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及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启示

来源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karg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社会服务获取方式、社会读者类型及权限等进行研究,发现其社会服务具有宗旨明确、服务规则细化、关注社会需求等特点,对我国大学图书馆分层次推进社会服务、构建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具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在计划经济时期以平均分配为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时期以效率为价值取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知识经济时期,鼓励知识创新和兑现知识价值成为新的取向.我国高校现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虽然将教师的实际贡献与薪酬分配联系了起来,但也存在薪酬结构缺陷、薪酬测量失真、薪酬激励偏移和薪酬调整滞后等问题.与岗位绩效工资相比,按“知”分配的3P-M薪酬模型改进了人力资本薪酬(P1),以补偿教师人力资本的前期投入、当期追加和后期增值;调整了岗位薪酬(P2),通过强化保障性薪酬以轧平薪酬曲线斜率;优化了绩效薪酬(
语言学习离不开环境.挖掘混合式学习中环境的搭建要素及其相互影响,从而抓住混合式学习中的核心动力来源,可以推动课堂内外学习的开展.为此,可通过问卷研究和访谈的方法,基于数据的分析和课堂观察等,展示混合式学习中的案例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群体学习是混合式学习区别于纯粹线上学习的主要核心要素.群体学习包括了小组学习、小组游戏、同伴相互学习等,这也是创设混合式学习动力的重要核心点所在.而挖掘个体在群体中的作用是提升混合式学习动力的主要切入口.
当下,智慧教育改革正在进行中,其研究重心已经从共性研究向个案研究发展.有不少研究者对不同学科智慧教学课堂的建设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演讲与口才课程在这一领域尚不多见.因此,可从教学实践出发,构建以翻转课堂为基本模式的智慧课堂,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式教学.
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受众最为广泛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中西方文化碰撞最为激烈的课程,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本文基于“课程思政”理念,旨在研究“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实践,从提升教师素养、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三个方面阐述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实践的具体方式.把思政教育贯穿于大学英语课程的课前、课中、课后、第二课堂等环节,力争做到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把英语学习和思政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时代国家、社会、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并为其他高
汉学家的《中庸》译本或享有以经解经的美名,或因用中国哲学话语翻译而著称,都获得了尊重儒学文本的称赞,但细审之下却发现它们在形而上学层面都有背离儒学义理的情形.反观辜鸿铭的翻译,表面上看似偏离了儒学概念内涵,或因直接引用西方思想家的章句而饱受扭曲中国文化之讥,但在儒学义理上却保持了与原文本的一致.这种差异解读可归因于各自的文化认同及其所处的社会历史阶段的共同作用.此外,辜氏用西方话语翻译儒经意在诉诸目标语接受者的文化经验,使儒学义理与目标语接受者产生文化共鸣.这是辜氏对译本目标语文化接受的历史文化关系制约深
2021年12月12日上午,“新文科建设”浙大传媒圆桌会第一期在线上举行.会议以“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协同育人体系建构”为主题,邀请了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10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建构多元主体的协同育人体系、如何制定协同育人的培养方案等话题展开讨论.会议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主办.
期刊
加强中高本贯通培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途径.在贯通培养的过程中,课程是衔接和贯通的重要支点,因此,构建具有鲜明商科特色的、动态演化的新商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贯通培养视角下构建的新商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包括了以商业文化、互联网思维等为核心的新商科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以创新创业、职业生涯规划等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具有新商科特色的统化专业课程体系.
文化遗产作为国家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对其的合理有效利用意义重大.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宁波庆安会馆文化遗产价值的判定、原始功能的梳理以及如何与现代生活融汇等三个基本问题的讨论,可探寻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传承文脉、重获新生的有效途径,并为后续研究抛砖引玉.
在梳理国内外有关产业学院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可清楚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进而探讨产业学院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即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产业学院管理模式陈旧、院校软硬件实力有待提升和学生缺乏职业胜任力和契约精神.基于此,可提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发展的建议,即加强政策扶持,形成产业学院激励保障机制;平衡多方诉求,完善产业学院治理模式;科学整合资源,发挥产业学院示范引领作用.
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高校党组织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其组织活力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通过认清这一本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导向作用,坚持用先进性、自觉能动性、创新性全面提升党组织活力,坚持紧扣新时代主题、遵循内在规律、把握当代大学生特点,优化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破解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有效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