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质检工作中的典型错例分析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x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图书质检工作中常见差错包括封一、脊背、扉页上的文字差错,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字词差错,插图、表格差错,涉及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差错,标点符号差错,量和单位、数字用法差错,解题差错等。这些差错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图书质量水平,因此,编辑在日常编校工作中应尽量避免以上各类差错的发生。
  关键词:图书质检 图书质量 差错
  图书是一种思想文化信息载体,其作用在于将承载的信息传递给读者,并积累和传承文化遗产。[1]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包括出版行业的蓬勃发展,每年都有几十万种各个类别的图书流入市场,因此,国家对图书质量的要求日益严格。在这一背景下,笔者收集并选取了图书质检工作中的典型错例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常见的几类差错:封一、脊背、扉页上的文字差错,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字词差错,插图、表格差错,标点符号差错,量和单位、数字用法差错等。具体分述如下。
  一、典型错例及其分析
  (一)封一、脊背、扉页上的文字差错
  封一、脊背、扉页上的文字都属于图书的辅文,即正文的辅助文字,是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的国家标准包括《图书书名页》(GB/T 12450—2001)、《图书和其他出版物的书脊规则》(GB/T 11668—1989)等。封一、脊背、扉页上的文字差错性质较为严重,一处就计2个差错,比如书名、作者名、编著方式等错误。
  例如,某重印书封一、脊背、扉页上书名为《赢在中考·2021××专版·语文》,版权页上的书名为 《赢在中考·××专版·语文》。显然,封一、脊背、扉页上的书名相比版权页上的书名多出“2021”字样,这是该书重印时被加上的。但重印书CIP数据并未发生改变,书名也不应发生改变,加上“2021”就是错误的,应删去“2021”。
  (二)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
  由于作者侧重陈述观点而疏于对专业知识的查证,或者其书面文字表述能力有所欠缺,而编辑在编校书稿的过程中也忽略了这些问题,于是造成了知识性、逻辑性、语法性差错遗留在图书上。结果被质检出来,一处就计2个差错,非常可惜。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其中,知识性差错包括人名、身份、职位差错,地名差错,时间差错,史实差错,引文差错和科学性差错。语法性差错具体分为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多余、虚词差错、语序不当、语句歧义、句式杂糅等。下面介绍三个典型错例。
  第一个错例是“解决平时注意不到的脏、乱、差现象”。本例属于语法性差错中的搭配不当,即“解决”和“现象”搭配不当。我们可以说“解决问题”或者“消除现象”,而不能说“解决现象”,所以本例可改为“解决平时注意不到的脏、乱、差问题”或者“消除平时注意不到的脏、乱、差现象”。
  第二个错例是“进行员工5S技能培训和评估时往往由培训专员负责”。本例属于语法性差错中的成分残缺(缺失主语),“进行员工5S技能培训和评估时”不能充当主语,应删去“进行”和“时”,让“员工5S技能培训和评估”成为主语,因此,本例最终改为“员工5S技能培训和评估往往由培训专员负责” 。
  第三个错例是“对于推动柔性生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例属于语法性差错中的成分多余,前后两个“推动”意思重复,删去其中一处即可,也就是说,要么改为“对于柔性生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要么改为“对于推动柔性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字词差错
  字词差错分文字差错和词语差错。文字差错包括错别字、不规范字、多字、漏字、倒字等。词语差错分为望文生义、轻重失衡、褒贬颠倒、敬谦错位、对象不当、义近混用、音近混用、生造词语、乱改成语、字母词使用不当、滥用网络词语等。[2]下面介绍三个典型错例。
  第一个错例是“此次活动号召大家保护环境、绝色消费”。本例“绝”字显然是个错别字,显然,“绝色”一词不能形容“消费”,应该改为“绿色”。
  第二个错例是“一所高规格的传染病医院就横空出世”。成语“横空出世”形容人或物高大,横在空中,浮出人世,或比喻卓尔不群,本例意在表达医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成了,用“横空出世”形容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此处可以将“横空出世”改为“拔地而起”。
  第三个错例是“一个公司的最好状态就是他们的每一个员工都在人尽其事”。本例犯了生造词语的错误,并没有“人尽其事”这个词,可以将“人尽其事”改为“各司其職”。
