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15年会暨2015新兴经济体论坛”简讯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2月4—6日,由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广东工业大学主办,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东工业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和广东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等机构承办的“中国新兴经济体研究会2015年会暨2015新兴经济体论坛”在广州举行,会议主题为“新兴经济体创新发展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其他文献
缘起阶段是国际规范生命周期中的第一阶段,是考察国际规范性质及其扩散进程中道德与权力矛盾的重要切入点。实际上,既然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们在社会交往行为中可表现为利他性的道德属性和利己性的权力属性。国家之间互动形成的国际规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同时包含道德与权力双重属性,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双重属性的互动生动地体现在国际气候合作规范的缘起阶段。科学家群体对于国际气候合作规范的缘起起到了重要作用,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科学家逐渐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及其危害,但要有效治理这一问题还
关于国内冲突的起因,主流的解释是“怨恨说”和“机会说”。前者认为国内冲突是人们在一定政治秩序下产生“相对被剥夺感”的结果,而后者则认为内战的真正起因是那些影响到潜在反叛者理性计算的选择性激励。经验检验倾向于支持机会说。然而,怨恨对国内冲突起因的非显著影响实际上是系统性的概念化和操作化偏差的结果。不仅如此,怨恨和冲突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被“公共物品供给”这一概念兼容。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政治的本质是被统治者以纳税和服从为代价向统治者换取公共物品的过程。由于纳税和服从是强制的,当政治和社会一经济公共物
2013年10月18—19日,来自全国各地近40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会议厅,参加第四届国际政治经济学论坛,就“新型大国关系与全球治理”的主题发表演讲并展开讨论。本届学术研讨会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联袂主办,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协办。
作者尝试从美国公众与精英间的认知分歧影响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视角来探讨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摇摆的动因。作者发现,在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期间,美国公众与精英在有关对华政策观的政治、经济与安全等诸层面存在认知分歧。价值取向、期待鸿沟与媒体导向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美国公众与精英间认知分歧的产生。同时,美国自身的国内经济状况已经成为影响美国公众对华政策观的重要因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奥巴马政府推进其既定中国政策的耐力与空间,也就是在奥巴马政府寻求精英决策与公众诉求间的微妙平衡过程中,其第一任期内的中美关系才呈
2016年1月8日,以“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关系学会2015年年会在北京召开。国务委员杨洁篪、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出席会议并就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工作做专题报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陈小工、察哈尔学会主席韩方明、外交部部长助理钱洪山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研究机构及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2013年5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济合作与展望”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国、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塞尔维亚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革命主义思想传统素来未曾在国际关系领域内获其应有重视,这不止是因为与之相互关联的现实情状(如宗教改革、法国革命、俄国革命)非属常态,更是由于其理论内涵过于含混繁杂,从而使得大异其趣的世界主义、康德主义和斯大林主义被同时纳入革命主义范畴之中。为此,巴里·布赞等学者试图以本体论为基础来重新厘清并界定革命主义,其结果是原属其中的斯大林主义和康德主义被摒除在外,由此使得革命主义在很大程度上被等同于世界主义。而这显然不能为马丁·怀特所认同。因为在其看来,这不仅是对革命主义思想传统核心内涵的巨大偏离,而且忽视了革命主
俄罗斯是后苏联空间的地区主导国,把握俄罗斯的地区一体化战略对于判断整个后苏联空间的一体化前景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解释俄罗斯地区一体化战略的变化是核心问题。作者认为,作为大国的俄罗斯受到“一超多强”的体系结构和“一强多弱”的地区结构的共同影响,且每种结构的特点均体现在物质性结构和社会性结构两个方面。双重结构的不同变动趋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结构激励,并由此影响了俄罗斯地区一体化战略的意愿和实施方式。作者构建了一个分析双重结构影响的框架,在简单验证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普京在2011年高调提出的“欧亚联盟”方案,发现
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构成我国涉外国家利益的三大要素,三者相辅相成、三位一体。维护并最大化国家利益,乃我国对外战略目标所在。如果说主权是关键,安全是首要,发展是基础,那么夯实发展基础的便是“一带一路”。真理应该是具体的、简单的。我们可以从器物、制度、货币和理念四个角度理解和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2013年7月13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欧洲中心”)、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欧盟中心”)在北京举办了“后危机时代的欧洲一体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山西大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澳门大学、比利时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