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课程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angmm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课程管理、课程开发、课程推进、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探索与实践三级课程管理的办法,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部门职责不明、教学目标盲目、课程资源匮乏、推进策略缺失等问题,推动课程发展。
  关键词:课程管理 课程评价 策略
  一、课程管理
  (一)三方联动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是仅靠教师就能达成的,需要从上至下统筹协调,上至教育行政部门,下至学校、教师、学生、家长,职责分明,各司其职。以下是各部门的职责分析图:
  (二)用《武隆县综合实践活动管理手册》规范课程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手册》包括《武隆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意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各部门职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办法》。其中,实施意见提出实施策略,工作要求,落实保障措施;部门职责明确职责,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常态实施办法提出常规要求及具体实施建议。
  (三)用《武隆县教育督导评估方案》督查课程实施
  在《武隆县教育督导评估方案》中设置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考核要点:学校有整体规划,有督查措施,能突出学校特色;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各班级有序地启动并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小学每个班每学期实施1个大主题,1~3个小主题,初中、高中每学期每班实施2个大主题,1~3个小主题。由专职督学督查实施情况,教委每年度组织一次专项检查,督促课程实施。
  二、课程开发
  (一)“三四五六七”资源开发策略
  三条线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四个关注:关注自我、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家乡;五条途径:与学校活动整合、与各学科整合、开展社会调查、利用社会力量、利用网络信息;六大原则:突出课程特点原则、生活化原则、实效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拓展创新原则;七个特点:强调综合性、注重实践性、关注过程性、突出开放性、提倡自主性、落实生成性、强化运用性。
  (二)编写主题框架
  主题框架就是把一个大主题分解成几个小主题,即在大主题下构建小主题。目的是打开教师们资源开发的思路,激发灵感,让教师借鉴、参考,以减轻资源开发的难度。应教师们的强烈要求,我们为每个年级精心设计了60个主题框架,深受教師们的欢迎。
  三、课程推进
  (一)行政支撑 部门落实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首先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有制度保障。从上至下,澄清认识,加强管理,发挥不同的功能作用。由行政部门出台相应的政策,为课程的顺利实施扫清障碍。各部门根据相应职能履行职责,落实好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
  (二)骨干带动 全员参与
  “骨干带动 全员参与”就是先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在实行骨干带动、骨干引领的同时,要求每一个教师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者,人人参与指导,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参与研究,人人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大面积推进课程实施。
  (三)常规教研 评优选先
  常规教研以“督查评展”为主线。每年进行一次定时或不定时的督查,测评打破学科界限,大量融进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通过活动促进提高,推动课程实施。
  四、课程评价
  (一)评价目标
  我们在郭元祥教授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目标的分类与分层设计”的能力目标体系指导下,进一步将能力目标明确化、具体化,分析不同课型的能力训练重点,实践训练方法,推动学生发现与提炼问题的能力、规划与设计的能力、总结与交流的能力等七种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评价内容
  包括评价方案和评价表。评价方案包括具体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实施建议。评价表从“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课程评价、教学评价、自我评价”五个方面141个小项对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全面评价。
  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解决了课程实施过程中部门职责不明、教学目标盲目、课程资源匮乏、推进策略缺失等问题,降低了课程实施难度,转变了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式,打造了学校特色,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推动了课程的常态实施与有效开展。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通过在职校数学课堂和选修课中开展数学游戏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使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历程,培养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关键词:数学游戏 职校课堂 积极心理学  职校学生一向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很多人在选择职校之前,都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文化课尤其是数学课是没有必要开设的。这点尤其体现在文科类专业的学生身上,他们认为数学内容太难,太抽象,一节课
摘要:红色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一个“红”字,董存瑞烈士陵园的红色以承载存瑞精神为内涵。随着红色教育掀起的一个又一个的热潮,作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董存瑞烈士陵园,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开发利用红色资源,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狠抓宣教队伍建设、强化阵地宣传意识、拓宽多种宣教渠道,提升红色品牌影响。  关键词:红色教育 董存瑞 烈士陵园  1948年5月25日,当董存瑞以身体作支架,摧毁敌人最后一
【摘要】高中階段中数学学科是十分重要的课程之一,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克服数学学习中不良习惯,才能学习好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以集合与函数学习为例研究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依据自身学习中总结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助高中生掌握集合与函数知识点,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习方法 集合与函数  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为了能使自身达到最高的学习效率,首先需要掌握科学
摘要:提升 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指导小学语文教师独立理解读教材要有的放矢、量体裁衣,借助科学的方法,在实践中激发教师高层次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 解读教材 基本策略  作为教师,无论成长到哪一个阶段,独立解读教材的能力都是看家的本领,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首项。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解读教材的能力成正比:  因此,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从根基出发,首先提
摘要:初中生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涉及到阅读的兴趣、落实情况、阅读环境、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等,通过问卷调查,掌握这些情况,对以后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 调查目的 调查方法  初中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名著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它们承载着人类优秀的精神文化,通过广泛阅读名著不仅能让学生增加知识,培养兴趣,丰富情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还能让学生陶
一、背景  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应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学习数学的过程。让学生不断地产生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不但能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更能体现学习的主动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案例  片断一: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通過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师:(出示两片树叶)老师这有两片叶子,哪片大?  生:右手的叶子大。  师:这片叶子的什么大?(让学生用手摸)用准确
【摘要】怎样使随文练笔真正发挥作用?认为根据教学过程顺水推舟进行练笔,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一是巧用学生的“说”——由此及彼,趁热打铁。二是善用学生的“问”——顺势延伸,乘胜追思。三是妙用学生的“争”——因势利导,开拓思路。四是引用学生的“感”——情动辞发,教书育人。五是活用学生的“爱”——自由选择,释放心灵。【关键词】练笔说问争感爱课堂小练笔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综合性课堂练习,承载着人文价值熏陶和语
摘要:作为一名班主任,最头疼的是中途接班,而且是一个差班。从制定班规、执行班规为线索,探讨怎样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你,使学困生得以转化,最终达到班风、学风的好转。  关键词:班级 制定班规 执行班规  高三15班是一个普通文科班,是笔者今年新接的班级。在我还没有上任前,很多同事跟我说,这个班级超级难管,班上的男生一半是体育生,有舞龙、舞狮的,体育、音乐的、传媒的,班级谈恋爱的超多,有学生公然在班上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人才”已经成为教育战线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从其目前的就业表现来看,中职生人文素养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其职业发展。以襄阳市护士学校为例,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揭示中等职业学校人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人文教育 中职生 问题分析  一、学生人文素质现状问卷调查  本文以襄阳市护士学校为例,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问卷主要分为
摘要:初中英语听说课主要目的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创设真实语境,通过恰当合理的听说活动链实践,让学生感知、体验、参与、探究和互动合作,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以所教学的一节公开英语听说课为案例,分析听说课课堂活动链的设计特点,探讨提高听说课课堂活动效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听说课程 教学实践 关注学生 活动链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听说课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听说教学目标缺乏整体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