  (四)插图、表格差错
  插图、表格差错包括插图、表格内容不正确,插图或表格与正文不一致。其中,插图内容不正确又包括坐标图标有误、不完整,结构示意图与实际不符,结构示意图绘制不符合国标,使用的图形符号不符合国标,流程图绘制不规范、图元注标注有误。表格内容不正确又包括栏目设置混乱,栏目名称与单元格内容不符,连续数的分组有重叠或遗漏,数据计算有误,栏目隶属关系不明确。插图或表格与正文不一致又包括插图或表格的内容与说明文字不符,插图或表格中的术语、数值、符号与正文表述不一致,插图或表格中的外文字母的大小写、正斜体与正文不一致,图号、图题或表号、表题与正文表述不一致,插图中应标注的字符或线条未标注,插图或表格的位置与正文描述不符。例如:
  经统计,2000—2019年,我校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18人次,省级58人次,市级183人次(见表1),可见我校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扎实。
  经计算发现,本例表格内容不正确,数据计算有误,省级总计58计算错误,应改为68(相应的正文部分“省级58人次”改为“省级68人次”),最后总计也不是459,而应改为469。
  (五)标点符号差错
  标点符号用法参考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差错包括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差错,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差错,以及中文出版物夹用英文的标点差错。下面介绍三个典型错例。   第一个错例:我们应该思考,长江云作为区域性媒体融合平台,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平台化传播之路,如何体现出主流媒体应有的责任与担当?问号属于句末点号,表示疑问语气,包括反问、设问等。本例虽然包含疑问词“什么”“如何”,但整个句子是陈述句而不是疑问句,主语是“我们”,谓语动词是“思考”,“究竟应该走什么样的平台化传播之路,如何体现出主流媒体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是宾语,因此,句末问号应该改为句号。
  第二个错例:校长、党总支书记张栋、副校长王济、工会主席吴强参加了学校举行的2020年离退休教职工庆祝教师节大会。本例是并列词语(张栋、王济、吴强三个人名)之内又包含了并列词语(校长、党总支书记),所有并列短语质检的停顿一概用顿号,就混淆了结构层次。本例应将后面两个顿号改为逗号,或者将第一个顿号改为“兼”字,即本例改为“校长、党总支书记张栋,副校长王济,工会主席吴强参加了学校举行的2020年离退休教职工庆祝教师节大会。”或者改为“校长兼党总支书记张栋、副校长王济、工会主席吴强参加了学校举行的2020年离退休教职工庆祝教师节大会。”
  第三个错例:《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我们书店的诗词类图书销量就开始上涨,比平时上涨了至少20%。本例中第一个逗号是半角符号,应该改为全角符号,参见本句第二个逗号。
  (六)量和單位、数字的用法差错
  量和单位、数字的用法参考系列国家标准《量和单位》(GB 3100~3102—1993)、《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 15835—2011)。
  例如“目前国外大型船舶的载重量一般为4~5万吨,最高可达40万吨,这相当于几列火车或数千辆汽车的载重量”。本例中“4~5万吨”存在被错误解读为“4吨~50000吨”的可能性。因此,“4~5万吨”应改为“4万~5万吨”。
  二、减少图书编校质量差错的方法
  根据《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中的“图书编校差错的计算方法”规定:差错率超过1/10000的图书,其编校质量属不合格。那么,编辑应该如何做才能突破质检关卡,让自己编校的图书合格进而达到优秀呢?首先,编辑平常应该多积累多学习,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其次,编辑应该具有冷静客观的工作态度,辩证的思维能力,积极主动地查证稿件内容,辨识模棱两可之处。再次,编辑应该紧跟时事,掌握国家或行业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最后,编辑作为思想文化的宣传者和传播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坚守信仰、坚持信念、坚定信心,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捍卫者。[3]
  三、结语
  总之,编辑平时应多注意积累和总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尽量避免以上各类差错,并且严以修身,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将图书质量水平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为推动我国图书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宇谷.图书质检工作中的常用方法和常见错误分析[J].中国编辑,2009(05):67-69.
