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党建工作标准化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

来源 :大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le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其中,党建工作发挥出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党建工作,通过党建工作标准化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提升党的科学化水平,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务。
  关键词:党建;工作;标准化;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D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1-0036-02
  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都将党的建设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心,以党建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带领我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重视并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实现党建工作标准化是势在必行的、大势所趋的。我们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端正学习态度,深化思想改革,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坚决服从党的领导,做到学以致用。在新时代,要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标准化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此来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本文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党建工作标准化的基本内涵,浅析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试论党建工作标准化的主要价值和重要意义,探讨党建工作标准化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实践方法。
  一、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是党建工作与标准化的有机结合。标准化建设的初衷是建立秩序,保障事物运转和发展都是在遵守秩序和尊重规则的基础上的,以此来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党建工作标准化,即在党的建设中,能形成一种有规则的、合理的、科学化的运行秩序,以此来保证党建的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让党建工作规范化,从而带领党员在各行各业内发光发热,发挥出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进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二、党建工作标准化的主要内容
  (一)党组织政治建设标准化
  党建工作标准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党组织政治建设标准化。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是党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党建工作运营发展过程中最核心的一种功能。通过党组织政治建设标准化,提高党的政治功能,将党的政治工作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加快实现党建工作标准化的步伐。
  (二)党组织建设标准化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党组织建设标准化在促进党组织发挥价值、帮助党组织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企业中,要做好党组织内部成员的管理,营造党组织建设的良好环境,让党组织成员能在浓厚的氛围中共同努力、共同进步,进而为党组织建设添砖加瓦,助力党建小组实现自我价值,为党组织建设的标准化贡献力量。
  (三)党员队伍标准化
  身为党员,应该时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做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组织者、领导者以及服务者的角色。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领头羊”,要时刻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党员队伍标准化建设过程中,要保证党员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让每一名党员都能时刻牢记自身的使命和职责,有效落实自己的岗位职责。
  与此同时,要加强培养制度和选拔制度,挑选严格遵守纪律的优秀人才。还要加强对党员的考核制度,重视对党员的教育工作,让党员能有计划地去学习,保证自己能始终跟上社会的脚步,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和统一性,进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1]。在定期考核中,要依据各项标准严格为党员打分。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实行激励制度,对起到模范作用、工作认真负责、能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考虑、能时刻以党的思想处理问题的党员,要给予鼓励和表扬,以此来鞭策党员不断进步,从而加快党组织建设的进程。
  (四)基本制度标准化
  党的建设工作中的基本制度是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党建工作需要遵循基本制度来保证党员的日常工作有章可循、有理可依,是促进党建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全面化、细致化、有效化的制度体系和有效途径。通过基本制度标准化,让党员在工作中能得到监督与指导,将“严”作为党员建设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和前进方向,以此来促进党建中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五)基础保障标准化
  基础保障标准化是党建工作实现有序性的重要保障。首先,要投入足够的经费,保障党建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基础保障标准化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其次,要增加活动经费,促进活动顺利开展并圆满结束。再次,要加强党建活动阵地的建设,突出党建元素,为党组织增添新的活力,确保基础保障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三、党建工作标准化的主要价值和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党建工作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与国际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越来越多,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党建工作标准化势在必行。党建工作标准化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衣食富足、生活幸福。
  (二)有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沟通交流的纽带与桥梁,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建工作标准化有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让党员更团结一心,制定更周密的工作计划。
  (三)有利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
  群众是党建工作的基石,党建工作标准化有利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从而让群众听党指挥、响应党的号召、跟随党的路线。通过党建工作标准化,扎实党的群众基础,让群众看到党的真心实意和清正廉洁,让党和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团结群众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能吸引更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队伍中。
  (四)有利于提升党的科学化水平
  党建工作标准化有利于提升党的科学化水平,让党的日常工作目标更清晰、步伐更稳健、计划更周密、内容更翔实、理论更精炼、程序更统一、思想更科学,让党建工作的价值与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提升党建工作的效率、水平和质量,为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党建工作标准化能使党建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党建工作实现稳定、长远、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党建工作标准化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实践方法
