,使用剪刀的过程中会有不安全因素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强调使用剪刀的各种注意事项。例如,使用剪刀时,要集中精神,眼睛应看着剪刀,不能一边说笑,一边剪东西,小心戳伤手和眼睛;同时,手里拿着剪刀时千万不要乱晃动手,更不能用剪刀对着别人,以免碰伤他人。也不要拿着剪刀四处奔跑,如果不慎跌倒,它很可能会伤害到你;剪刀用完后,一定要放在安全的地方,如放在插袋里,剪刀头应朝下;如果放在抽屉里,剪刀头应朝里。虽然,在活动中教师要利用一定的时间讲解和演示学习用具的使用方法,但有了正确的方法和教师的安全提示,学生的活动效率得到提升,安全得到保证,以课堂为点,提高孩子生活中小工具使用的安全意识。
  三、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常用小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自立、自理的能力
  学生学会多种工具安全使用的方法,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自立、自理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各种用具的摆放,废弃材料的处理都需要孩子自己处理。如针用后一定要放到针插上,在家里如果没有,可以放到针盒中或者线球上,在活动中会用到一些其它的小工具,如钳子、锤子等,我们怎样使用这些工具,都需要孩子自己动手去实践。这些只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点,点多了就会成线,线多了就会成面,从而形成了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受益终生,也提高了学生在生活中自立、自理的能力,不需要家长处处为他代劳,孩子们自己就可以做到。
  当孩子们走出活动室,走出校园,将学到的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这何尝不是一种个人素质与能力的体现呢!
  参考文献:
  [1]李云霞.转变教育观念 提倡素质教育[J].希望月报,2007,(04).
  [2]吴雁莎.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提倡素质教育[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02).
其他文献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教育战线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从其目前的就业表现来看,中职生人文素养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其职业发展。以襄阳市护士学校为例,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揭示中等职业学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人文教育 中职生 问题分析  一、学生人文素质现状问卷调查  本文以襄阳市护士学校为例,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主要分为
摘要:初中英语听说课主要目的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创设真实语境,通过恰当合理的听说活动链实践,让学生感知、体验、参与、探究和互动合作,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以所教学的一节公开英语听说课为案例,分析听说课课堂活动链的设计特点,探讨提高听说课课堂活动效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听说课程 教学实践 关注学生 活动链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听说课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听说教学目标缺乏整体性和
摘要:从课程管理、课程开发、课程推进、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探索与实践三级课程管理的办法,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部门职责不明、教学目标盲目、课程资源匮乏、推进策略缺失等问题,推动课程发展。  关键词:课程管理 课程评价 策略  一、课程管理  (一)三方联动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是仅靠教师就能达成的,需要从上至下统筹协调,上至教育行政部门,下至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职责分明,各司其职。以下是各
【摘要】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和“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的照本宣科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遇到了强劲的挑战和冲击。在充分掌握了“95后”大学生的手机使用习惯特点后,进行了符合新时代发展趋势和要求下的思想引领对策研究。  【关键词】“95后”大学生 手机使用习惯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设备涌入了大学校园,并且凭借其便携性、即时性优势一举超越了iP
[摘要]: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为研究对象,对于新知识教学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与作业布置等阶段进行研究与讨论,从而帮助英语教师更好地教学,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课程。 小学 英语教学 新知  一、课前准备  对于新知识的教学,课前准备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基础的环节。一个良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对于能否成功展开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设计好
摘要:家委会是每个学校必不可少的机构之一,是连接学校与家庭之间的重要桥梁,其设立的目的在于推动家庭与学校的和谐发展,实现家校共赢。一个健全、和谐的家委会应该具有最大代表性、非营利性、不完全独立性等特点。  关键词:家委会 家庭 学校 共赢  学校家委会是学校家长委员会的简称,每一个学生背后必然有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学生家长的支持与帮助,那么家委会就是将学校与家长连接起来的桥梁与纽带,
曾想起大学毕业离校时“愿为天底下最美好的事业奋斗终生”的豪言壮语依然记忆犹新。参加工作4年来,随着时间的逝去,雄心壮志渐渐消磨的同时留下的却是更多理性的思考。记得张文质先生有一句话,“好教师一定是在课堂上要比平时显得更美的人,哪怕是相貌平凡,一到课堂上就有一种容光焕发的精神气”。“好教师肯定是比他的实际年龄显得年轻,显得天真,显得还要质朴的这样的一种人”。这句话说的真是“与我心有戚戚焉”。前些天,
有这样一段话:“音乐教育是通过美的形象和令人愉悦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幼儿的道德情操,丰富其情感世界,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增强其自信心、合作能力,使他们感受到美的教育。”培养这些音乐素质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是对幼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培养。  音乐综合能力幼儿在指南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种子的发芽、成长需要老师的指引和启发。”那么在幼儿园音乐艺术活动中我们应该如何创设
摘要: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不应是用教师的教来决定学生的学,而应是用学生的学来决定教师的教。所以,在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该准确探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基础决定如何組织和实施教学。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教材 合适的 情境创设 认知需要  去年,我上关于《11-20各数的认识》的公开课时,由于时间比较紧迫,所以我没多去了解教材,分
【摘要】爱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剂。教师只有充满爱心,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任。让我们我一些关爱,多一分温情,让我们用爱心浇灌师德之花,为祖国浇灌出满园的春色!  【关键词】班主任 爱心 师德之花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也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