  [2]中央宣传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图书编校质量差错案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3]刘涌泉.图书质检中常见编校差错浅析[J].学术论坛,2016(04):108-109.
  (作者简介:方竞男,女,硕士研究生,湖北开动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刘小娟,女,硕士研究生,湖北开动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那天  是六月十号  你穿着詹姆斯的白球衣  满头的锡纸烫  那天  我爱上了篮球  也是那天  不觉得寸头最酷了  那天  三十四度有风  你和其他朋友拥抱寒暄  而我站在旁边  那天  风吹乱了你的头发  也是那天  风吹动了我的衣襟  校门口那棵不知名字的树  垂落的綠枝  惊不起树上的麻雀  却编织了我们相视的借口  球场上投进的篮球  和你不经意的回眸  情绪推着不经意  肢体在吐露欢喜
期刊
暮色弯下腰,捡拾世界的背影。  夕阳坠山,红霞尽散,周遭一切就不明朗了,朦胧一片,极静人心。暮色,日落后的恬淡。  我一直喜欢暮色。  小时候贪玩,放学后必去疯跑。日不坠山,手不启笔。也有无奈的时候:被父亲提着脖领子拎回家。万般不悦地抱出两只凳子,一高一低,高者做桌,低者依旧为凳。把红的、黄的练习本铺上去,整个人笼罩在暮色中。  這是很好的黄昏。红日已经坠毕,白月还未升起,暮色蒙蒙,似置身时光之外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直提倡文化自信、文化强国,其根本立足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现代社会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本文试从文化娱乐、经济、延续和创新等方面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从而找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非遗 传承 保护 价值 路径  近年来,随着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理念的提出,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
摘要:本文主要在创一流科技期刊形势下,从不同侧面探索新创办科技期刊的策划、申请、筹办等流程,在明晰服务于科技创新责任和义务的同时,探索更适合科技期刊发展的道路,为科技期刊的创办和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期刊 创新 新刊筹办  一、引言  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展现,科技论文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发展,同时也是科技评价体系中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改进科技评价体系中以论文评断一切的局
摘要:当前,人们的经济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推动着文化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这样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提出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式,以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方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
摘要:“张”作为量词,在云南方言中使用较为广泛和特殊。有“一张车”“一张树叶”“一张犁”等说法。笔者试图从“张”作为量词的现象、来源产生、演变来分析云南方言中量词“张”与其他地方用法的区别。  关键词:“张” 量词 云南方言  “张”作为量词,在云南方言中使用较为广泛和特殊。例如,有外省的学生进入云南之后,经常会听到云南人口中“一张车”“一张树叶”等说法。这些现象令省外人感到惊讶无比:认为“张”作
摘要:年鉴是以全面、系统、准确地记述上年度事物运动、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的资料性工具书,年鉴中的编校差错会影响年鉴的准确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年鉴容易在地图、机构名称、国家政策、数据等方面出现问题。编校人员了解年鉴常见编校差错后,就可做到有的放矢,轻松应对。  关键词:年鉴 编校 差错  年鉴主要是向人们提供一年内全面、真实、系统的事实资料,便于人们了解事物现状和发展趋势。年鉴所收集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当
摘要:随着相关部门对中职教育投入的增加,中职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完善的必要性逐渐凸显,如何解决当前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中职学校建设发展,成为新时期中职学校应重点研究的内容。本文就新时期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现状与完善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中职学校今后的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档案服务。  关键词:中职学校 档案管理 现状 策略  档
摘要:民族文化不仅是该民族优秀文化的汇聚,更能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水平和人文特点。在新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在把握机遇以更好地弘扬与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也面临着“新与旧”的冲击与挑战。本文就新媒体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面临的挑战和传播策略进行论述,并以中国朝鲜族民俗村和吉林朝鲜文报社为例证。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民族文化 弘扬 传播  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文化不仅对本民族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