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化学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uye2626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问题意味着积极的参与,思维的活跃,能力的提高。学生化学课堂提问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显得尤为重要。九年级学生化学学习中提问的培养我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创造学生心理自由的空间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提供轻松自由的空间能促使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对九年级学生而言,由于受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传统评价方式的约束影响,学生由原来的爱提问到不敢提问,再到怕提问,直到现在的默默无语。如何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调动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造力,在教学中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做了以下探索:首先,第一节课一上课就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在德国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位淡黄色头发的学生想凉爽一下,跳到了游泳池中。过了一会儿,游泳池边的人吃惊地看到,从水中站起来一位满头绿发的青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尽可能利用有关故事(如科学家们如何发现溴等元素的),通过这些故事让学生感觉到这门学科的生动直观,学生心里自然轻松愉快。其次在学生学习化学时我常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联系在一起,利用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如:为什么我们烧菜要用铁锅?为什么我们的铁制品在潮湿的天气容易生锈?为什么会出现煤气中毒事件?同学们还能举出哪些?由于是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无论是谁都能提出几个问题。我先请班上不善于发言,提问能力较差的同学回答。当然,我允许他沉默一段时间,并说了许多鼓励性的话。学生终于回答:“为什么饭会变坏”?我鼓掌说:“对,这不是很好吗?”在这种情形之下,其他同学也都踊跃举手,提出了许许多多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此时此刻,学生感到这门学科与生活紧密相连,一下子就觉得知识和自己距离非常的近。通过这些努力,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心理自由的空间,为教学工作开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尽管开始的时候教学进度稍慢,不过慢慢地学生主动提问了,而且次数也越来越多了,提问质量也逐渐提高。例在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我班就有一位同学提问:为什么有的饮料放在热水里热过后会变酸,与碳酸的分解有何关系?可见学生已想发言,善于发言了。
  二、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
  人的生命活力来自人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人的行动来自于人本身的自我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提问的原动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增强其好奇性,使学生的这种宝贵素质得到保护,从而提高其课堂提问能力。激起学生好奇心的途径主要有巧妙设置问题情景和发挥化学实验功效。巧妙设置问题情景:如在教“分子”这一节内容时,我首先提问:100+100=?话音刚落,学生大笑。我却在黑板上书写100+100<200。接着做了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的实验,经观察体积小于200mL。学生在惊讶之余,纷纷提出疑问:“老师,100mL水和100mL水混合,体积是多少?”我答:“200mL。”学生又问:“那为什么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体积小于200mL呢?”对此,组织学生看书讨论并提示: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由于设置情景合理,学生积极提问,看书讨论,最终自己找到答案。实践证明:结合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情景,就能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学生就在教学中一直处在思维状态,教学效果就比较好。充分发挥实验功效,除了在做实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大胆地提出问题外,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探究,在探究中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在讲到制取气体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同学们就对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好奇(装置如右图),它和氧气的装置不同,我们该如何检查?这时,我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做。在做的过程中,他们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后他们找到两种方法:第一: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看到导管的一端有连续的气泡冒出。第二:堵住长颈漏斗,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锥形瓶的壁,看到有气泡冒出。有学生就问:“如何堵住?不可行”。有学生回答:“我思考向里注水,导管堵住,因为导管好堵”。学生又问:“理由是什么”?这位学生就把他的实验做了一遍,这下其他同学都明白了。
  三、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对于我们这样普通中学的学生,课堂上的不提问,除了怕和无兴趣之外,还有就是对课堂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只有在接受了课堂知识的前提下,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提出问题。例如在讲元素和元素符号时,提前一天,我告诉他们几个问题:元素的概念是什么?元素用什么来表示?元素符号的意义是什么?当上完这一节课后,学生就问:“老师,什么是同一类?碳原子,氧原子等本来就不是一类?Fe的意义是铁元素和一个铁原子,那你原来还用它表示金属铁的吗?”可见学生对于这样的知识不仅掌握了,而且能提出问题了。
  四、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学生课堂提问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何正确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是一堂课成败的关键。做好了既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除了帮助学生自身找原因加以改正外,还从我们自身找原因,我发现对教师而言,长时间为了最终目标——考试导致课堂一灌到底,而忽视了课堂上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试问一下我们教师:你有哪一节课讲完一个重要的内容给学生留3分钟左右的时间思考和讨论的?没有思考,哪来提问?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了?所以我在课堂上除了对前后概念,知识点的联系详细讲解以外,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认真思考后再高层次地提出问题,之后解答并加深理解。例如:在讲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之后,我问:“对于化学式的书写规则你还有哪些疑问?请思考一段时间再回答”。同学们就开始讨论,过了一会儿就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元素的化合价对所有的纯净物都适用吗?单质呢?”又有一位同学说:“写化学式是正价在前,负价在后,那么氨气(NH3)呢?”又有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四氧化三铁(Fe3O4)中铁和氧的化合价各是多少?”通过讨论,学生作业上类似的错误(例如:负价在前,正价在后,不写出原子个数等)大大减少了。由此可见,学生不仅对我讲得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掌握了,而且加深了理解。当然提出问题的水平也比以往提高了。教学理论上说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有人这样说:从学习中能够提出问题是一个人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以上尝试,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确有了较大的提高,原来一声不响的学生课堂上偶尔也举手,课堂的学习气氛也较以前浓了一些,学习兴趣也有所提高,学习质量自然而然会有所改善的。当然,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方式很多很多,在教学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地探究和实践,以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新闸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三方面进行了常规用量实验改进微型实验的探索,并总结了微型实验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从狂热喜爱,购买成风;到消费理性,谨慎行事,SUV在中国市场的种种表现,折射出中国汽车市场消费的成熟,消费者在购买SUV产品时,已经不仅仅追求的是suv刚猛粗犷的外形,而更加强调其“动
鲶鱼为鲶形目、鲶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鱼类。鲶鱼全身无鳞,身体直接裸露,体表光滑,皮肤分泌大量黏液,头宽大于头高,前端平扁,后部侧扁,吻宽,口裂大呈弧形,胸鳍较小呈扇形,背鳍短小。
英语教学中教师常碰到的难题之一就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初一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感觉新鲜有趣,成绩普遍较好,但时隔不久陆续有一些学生就落后掉队,使英语教学陷入被动。究其原因有许多,笔者认为学习者的情绪、态度、学习动力等情感因素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学习好的学生,学习上有成就感,经常受到教师的鼓励及表扬和同学的羡慕,对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而那些跟不上队的学生。从教师、同学那里获得的消极情感反馈多
目前我国生猪发病率一直有上升趋势,并呈现了复杂性,而疫苗接种主要是控制和预防猪病的有效方法。现主要从猪疫病预防接种应关注的问题出发,对猪疫病预防接种的策略进行研究
摘 要:审美活动是培养人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的重要途径,而学校的美术教育就是实现这一途径的有效手段。因此,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培养人们具有正确的鉴赏美丑的能力,使人们能正确地理解和判断事物的美与丑,并且不断提高鉴赏美的水平。  关键词:审美 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    一、美术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的必要性  人们之所以追求美,是因为美以永久的魅力给人一种享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