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机械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教法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t1021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机械制图》课程在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基础地位,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一些特点,提出了将《机械制图》课程与《AUTOCAD》课程及后续一些课程进行有机结合的改革思路,并通过实践与探索分析得出这一思路的可行性。
  【关键词】机械制图  AUTOCAD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42-01
  1.教学改革的背景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至关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目前高职院校的一年级学生专业实践少,空间想象力较差,是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最大障碍。同时技术基础课教学时数又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如何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合理、有效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一方面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另一方面使学生能不断地了解新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为此我们尝试了将《机械制图》与后续课程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改革。
  2.教学改革的思路
  2.1合理调整授课内容
  《机械制图》授课应遵循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特点,以学生的可接受水准为出发点,以实用、够用为目的,按需施教。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能用到的重点讲,用不到的少讲甚至不讲。减少纯理论知识的讲解,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强化技能方面的训练。例如可以简化“表面交线”和“轴测图”的难度,删去“换面法”的内容;而对于徒手绘图以及零件图、装配图的组装、分拆画法的讲解与练习则可以增加一定的比重。
  同时,整合教学内容,对课程进行优化,将整门课程整合为两个大部分。第一部分以组合体为中心,将正投影法、基本体的视图、轴测图、组合体、图样的基本表示法等内容进行整合,加强组合体与视图,组合体与其它各章节的联系。第二部分以装配体模型为中心,通过模型来展开对标准件、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前后呼应,融会贯通
  以往的授课过程中,《机械制图》和《AUTOCAD》为两门独立的课程,常由两个不同的老师分不同的学期进行讲授,教学内容相互重复,浪费师生的时间与精力。因此,我们尝试将这两门课程合二为一,贯穿始终,即在每一个制图环节讲授完毕之后,要求学生能使用AUTOCAD软件相应的功能或绘制出有关的图形。
  安排大量的实训环节,在零件图、装配图训练中,与《数控技术》老师进行合作,有意识的从当届的校级“数控机床实操竞赛试题”中选择4到5组的装配组件,先抄画装配图,再拆画零件图。待后续相关课程上完后,在“数控加工实训”中通过自主编程、加工并进行装配,从而深刻理解零件精度设计要求与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
  同时,在绘制这些训练中,我们精选出一些零部件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零件表达方法来完成绘制,通过比较,加深了学生对于各种表达方法和简化画法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绘图的速度与准确性。
  安排学生画螺纹连接、键连接、滚动轴承、齿轮传动,为《机械设计基础》打基础;测绘液压阀和液压泵,为《液压与气压传动》打基础;画夹具装配图,为《机械制造工艺学》打基础。
  3.教学改革的实施
  3.1 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引入了机械制图的多维教学法来进行授课,即以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整合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测量基础、AutoCAD等课程标准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通过“理论指导—实物测绘—多媒体演示—CAD绘图”路径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质量目标的新型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另一方面使学生能不断地了解新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3.2 教学手段
  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存在,《机械制图》课程的课时相较以往有比较大的压缩,如何能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制作了大量的动画和视频资料供学生参考,同时将这些动画与视频上挂至学校网站,以方便有需要的学生课下自学。
  在教学中,我们使用AUTOCAD来模拟实际的绘图过程,以往授课中,大量的时间被浪费在了黑板绘图中,而现在通过软件模拟,加快了授课的进度,节约了时间,同时也增加了绘图的精准性,提高了授课的质量。
  在教学中,我们使用AUTOCAD的三维功能对一些不好讲述的,例如形体剖切,轴测图的形成等问题,进行三维展示。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掌握课程的重难点。同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学生的作业讲解中,将每一道二维的习题都转化为三维实体模型进行展示,而将每一个三维的习题又都自动生成出其二维的工程图样。如此,在反复的练习中,极大的开拓了学生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中转换上的想象空间,提高了学生读图、绘图能力。
  3.3 考核方式
  在考核方式上,采用第一学期笔试,第二学期“综合+考证”的方式。在第一学期,我们引入了试题库系统,将大量题目按易、中、难的方式分不同的题型进行导入。再在笔试前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的方式形成考卷,以保证试卷在知识点覆盖、分值分布、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合理性。
  在第二学期,我们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训上,通过学生对不同零部件的测绘,画出相应的手绘图样及CAD图样。按照绘图的精准度、美观度和熟练度来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二维CAD工程师(机械设计)”的证书考试,来检验学生对于机械制图和AUTOCAD实际掌握情况。最后将实训所得分数与考证通过与否进行综合评判,来确定学生考核是否通过。
  4.结束语
  与时俱进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一大特色,《机械制图》课程作为机械专业的专业必修基础课,教学改革是重要且急迫的。通过“多维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将制图和AUTOCAD更好的融合,通过与其它后续课程有机的结合、穿插。使得学生学习体系更优化、更系统、更完整,加强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于技能的掌握。此外,通过AUTOCAD的三维功能的展示,开拓了学生的眼界,丰富了教学的内涵,为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好了坚实的基础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姣. 浅谈高职高专机械制图课程改革[J]. 科技信息,2009第35期:265-265
  [2]刘颖等. 高职高专《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第22期:249-249
  [3]唐耀红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08,(10):19-20.
其他文献
【摘 要】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云技术的普及,远程教育成为了教育行业中的一种网上授课手段,远程教育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偏远地区的人们进行日常的学习工作,还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对远程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并对远程教育教学方式在汉语教学中的主要应用进行研究,以不断促进汉语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远程教学 汉语 优势 应用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远程教学提供了一个技术支
【摘要】在强化学生基础实验操作能力同时结合临床见习,并通过引进先进仪器等方法促使学生更好的完成自主设计实验。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 自主设计实验 高校实验教学  【基金项目】2012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012年度吉林省高等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创新立项;2012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
【摘要】为了适应目前我国软件工程产业教育国际化、产业化的发展要求,改进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本文针对当前软件学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软件工程》的产学研及课程评价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与创新。该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不但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对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理论知识有益,且为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软件工程 产学研 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
瑞典Vandewiele集团的成员IRO公司推出一款新型零捻储纬器(ZTF),如图1所示.在编织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及高级工程用复合织物的热塑性胶带时,必须确保进料不会扭曲.该
期刊
随着国家提出的阳光体育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进一步落实。同时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全面提高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方面的综合素质,正确把握体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富有创造力的体育课程。在新的课标指导下,我对体育教学进行了改进实验,就课堂教学、学生评价、实施《新课
【摘要】我国教育不断发展、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校学生的职业规划、职业教育逐渐成为高校教师、学生所关注的问题。近几年,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高校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职业辅导。本文主要对高校大学生职业辅导现状进行分析,并为高校建立多层次及综合式的大学生职业辅导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职业辅导 综合辅导模式 现状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摘要】随着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目前对于旅游人才的培养也在不断加强,对于旅游应用性人才的研究也在逐步推进,针对目前我国专业的旅游应用型人才依旧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现状,如何在高校中加强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输出高质量的人才储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文章针对目前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点,分析了人才培养的相关措施和基本思路。  【关键词】文化旅游 旅游应用性人才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