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应警惕慢性脑供血不足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dom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有很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经常反复出现头晕、头昏重、头痛等症状,且常有心烦、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发生。研究表明,这些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结果。
  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最早是1990年由日本医学家提出的,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大脑出现慢性、广泛的供血不足,从而引发的以脑部缺血、缺氧等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发病率较高,属中老年人的多发病。经大量研究还发现,在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病前期,患者均曾长期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如果对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不及时进行治疗,很可能引起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因此,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被称作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耗氧量相对较大,大脑的重量大约只占身体重量的2%,但是耗氧量却占全身耗氧量的20%。大脑所需的氧全部由血液供给,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大脑才能正常活动。衡量大脑血液供应的标准是脑血流量,脑血流量一旦减少,脑细胞的供氧量也随即减少。
  如果脑组织缺血10余秒钟,就会引起大脑的功能发生变化;如果大脑某一部分血流在较短时间内完全阻断,则会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即脑梗塞;如果大脑供血不是完全阻断而是慢慢地减少,就是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血液供应会逐渐减少。儿童时期脑血流量大约为100毫升(10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成人为50毫升(50毫升/100克脑组织/分),而健康老人只有35毫升(35毫升/100克脑组织/分),加之中老年人的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性相对较低,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也逐渐下降,因此只要供血发生轻微的变化,就会明显影响脑血流量,从而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CCCI)的发生。
其他文献
近日各大新闻媒体都在转载,南亚“超级病菌”正向全球蔓延,目前已传播至美国、英国、荷兰等国,数百人感染,死亡人数逐渐增多。“超级病菌”是一种耐药性细菌 这种“超级病菌”能在人身上造成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超级病菌”来势汹汹,开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恐慌。该病菌对所有抗生素抵抗,目前无确定方法治疗。医学专家担心“超级病菌”会成全球性难题!  针对“超级病菌”国内有关中医专家认为,不宜随便使
耐药结核病的早期快速诊断是结核病控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利用基因型检测耐药性包括PCR产物直接测序法,错配PCR法等[1-2].错配PCR技术最早由Newton等于1989年建立并用于人抗胰岛素基因缺陷的检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基因点突变的检测[3-4].根据PCR引物设计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间接错配PCR,即引物与野生型完全互补,以突变株为模板不能扩增得到PCR产物,和直接错配PCR,即引物与
本文用新的MELT线路测试方法揭开了对新一代网络测试的准确度和易用性。
分析了带有双组闪存的MCU优点,并介绍了飞思卡尔双组闪存方案。
本文通过一种新方法,利用Iptables防火墙结合Cron工具,再配合校园网Vlan的划分实现了校园网各网段分时段上网的控制,为校园网管理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日间嗜睡程度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5至10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中心就诊、经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为重度OSAS且接受CPAP治疗的70例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平均年龄(42.7±8.4)岁,平均体质指数(BMI)(29.2±4.2)kg/m2。分析其CPAP治疗前、治疗时睡眠结构、缺氧
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近年来,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围绕LED的研制展开了激烈的技术竞赛。  因应此热门趋势,世平集团推出一系列的LED驱动方案。    Fairchild FAN7530应用电路    方案优势:单级PFC,单颗芯片完成PFC&PWM功能;谷底检测实现零电流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中脂蛋白脂肪酶(LPL)水平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因打鼾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睡眠中心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患者158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患者分为单纯鼾症组26例,轻度OSAS组23例,中度OSAS组31例,重度OSAS组78例。根据体质指数(BMI)将单纯鼾症患者分为
小儿夜啼,多见于3个月内的婴儿。突出表现为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故民间俗称为“夜啼郎”。  中医认为,小儿夜啼有习惯性和病态反应的不同,病态反应多因脾寒、心热、惊恐所致。至于婴儿夜间饥饿或尿布潮湿而夜啼,以及伤乳、发热或因其他疾病而引起啼哭者,则另当别论。婴幼儿夜啼,虽多属生理性的,但切不可置若罔闻。必须严密观察,找出根源,妥为调理,必要时可施以药物调治。  家庭
提起“诗药”治病,读者诸君定会以为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天方夜谭”,近年来在国外传媒时有传闻,而且言之凿凿,使你不得不信。  一是据英国权威报纸《泰晤士报》披露:1882年英国著名医生西摩·布利曾用《爱的深化》诗集为“诗药”处方,让病人尽情朗诵,结果治愈了多例抑郁症病人。  二是据美国《纽约时报》载:1959年,美国妇女马茜·辛普森思患乳腺癌,手术后,遵照医生开的“诗药”处方,坚持吟诗疗疾,并学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