  1.立足实际。要想通过党建工作标准化,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就要立足实际。应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走进广大人民群众的队伍当中去,收集民意、听取民生。中国共产党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2],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着想,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发展计划,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广大人民群众带去更优质的服务。
  2.充实党建内容。党建工作标准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党建高质量发展。因此,在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实党建内容,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实际情况及时增添內容,第一时间发现党建工作的不足之处,并随时做出更新与调整,让党建内容更充分详实。为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3.深化思想改革思想是促进党员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因素。要想更好地实现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就要深化思想改革,保证每一名党员都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坚定自身思想,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高,才能更好地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态度。因此,要让党员们保持无私奉献的精神、鞠躬尽瘁的态度、任劳任怨的思想以及乐观向上的心态;要让党员们学习最新的工作要求,根据党中央的要求开展后续的一切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督促党员不断进步,让党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活到老,学到老”,鞭策党员自我完善。
  4.完善党建机制。要想更好地促进党建高质量发展,就要完善党建机制,让党员的工作能始终遵循规律、遵守规章制度,对党员的行为举止起到约束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建立奖惩机制,根据党组织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和质量,进行公正、公平的评价,并给予优秀党员以鼓励,提升他们的成就感。对于工作偷懒懈怠的党员,要及时批评,提醒他们履行职责,与他们展开一对一的谈心,在谈话过程中要注意尺寸。只有奖罚分明,才能促使党员进步,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构建出优秀的党员人才队伍。
  5.实现党建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党建工作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更需要不断创新,保证思想观念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时刻走在时代前线。党员要在继承传统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的新媒体技术进行发展创新,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此同时,党员要了解新媒体软件,利用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平台,使党建工作更透明化、公开化[3],让党建工作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一些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比如,歌颂祖国诗歌比赛、党建教育宣传等,以此来激发党员的兴趣,提高党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五、结语
  总而言之,党建标准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实现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4]。要想通过党建标准化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就要积极探索建立党建工作标准化体系[5],立足实际、充实党建内容、深化思想改革、完善党建机制、实现党建创新,从而实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勇.以基层党建创新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N].江苏经济报,2020-11-03(A02).
  [2]赵德忠,刘峰,白泉,等.发挥党建政治优势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N].现代物流报,2020-11-02(A06).
  [3]鞠颖.如何通过党建工作标准化推进党建高质量发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13):206-207.
  [4]陈秀敏.标准化视域下的党建工作研究[J].山西青年,2020(14):288.
  [5]坚持以党建工作标准化为引领推进机关事务工作规范创新上水平[J].中国机关后勤,2018(06):35-36.
  (责任编辑:胡甜甜)
其他文献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面对世界现有格局的新时代提出来的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从思想渊源来讲,它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传承了中华民族基因中“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念。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这一理论旗帜鲜明地倡导了正确的义利观、和平的发展观、共同参与的全球治理觀、平等互利的国际权力观。现实和未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实践都将有力地证明,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
摘要:高校思政教育时效性是我国近些年思政教育的热点话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能够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与时俱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需深度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思政教育的时效性,丰富教师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
摘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等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以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合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创新,并将该理论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认识论;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个新的历史方位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把文化自信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发生了许多变化,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价值就在于帮助人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自信;内涵;意义  中图分类号:I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
毛泽东人民监督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其科学运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具有深远的时代价值。发挥人民
摘要:公共政策是政府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的重要辅助手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践行有着促进作用。然而,当前在公共政策的目标制定和执行方面存在着的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公共政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归根结底,主要是因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价值偏离,并且在制定过程中过于强调经济建设以及监管考核体系。基于此,应当构建完善的公共政策体系和评估机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得到良好的践行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