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直气壮强化宪法权威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讲话中表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这是继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依宪执政”理念的重要性。
  依法治国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战略方针,其中最高的法和最根本的法就是宪法。依法治国,最核心就是依宪治国。在依法治国的总体理念下,不同的行为主体都需要依法行事、依宪行事,即执政党必须依法执政、依宪执政,所有国家机关,特别是行政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依宪行政。
  每个国家的宪法都应该体现对国家共同体基本认同的价值观。宪法没有权威,必然“误国”。只有身处国家机关的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有了宪法意识,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用宪法规范公权力的行使,真正做到依宪行政。
  其实,中共中央早已认识到宪法作为国家生活、中共党组织和个人行为根本依据的重要性。十年前,胡锦涛就曾提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然而,这个理念尽管被提出来了,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落实。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国家社会和党的活动中,宪法理念缺少统一的价值观与共识。
  在国家生活中,有的时候一些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习惯于在宪法之外寻求空间,为享受特权而破坏法制的现象并不鲜见,如腐败等现象就是这类行为的结果。另外,在社会生活中,社会缺乏共识、信任度低、司法权威缺失等问题也与宪法没有权威有着密切的关系。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换句话说,宪法不能得到有效实施,宪法就没有生命力。因此,宪法理念的树立,必须从宪法的实施着手。但现行宪法在违宪审查、法律监督和宪法解释等方面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尤其是违宪审查制度呼吁了30年,但是迟迟难以建立,究其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的时候执政者在具体的政策制定和推动法治方面仍是人治思维高于法治思维,宪法的权威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没有把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和关系国家命运的制度安排。
  其次,虽然我们在违宪审查方面的工作也有一定的进步,如《立法法》的出台,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审查备案室的设立,但是这些监督举措实际发挥的作用很小,没有及时回应社会的期待与实践发展的需求。
每个人都要尊重法律、尊重宪法,要让群众真正相信法律,逐渐减少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法治的“地方化”,更不允许对国家核心价值和法律精神层面“具体化”,防止法治领域的“政绩工程”,维护共和国法律的权威与尊严

  另外,长期以来,中国的执政体制以党的政策和决定为重要行为依据,没有充分认识到违宪审查制度对国家稳定、执政基础的合法性以及利益的合理协调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有时把违宪审查与中共的执政方式对立起来,认为如果坚持违宪审查,则对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构成一定的挑战。
  最后,有的领导及机关对违宪审查的知识不完备,一提起违宪审查想到的就是美国、德国等国家审查机制,对不同国家违宪审查制度的历史背景与类型缺少正确的认识,人为地阻碍了违宪审查制度的发展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将“依法执政,首先是依宪执政”中的“首先”二字换成了“关键”,这是对“依宪执政”理念的强调,突出了“依宪执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当然,要想真正促进中国的法治从依照法律治理国家,转向首先依靠宪法治理国家,真正进入到依宪治国的阶段,使依宪治国成为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需要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需要从完善监督程序入手,设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
  在当前的形势和条件下,成本最低、最具可行性的方案就是:2013年3月两会召开期间,依照宪法在全国人大增设具有专门委员会性质的宪法监督委员会,并把法工委的法规审查备案室调整为宪法监督委员会下设的工作机构,明确其工作职责与程序。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12·4”讲话精神,完善宪法监督制度的有效举措。
  最为根本的是,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12·4”讲话,必须以巨大的勇气和毅力,重塑法治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
  这包括改变领导批示制度,以法治作为执政基础,淡化个人权威,消除人治现象。如遇到社会纠纷,不能靠法外程序解决社会冲突,要将其纳入法治轨道来解决。
  遇到重大问题,积极发挥法律的作用,让法治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减少目前各部门专门领导小组和协调小组林立的情况。
