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课程改革,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改革中各种模式层出不穷,目的在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而教学过程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面对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学习不是仅仅把知识装进学习者的头脑中,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而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这也是课程改革要达到的一个目的。
在教学改革的各种模式中,并不是所有的都成功,也存在一些误区或思考不够成熟或理解不够透彻的地方。如合作学习模式中,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把它仅仅作为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程序,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常常出现教室里表面很热闹,其实学生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面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水平。又如自主学习模式,把教学完全丢给学生,变成学生“自己”学习,对学生学习的结果不管不问,不强调学习目标、重点,等等,这些都是想法很好,但是思考不够成熟、理解不够透彻或是课题教学效率被忽视的体现。
一、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和思维交流
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重视情感投资,把密切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矫正学生对数学恐惧心理的突破口。课内多启迪多提问;课外辅之適当的数学讲座,成立兴趣小组,引导他们在数学海洋中遨游,让他们看到数学天地的无限宽广。
二、解释学生所疑,解学生所难,乐学生所乐
愉悦感是积极情感的心理表现,具有主动积极学习的倾向性,它是数学学习最佳心态的催化剂。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愉悦感,学习起来就会兴趣十足,积极主动,思维机制的运转就会加速。培养学生愉悦感的重要途径有:1)各抒己见,在课内展开争论,从而强化学习气氛,激起学生高昂的情绪,以达到最佳的学习心态。每个人得到鼓舞,智力活动处于最住状态,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2)解题活动中,暴露解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是思维“体操”的魁力。
三、利用数学的简捷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诱发学生的愉悦感
严谨感是指人们追求科学工作作风的情感,它能促使人们言必有据、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心理学告诉人们:严谨作风会迁移到教学活动中去,而数学教学活动又能形成严谨的作风,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念的形成过程,公式、法则的推导过程。解题过程中,必须思路清晰,因果分明,不能有任何遗漏与含糊之处,重视解题后的回顾。 成功感是学习的“内动力”,是促使创造性思维引发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充分肯定学生的一点一滴成绩,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一种独特的成功快乐和自我欣赏与陶醉。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积极的进取心态。
最佳学习心态,主要由轻松感,愉悦感、严谨感和成功感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轻松是数学活动成功的发动机,愉悦是成功的催化剂,严谨则是成功的检控器,而成功既是关键又是最终的目的。
浅见二,抓好指导学习方案。要编写好指导学习方案,这是首要工作。指导学习方案与教学方案不同,它必须能生成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传统的教辅资料,但又不能脱离教材。它是学生学习的向导,也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指导学习方案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案的编写不仅要根据学科特点,而且要根据课型特点,但格式必须统一。
第一部分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连接、学法指导。编写时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使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知识链接清晰,学法指导明了到位。第二部分为课前自学课中交流。这一部分是整篇指导学习方案的核心与关键,教师应多下功夫。编写时,力求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顺序渐进,逐步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特别是数学,其知识衔接性强,让问题层次化尤为重要。第三部分为整理指导学习方案。为了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的掌握,应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整理方法灵活多样,结合内容而定。也可以让学生自行采用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进行整理。第四部分为达标测评。达标测评应注意内容的精练性、梯度性,题量适宜,学生能当堂完成为佳。它是反映学生一节课所学的效果,教师要给予讲解和指导,学生用红笔进行批改,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及时的反馈。其中,课前自学课中交流这一板块是重点,教师应下足功夫。为此,对于每一份指导学习方案,都要深思熟虑,不仅要备好个案,还要集思广益备好指导学习方案,最后审核通过,方可运用。
要抓好学生指导学习方案的课后完成、批改工作。指导学习方案是课堂教学的抓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精华。因此,合理安排指导学习方案的完成尤为重要。住校生晚自修定为做指导学习方案的最佳时间,合理安排,让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完成指导学习方案。非住校生,安排其在家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务必在课前对各组组长批改到位,组长则批改组员,并给予恰当评价。只要学生专心做了,课堂上的小组交流就不会流于形式,不会空合作,不会瞎交流。课堂上学生交流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就为上台展示提供保障。从而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要做好学生课堂展示、点评的培训工作。上一堂课犹如演一场戏,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是需要在舞台上展示的,展示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这就需要老师花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不需另外安排时间,每堂课都是培训的时间。培训可从学生的胆量、语言组织能力、分析解题能力、与同学的合作交流能力、课堂掌控能力等方面着手。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角。对于学生的展示、点评,教师应及时、客观地给予评价,价则是对前几方面的督促与激励。
