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柴烧陶艺中的偶发性表现

来源 :美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ong_hong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发性是现代柴烧陶艺中最基本的工艺和美学特征,从柴窑烧制过程中各种偶发性因素的影响,到柴烧作品上充满偶发之美的窑变效果,再到偶发性在现代柴烧陶艺审美价值中的核心地位,无不体现出偶发性对现代柴烧陶艺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偶发性在现代柴烧陶艺创作中的具体呈现,厘清两者的定位,梳理艺术家个人表达与偶发性呈现之间的关系,这对现代柴烧陶艺的创作无疑是有一定帮助的。
其他文献
文章根据采集的全球碳监测数据,对碳排放进行分析,得出2020年排放量相对于2019年的水平有所减少,这与人们生活方式的突然转变有很大关系,也进一步印证了绿色生活方式的有效性,其中景观规划途径的探索至关重要。双碳发展的景观途径具体措施包括相对成熟的综合碳监测系统,从全球层面精细化气候监测,对气候变化下的政府监管与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景观规划发挥效力的重要契机,文章从环境景观角度
如何破解当前法院工作"案多人少"、"案结事不了"两大难题?1健全司法为民工作机制当为优选路径。最高法院发布实施的"三五改革纲要"提出健全司法为民工作机制的六项改革任务2,笔者所在法院近年来即循此工作思
会议
过去十几年,天然气在欧美发达国家碳减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美国为例,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7年时已达顶峰,2019年相比于最高峰时实现了20%的减排,减排过程中天然气是最大的贡献者,发挥了40%的减碳作用。而在未来十几年,天然气的减碳主力军的作用将被非化石能源所取代。根据BP预测数据,到2035年,天然气在世界一次能源中的占比为25%。这一数据只比2020年的24.7%增长0.3个百分点。而非化
期刊
随着市场对钢铁的需求量的与日俱增。钢铁行业在扩大钢铁生产的同时,还在面临着低碳减排问题的考验。传统的高炉炼铁法作为世界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炼铁法,对环境造成的损伤也是有目共睹。为此,在钢铁生产的过程中做到低碳减排,是每一个钢铁企业都应努力的目标。
紫砂壶不仅是喝茶的器具,更具有独特的中国文人气质,是中国雅致生活的象征,紫砂文化的发展与形成与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惯、民族心理、历史进程等息息相关,正因为诞生于中国这片广阔、文化深厚的土壤,紫砂壶才得以长足发展。本文以紫砂柴烧茶具“云起”为例,探究其创作理念。
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电影产业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作为受到影响最大的影院更是相继关停倒闭。在城市化进程下,三四线城市的影院行业在疫情前已经存在严峻的生存问题。成本和收益结构的不合理、影院建设的过度饱和、房地产对现金流的吸引、互联网平台的冲击、消费不足等既有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下被加速和放大,加剧了三四线城市影院行业既有的生存困难,也对后疫情时期的影院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020年初,新冠疫情背景下的中国电影业在生存模式、理念、路径等方面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尤其是在移动、智能的互联网络下,以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平台为主形成的互联网观影模式在疫情语境下其理念不断革新。2020年大年初一电影《囧妈》在互联网平台上实现免费首播,开启了院线电影线上首映的互联网观影模式的先河,并以此为契机开始了一系列新的尝试和探索,后疫情时代互联网观影模式所呈现出的理念革新值得思考。
血管老化是冠心病、卒中及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早期识别血管老化对筛选、预防及治疗相关疾病、判断预后和减少疾病负担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临床上大多是根据血管壁的物理性质(如硬度、弹性)来评估血管老化程度,评价方式较单一,且缺乏特异性的生物学标志物。因此,丰富临床检测手段,深入研究血管老化的发生发展机制,寻找新型诊断生物标志物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就目前评价血管老
本刊讯近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建材工业综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以线上会议的方式组织召开《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规范》《基于项目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水泥窑烟气碳捕集项目》两项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业标准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会。会上成立了两项标准的编制组并明确了成员分工,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建联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分别代表编制组介绍了标准项目的工作方案和标准草案。
期刊
为有序实施碳减排以确保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分析了碳排放结构以及碳减排对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调整、能源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影响,认清碳排放现状和实现碳中和面临的挑战。为量化评估碳减排总体效果,结合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从能源和经济转型角度提出能源利用总效率、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等6个碳减排宏观指标,定量分析了未来的变化趋势,并结合碳排放特点和碳减排过程可能面临的困难,以实现碳减排宏观指标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