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资本主义的终结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_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战百年,人们更多谈到的是它留给我们的遗产。而竭力避免一场类似一战式的世界大战浩劫,应该是一战留给我们的最大遗产。
  由于人们普遍认为德国的崛起引发的利益格局重组,是一战爆发的最根本原因,那么如何容纳中国的崛起,就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具挑战性的议题。中美两国之所以提出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就是当今世界老大与茁壮成长的老二之间试图避免旧式大国崛起悲剧的共同努力的体现。当然,双方近来围绕南海等一系列问题的龃龉与碰撞,表明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国需要证明自己的“亚太再平衡”不是为了围堵和遏制中国,而中国则需要一如既往地向世界表明自己“和平崛起”的意愿和姿态。
  如何避免历史简单地重复?寻找答案的最直接方法,是去探寻19世纪末德国的崛起是如何成为欧洲滑向战争泥淖的关键因素。关于这一点,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在其《帝国的年代》里有着精彩的分析:当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以对立国家集团的形式表现出来,双方转圜的余地便大大地收窄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一直信奉“光荣孤立”传统而刻意维持欧洲均势的英国,为何改弦更张加入反德同盟?原因很多,比如俄罗斯在日俄战争中的失利充分表明其已经丧失了制衡德国崛起的战略优势,哪怕和法国的力量相加,比如德国在非洲的“野心”和建立一支全球性海军的“雄心”,都令英国感到必须与俄法两国抱团取暖,才能抵御一个步步紧逼的德意志帝国所带来的阵阵寒意。
  简言之,英国主导的古典的全球化和欧洲均势,在经济和政治安排上都无法容纳德国的体量了。与其说德国的崛起导致了欧洲的分裂,不如说一个力不从心的英国再也无法通过合纵连横维系欧洲的“团结”了——1815年《维也纳和约》所打造的、被普法战争短暂打断的“百年和平”,已经走到了尽头。
  曾经以国内“自由竞争”和国外“自由贸易”为主要标志的古典的资本主义,正在被以大型公司为主要标志的“垄断资本”势力在国内外的攻城略地所取代,且日益与国家间的政治军事竞争相互捆绑或裹挟。
  除了国家间的对抗僵局外,各国国内民众日益高涨的民族主义“热情”也令统治精英们骑虎难下。对此一社会氛围如何形成的深刻剖析,正是《帝国的年代》最卓尔不群之处:发展其实总是有代价的。市场的扩大和城市化的深入将更多的人群卷入进来,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在经济上升时期,人们更多看到的是胜利者的光鲜,那些失败者的怨毒则如潜伏的火山,等待爆发的时机,而民族主义给他们吹响了最嘹亮的集合号。
  这与茨威格在《昨日世界》里感受的乐观氛围形成了多么强烈的对比:普法战争以来的四十年和平,使欧洲各国的经济充满活力,技术设备加快了生活的节奏,科学发现使那一代人的精神状态感到不胜自豪,人们普遍感到的繁荣已经开始。
  一战的爆发是因为一个运转多年行之有效的全球体系,已经因持续的成功走到自己能力半径的边缘,张力已然在加剧,而人们还以为成功没有尽头,直至压垮骆驼的那最后一根稻草来临。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战既不是一个时代的斩钉截铁的起点,也不是一个时代戛然而止的终点,它更像是新旧体系重组过程中“断裂和失控”的悲剧性一章。其于当代最大的借鉴意义即在于,如何保持既有体系的调整弹性,直至新的体系平稳建立。
  《转折年代:邓小平在1975—1982》
  作者:程中原
  出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定价:49元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历史转折”,从最初的酝酿、尝试到最终的实现、完成,经过了将近八年曲折复杂的历程。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下册)
  作者:约翰·麦克里兰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118元
  从苏格拉底到马基雅维利,从霍布斯到马克思,作者将42位人类历史的思想先驱,置于故事的中心,探寻他们如何为现代政治思想与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果种子不死》
  作者:[法]纪德
  出版:上海译文
  定价:38 元
  作者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荣获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他的自传作品。作品展示了一位敏感、矛盾而又多变的作家和艺术家的成长经历。
  《阅读整理学》
  作者:[日]外山滋比古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定价:25元
  作者重新思考阅读的方向和意义。作者认为,阅读未知信息才是让人打开大脑、收获新知的最佳途径。
  《晴耕·雨读》
  作者:张冠生
  出版:新星出版社
  定价:38元
  作者选取胡适、钱穆、沈从文、顾颉刚、阿伦特、本雅明、高尔基、法捷耶夫等人文学者的文章,将古今中外汇于一炉。
其他文献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讲话中表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这是继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依宪执政”理念的重要性。  依法治国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战略方针,其中最高的法和最根本的法就是宪法。依法治国,最核心就是依宪治国。在依法治国的总体理念下,不同的行为主体都需要依法行事、依宪行事,即执政党必须