传统课堂是需要改革的,改革才会有高效课堂,这是李炳亭大师的话。只要切实抓好指导学习方案的质量、批改、评价,学生就能更完美地展示,更幸福地学习,课堂就能更和谐高效。总之,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困难大、挫折多。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有最佳学习心态,善于在失败面前冷静总结教训、振作精神,通过指导学习方案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并加以指导。教学中积极钻研、兼容并蓄、提高自己 “教”的水平,研究学生“学”的方法,才能比较好的进行高中数学“教”与“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达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目的。
在教学改革的各种模式中,并不是所有的都成功,也存在一些误区或思考不够成熟或理解不够透彻的地方。如合作学习模式中,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把它仅仅作为教学中的一个必要程序,不顾问题是否具有探究性,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常常出现教室里表面很热闹,其实学生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面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水平。又如自主学习模式,把教学完全丢给学生,变成学生“自己”学习,对学生学习的结果不管不问,不强调学习目标、重点,等等,这些都是想法很好,但是思考不够成熟、理解不够透彻或是课题教学效率被忽视的体现。
一、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和思维交流
师生关系直接制约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重视情感投资,把密切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矫正学生对数学恐惧心理的突破口。课内多启迪多提问;课外辅之適当的数学讲座,成立兴趣小组,引导他们在数学海洋中遨游,让他们看到数学天地的无限宽广。
二、解释学生所疑,解学生所难,乐学生所乐
愉悦感是积极情感的心理表现,具有主动积极学习的倾向性,它是数学学习最佳心态的催化剂。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愉悦感,学习起来就会兴趣十足,积极主动,思维机制的运转就会加速。培养学生愉悦感的重要途径有:1)各抒己见,在课内展开争论,从而强化学习气氛,激起学生高昂的情绪,以达到最佳的学习心态。每个人得到鼓舞,智力活动处于最住状态,真正做到乐中学,学中乐。2)解题活动中,暴露解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是思维“体操”的魁力。
三、利用数学的简捷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诱发学生的愉悦感
严谨感是指人们追求科学工作作风的情感,它能促使人们言必有据、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心理学告诉人们:严谨作风会迁移到教学活动中去,而数学教学活动又能形成严谨的作风,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念的形成过程,公式、法则的推导过程。解题过程中,必须思路清晰,因果分明,不能有任何遗漏与含糊之处,重视解题后的回顾。 成功感是学习的“内动力”,是促使创造性思维引发的巨大精神力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充分肯定学生的一点一滴成绩,使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一种独特的成功快乐和自我欣赏与陶醉。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积极的进取心态。
最佳学习心态,主要由轻松感,愉悦感、严谨感和成功感构成,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轻松是数学活动成功的发动机,愉悦是成功的催化剂,严谨则是成功的检控器,而成功既是关键又是最终的目的。
浅见二,抓好指导学习方案。要编写好指导学习方案,这是首要工作。指导学习方案与教学方案不同,它必须能生成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传统的教辅资料,但又不能脱离教材。它是学生学习的向导,也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指导学习方案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案的编写不仅要根据学科特点,而且要根据课型特点,但格式必须统一。
第一部分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连接、学法指导。编写时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使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知识链接清晰,学法指导明了到位。第二部分为课前自学课中交流。这一部分是整篇指导学习方案的核心与关键,教师应多下功夫。编写时,力求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顺序渐进,逐步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特别是数学,其知识衔接性强,让问题层次化尤为重要。第三部分为整理指导学习方案。为了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的掌握,应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梳理。整理方法灵活多样,结合内容而定。也可以让学生自行采用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进行整理。第四部分为达标测评。达标测评应注意内容的精练性、梯度性,题量适宜,学生能当堂完成为佳。它是反映学生一节课所学的效果,教师要给予讲解和指导,学生用红笔进行批改,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及时的反馈。其中,课前自学课中交流这一板块是重点,教师应下足功夫。为此,对于每一份指导学习方案,都要深思熟虑,不仅要备好个案,还要集思广益备好指导学习方案,最后审核通过,方可运用。
要抓好学生指导学习方案的课后完成、批改工作。指导学习方案是课堂教学的抓手,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知识的精华。因此,合理安排指导学习方案的完成尤为重要。住校生晚自修定为做指导学习方案的最佳时间,合理安排,让学生通过自学,独立完成指导学习方案。非住校生,安排其在家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务必在课前对各组组长批改到位,组长则批改组员,并给予恰当评价。只要学生专心做了,课堂上的小组交流就不会流于形式,不会空合作,不会瞎交流。课堂上学生交流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就为上台展示提供保障。从而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要做好学生课堂展示、点评的培训工作。上一堂课犹如演一场戏,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是需要在舞台上展示的,展示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这就需要老师花时间对学生进行培训。不需另外安排时间,每堂课都是培训的时间。培训可从学生的胆量、语言组织能力、分析解题能力、与同学的合作交流能力、课堂掌控能力等方面着手。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角。对于学生的展示、点评,教师应及时、客观地给予评价,价则是对前几方面的督促与激励。
传统课堂是需要改革的,改革才会有高效课堂,这是李炳亭大师的话。只要切实抓好指导学习方案的质量、批改、评价,学生就能更完美地展示,更幸福地学习,课堂就能更和谐高效。总之,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困难大、挫折多。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有最佳学习心态,善于在失败面前冷静总结教训、振作精神,通过指导学习方案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并加以指导。教学中积极钻研、兼容并蓄、提高自己 “教”的水平,研究学生“学”的方法,才能比较好的进行高中数学“教”与“学”,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达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