  每个人都要尊重法律、尊重宪法,要让群众真正相信法律,逐渐减少信“访”不信“法”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法治的“地方化”,不能把依法治国的价值体系与规范体系分解为所谓“地方”经验,更不允许对国家核心价值和法律精神层面“具体化”,防止法治领域的“政绩工程”,维护共和国法律的权威与尊严。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会长)
其他文献
地球警报在拉响。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13年报告明确指出,最有可能的罪魁祸首,是我们在过去半个世纪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要想避免灾难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应对全球变暖的更积极有效的方针。与近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不同,地球气候问题的解决尚没有太多可供选择的救助计划。  三年前,在坎昆召开的联合国第16次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同意在2020年把排放量降低到足以阻止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之前高2℃的水
3月末,随着房地产调控新“国五条”各地实施细则相继出台,不少城市的落地方案仅仅寥寥几句,被网友调侃“还不如一条微博长”。  相较3500字的“国五条”,许多城市的实施细则显得格外“短小精悍”,南京“国五条”细则全文不算标题字数,通知正文仅114字。杭州市房管局4月1日发布的公告字数更少:“经市政府同意,2013年度我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为:全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增幅低于本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
我记得是在哈尔滨回北京的火车上,接到了编辑陈晓萍的电话,那是2005年4月初。  编辑在电话里说,让我做关于“日本历史教科书”的稿子,这让我颇为意外。因为一般而言,国际新闻自然由国际版记者担纲。不过,跨入21世纪,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早已不再泾渭分明,国际问题引发国内新闻事件也日渐普遍。此前一年,在中国举办的亚洲杯足球赛上,中国球迷的对日态度,已经预示了2005年中日之间不会太平。至2005年4月5
中国在公共关系与公众形象方面仍存在问题。美国皮尤研究中心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公众对美国的看法优于中国。尽管美国的监控、无人机袭击及其他军事干预行动遭到了全球的反对,但是这并未影响它的形象。  而与此同时,无论中国取得多少经济与政治成就;无论习近平主席等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如何开展对外交流;无论中国对世界各国怎样慷慨解囊或给予多少创新支持,某些负面形象却依旧阻碍中国的发展。如果不改变这一状况,中国便很难
3月底,萨莎、玛利亚和她们的母亲——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刚刚完成了中国之旅。这确实不失为一个度春假的好主意。萨莎和玛利亚就读的西德威尔友谊中学在华盛顿特区拥有历史最悠久、实力最强的中文项目。  教育与教育交流是奥巴马夫人访华的中心主题。美国与中国建设教育体系的目标一致,均在于赋予未来的劳动者在21世纪带领国家向前发展的必要的技能。正如美国第一夫人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所说,“出国留学正迅速成为在
和刚刚过完的这个寒冷阴沉的感恩节一样,美国紧张的种族关系因为弗格森市的警察枪杀案又一次跌到了同样寒冷的谷底。  据《联合报》的综合报道:“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郡大陪审团2日决定,不起诉今年8月在弗格森市枪杀手无寸铁的非裔青少年布朗的警察威尔森后,弗格森再度爆发种族骚乱。警方表示,当晚的骚乱比8月布朗死后更激烈,有12间商家遭纵火,且枪声大作,警方以催泪瓦斯和闪光弹驱散群众,有61人被捕,14人受伤。
女友多年感情长跑,最后人财两空。她还要装笑:“没有坏男人,只有坏缘分。”她不哭不闹不与小三决一死战,默默搬出家:“彼此有过故事,何必互相伤害。”且慢,那家本质上是她的。零居室,却也足够让京漂族倾尽全部积蓄。正主儿卷铺盖走人,反而是前男友还理直气壮住着,连同自己的父亲和妹妹。他们为什么不搬?答:在找房子呢,找到合适的就搬。这么多人不得不挤在一间房里,前男友的收入水平可见一斑,只怕他付得起房租的房子还
最近,中国宣布对世界的最大软件制造商微软展开调查的消息,引发了国际上对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反垄断调查的关注。微软在中国四个城市办事处的电脑与文件被没收,更是让人猜测中国即将对西方高科技企业展开某种大规模的讨伐。美国高通与InterDigital两家全球领先的移动设备芯片和无线技术开发商正在面临总局的调查,这一行动也印证了人们的猜测。8月6日,微软再次遭受调查,一同被调查的还有微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两个日本政治家对中国的影响很大,一位是最早访问中国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他与中国签订了邦交正常化的协议,就此中国与日本恢复了外交关系。还有一位是福田赳夫首相,在他的任内中国与日本签署了《日中友好条约》,有了这个条约中国从日本获得大量的投资、技术援助以及政府低息贷款与援助。  但是相对福田赳夫,中国人还是喜欢田中角荣,说他与中国的脾气相投,有些地方考虑问题的方式方法与中国人很接近
聊了不到半小时,刘福春的手机响了,又是来送书的。20多年前,国内诗歌界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刘福春在收集一切和新诗有关的作品,大家会把自己的作品和收藏的资料寄给刘福春。直到现在,仍然如此。  来访者需要由北往南穿过整个北京新街大院,才能找到刘福春所在的办公地,唯一的参照物是某家不起眼的快捷酒店。作为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研究员,刘福春的办公室原本在建国门内大街北侧的社科院内,但他每周只会去那里办公一天,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