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教学思考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nxia_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一条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要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课上,我非常注重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训练,注意让学生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比较、分析和判断,积极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使学生获得审美感受,理解美术作品的意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目的。
  一、强化欣赏,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美术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审美能力的培养,艺术修养的提高,欣赏是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也指出,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新课程标准将美术学习活动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运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四个领域的学习各有侧重,但我认为欣赏应该是连接四个学习领域的一条纽带。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鉴赏水平的提高,艺术修养的积累,单凭在“欣赏·评述”这个领域的学习是不够的,应该在四个领域的学习过程中都渗透欣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比较、设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思考、鉴别、判断、感悟,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增长美术知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他们关注艺术,热爱艺术的情感。
  二、摆正美与术的关系,重视学习方式的转化
  在教学中强化美术的美育功能的同时,还必须强调“术”,把必要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技巧落到实处。通过欣赏,学生已经感悟到了一些方法和原则,对技能技巧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实际上这一过程,也就是将技能技巧的学习放到了美术文化的氛围中学习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技能技巧的学习,创作练习,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分解学习难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方式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是以学习《托物寄情》为例,欣赏以后,转到学习画梅花的技法上,我改变了以往教师示范、学生试画、创作练习的套路,讲了基本画法后,在讲画梅枝的时候,我没讲方法,就让学生用简笔画的方式在黑板上尝试画梅花的前后左右枝,让学生自己探索,相互纠正,直到掌握方法,加深学生对前后左右梅枝画法的认识以后,我再重点地介绍梅枝的画法,接着让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用粉笔作工具进行画梅枝比赛,比赛进行的很激烈,课堂气氛也达到高潮,学习方式的变化,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赛结束后,我再一次示范了墨梅的绘画技法、笔法的变化等重点细节。最后安排学生在宣纸上完成临摹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延伸课外,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中学美术每周仅有一节课的学习时间,我认为在美术课上的学习是有限的,仅凭课内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是不够的。教师可以通过兴趣小组活动、举办画展、组织学生参加美术竞赛等形式延伸美术学习,学生们通过眼、耳、鼻、身、情、意去感知多种材料与造型的形、色、气、质、味、温等属性,获得第一经验,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了解生活,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在美术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局限性,比如桌子太小,时间很短。有时学习活动刚刚开始就要下课了,学生要匆匆收拾工具,准备下节课的学习,学习氛围很难形成。教师要利用好课余时间搞好兴趣小组活动,亲自指导学生学习,丰富创作形式,办好画展,培养优生,用优生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形成素养。事实上,学生需要艺术,需要艺术活动,身边的艺术学生又格外关注,能够起到较好的熏陶和带动作用。
  四、体验过程,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现代社会科学迅速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越来越大,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之平衡。美术课程是人文学科,美术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欣赏让学生感知艺术的魅力,陶冶学生情操,通过绘画练习,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习惯,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协作精神。在这些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习过程的强化与落实,重视体验,达到培养情感与态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未来的人生做好储备。让学生动手收集实物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国际互联网资源主动收集、筛选、分析、整理视觉图像和相关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学习的策略。学生通过感觉器官,感悟到丰富的艺术形式,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美术素养。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他们能说。课堂教学中就应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积极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他们形成人文素养,这样,学生们的美术素养自然就得到了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要善于不断探索、总结、提高,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教育》2003年第一期《美术课程标准》
  [2]《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探析》王军《教育探素》2004/4
  [3]《美术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涵养》. 侯令.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范水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对实现井下安全爆破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设置警戒和隔离、一炮三检和连锁爆破等制度,以及分次爆破、反向爆破、浅孔爆破和使用水炮泥等作业的操作方法,有关内容对提高
【摘要】素描是造型艺术和美术设计的基础,教师要从理论知识的讲解、写实与默记的共同运用和课后实践的辅助灯三个方面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高职学生打下坚实的美术基础。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学;素描  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用美术设计所必备的基本技能,素描功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美术能力的高低,也对其专业学习和将来就业有着深刻的影响。所以,高职院校的美术教学应
分析了浙江省平湖市推进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中的主要做法,并从中得到经验启示,为推动粮食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参考。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思想课教学将面临不少问题。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现象;“应试教育”中教学教研方法和手段影响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衔接;高中政治课知识容量与难度直接影响到教学衔接。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提出应对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高中;政治课教学;衔接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思想课教学将面临不少问题,过去“应试教育”中的弊端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来。认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学生应“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阅读可说是一个人生存所必备的本领,尤其是课外阅读,对小学生起着极
【摘要】翻译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学习内容,体现了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转化生成和综合运用能力水平。跨文化因素则对英汉翻译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就跨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运用作探析,以此来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翻译的技能。  【关键词】高职英语;英汉翻译;跨文化  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翻译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积累综合素养,更是体现了学生语言知识转化生成运用能力。针
本文针对更换乳化器带来的粉状乳化炸药生产质量问题,选择三种乳化剂进行单独和复配生产实验,得到的最佳乳化剂复合品种与比例使问题得以较好地解决。
【摘 要】初中生如何在短时间内掌握化学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把以下几点做好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一、提高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二、让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三、让学生科学记忆,联系生活实际,四、让学生学会总结,精确计算。   【关键词】学好化学;方法     初中生在初三一年的时间里,既要掌握初步的化学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基础,还要迎接中考,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如何让学生在短
猪腹泻又被俗称为猪拉稀,是一种在猪的生长过程中极为常见而且发病概率极高的疾病,这种病不仅对猪的身体健康以及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甚至还会造成猪的死亡,严重影响
导爆管雷管以其优良的抗静电性和易于实施大型网络爆破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电、交通、城市爆破拆除等爆破工程中。一段时间内,我公司生产的导爆管雷管,部分存在延时精度差、高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