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常规水稻品种特青为材料,对谷壳在水稻结实过程中的作用和某些生理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水稻结实过程中,谷壳中叶绿素含量随着谷粒充实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在谷壳内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常规水稻品种特青为材料,对谷壳在水稻结实过程中的作用和某些生理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水稻结实过程中,谷壳中叶绿素含量随着谷粒充实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加,在谷壳内空间被充满90%左右时达到最大值,然后下降;谷壳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整穗谷壳的最大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强度分别约为旗叶最大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的25%和20%。谷壳与旗叶相同叶绿素浓度提取液的光吸收光谱特性不同,在短波区谷壳叶绿素提取液的光吸收明显比旗叶叶绿素的高;在抽穗后,谷壳的重量会有所增加,但穗下部谷壳的重量始终比穗上部的轻;相关分析表明,谷壳的重量与最终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开花授粉完毕后,套不透明袋能明显降低谷粒的千粒重和实粒率,在去旗叶和倒3叶后再套不透明袋则降低得更多,但套透明袋时影响较小。以上结果表明,水稻在结实过程中,谷粒充实所需的物质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谷壳的光合作用,并且谷壳发育的好坏亦能直接影响谷粒的充实。
其他文献
利用1951~1995年气温、降水和台风年鉴等资料,在划分长江中下游冷、热夏年标准的基础上,分别统计分析了我国近海台风活动异常和季风雨型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指出,冷夏年和热
详述扬子区晚奥陶世晚期 (阿什极期 )至兰多维列世初期的生物带序列 ,修正部分的笔石带 ,与全球各重要地区进行对比。研究表明 ,全球奥陶系顶部赫南特亚阶及其上下地层在我国
大量的数值模拟表明 ,SVD和 LSQRD在面波频散网格反演两步法中的应用效果都很好。但 SVD可以用分辨矩阵、信息矩阵和协方差矩阵对解估计进行数学上客观有效的评价 ;而对于大型稀疏方程组的求解 ,LSQRD确是一种内存需求小、计算速度快以及分辨抗噪能力都较强的算法。在现有计算机运算速度较快、内存可以扩充较大的条件下 ,实测数据量不很大时 ,应采用 SVD算法进行线性反演。
侯俊胜 ,黄智辉 ,汪嘉联 .测井多参数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综合评判的对比分析 .测井技术 ,2 0 0 0 ,2 4(1) :32~ 35根据模糊识别的数学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分析讨论了模糊综合评
根据中国763 长周期地震台网的数据, 从中选取出43 条对中国大陆东部覆盖较好的双台Rayleigh 波垂直向记录, 运用改进的多重滤波法, 提取震中到台站路径的群速度频散和振幅谱信息, 进而求出每一双台大圆路经的面波衰减因子. 采用Talentola 概率反演得到不同周期面波衰减因子的分布, 根据上述衰减因子分布, 再反演出中国大陆东部地壳、上地幔横波品质因子的三维Qβ结构. 层析结果显示:
从地幔类型、地球物理资料、岩石学研究成果 3方面讨论了中国东部显生宙地幔演化的主要样式 ,认为古老岩石圈地幔物质以亏损玄武质组分的橄榄岩为主 ,岩石密度低 ,具上浮性质 ,是克拉通稳定的主要原因 ,不可能发生因重力诱发的拆沉作用。白垩纪晚期—新生代地幔成分为饱满的二辉橄榄岩 ,地温高 ,明显有别于古老地幔。该热地幔物质呈“蘑菇云”状上涌 ,蘑菇云之间仍有古老地幔的残留体 ,二者多数呈陡边界接触 ,
本文在研究铜厂矿田地质特征和宏观断裂构造带特征的基础上 ,对矿田内不同类型断裂构造岩进行了分类和显微结构面力学性质的鉴定 ,研究了岩石和矿物的形变与相变 ,探讨了微观
自 1994年塔中开始绿地建设以来 ,绿地长期使用高矿化度的地下水灌溉 ,局部地区出现积盐 ,盐分积累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立足于几年来对绿地土壤水盐连续观测的资料 ,对水盐动态规律进行了总结 ,提出在沙漠腹地长期利用高矿化度水灌溉 ,并不会造成土壤大面积积盐的结论
广泛出露于四川会理 -会东及云南东川等地的中元古代东川群地层 ,由于其中赋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包括铜矿、铁矿等而倍受重视。前人对其地层划分、岩石学及其含矿性等进行了
论述了最近50年来世界矿产资源供求关系的变化和现状,着重讨论了独联体国家、北美地区、西欧国家、中欧和东欧国家、日本、澳大利亚和南非共和国、欧佩克国家的矿产资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