清晨,到了办公室,人来得还不算多,你打开电脑,小心敲击键盘,以免打破这个时刻难得的宁静。但很快,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带着早餐的味道和挤公交车的余温,从你身边飘过,你便知道,在单位大家庭中的一天,正式开始。  那个身影,属于“大妈”。很快你就能听见她大声讨论路过报摊时看见的头版标题和昨天晚上的肥皂剧剧情,她忧国忧民义愤填膺,又柔情感怀女主角的命运多舛;她手里还提着一个包子或半份烧卖,问众人谁没有早餐
获奖后第10天,华谊庆功会上,两个服务生打开门。一片闪光灯中,廖凡进来,大步走上华谊专门给他铺的、银色闪光的地毯。  西装,领结,小胡子,廖凡一边走,一边向两边挥手致意,眼神、动作、笑容,一切都恰到好处。  他不高,但很瘦,人群中并不起眼,胡子绕嘴一圈儿,站的不太直,有点含胸,经常有一些小动作。他似乎并不自在。华谊宣传人员告诉记者,廖凡正经历着某种“甜蜜的疲劳”,靠喝酒、抽烟提神,应付一个又一个采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外景。图/ 中新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定于2014年10月20至 23日召开,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两年前的中共十八大开始,“依法治国”就不断被强调,观察家们相信,四中全会将就此议题出台重要政策措施。  法治是一种价值观,但并非虚幻的空中楼阁,落实到国家治理体系,就是一个政府如何依法行政的问题。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省在上世纪90年代即提出了“依法治省”,
河北省交通厅综合规划处副处长邓伟,在编制保定的交通规划上遇上了难题。  按照交通规划的编制原则,交通规划要跟着城市的定位走,定位好了才能预测可能的人流与物流。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现在保定的城市定位,成了一个谜一样的话题。  而在这个话题背后,各路利益主体的诉求激烈博弈。“重返第一方阵”  从2013年开始,“京津冀”开始成为保定官员口中频繁出现的词汇。  与河北省一级在京津冀问题上的遭遇相
进入2014年,中国乳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深耕”。  先是国内乳业巨头们纷纷引进“外援”;随后,新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实施后的首批乳粉生产许可证正式向乳企发放;至于筹备许久的乳业兼并重组细则虽仍未正式出台,但丝毫不影响行业内的并购“战火”。  3月23日,中荷两国政府签订协议将帮助中国奶粉产量提升到400亿公斤,伊利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签订协议共建中荷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更是从“量”和“
当下中国汽车业,不光是产业政策引发的变化,移动互联时代孕育的新思维,革命性技术带来的新运用,也正在推动汽车产业不断发生变革。它们当然不是在革汽车产业的命,而是正在重塑产业格局: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汽车“新世界”正在重构之中。无知无畏的市场期  表面上,你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在谈一个行业的重新思考与变革,但我却认为这很重要,汽车产业的思维方式及其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人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现代走向未
我从上海来,想从上海自贸区的背景来谈一下服务业的发展。因为在自贸区方案里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服务业更加开放。  我们为什么要搞自贸区呢,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服务业更加开放,它涉及六大领域,包括金融服务业、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和社会服务六大领域。  但是到目前为止,应该说上海自贸区主要是做了两件事,还没有涉及服务业更加开放的议题。  第一件事,就是承诺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
当地时间5月27日晚,结束亚欧四国行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离开柏林回国。  德国是李克强出访的最后一站。两天多的访德行程,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全程参与,此前,他和使馆同事们早早就为这次访问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5月28日上午,就在李克强刚刚结束了德国之行,《中国新闻周刊》第一时间专访了史明德。  中国新闻周刊:史大使,请介绍一下对这次访问的比较深刻的感受。  史明德:从5月25日到27日,
随着针对医护人员的暴力行为愈演愈烈,我的不少同行深感痛心和愤懑,一些年轻医生甚至萌发了离开这个行业的想法,医学院招生也不像以前那样热门了,医学生甚至需要从别的专业调剂过来。而另一方面,患者到医院就医的体验也很差:排队挂号难、看病时间短、医生护士服务态度差,患者怨声载道,甚至最终演化为暴力事件。  另一个怪现象是,老百姓看病都要往大城市、大医院挤,而促使病人集中就诊的一个因素,是我们缺乏培训出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