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认真贯彻落实《决定》,对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村改革是我国改革的重要环节,农村发展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30年前,我国的改革大业就是从农村发起的,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使我国农村成功地实现了农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迈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步伐。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碰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新的改革攻坚再度从农村发起——全会通过的《决定》,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全党共识,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个方面,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事实说明,《决定》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各族人民特别是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认识上有新突破,在理论上有新发展,在政策上有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针对性。正如一些权威人士所称道的:《决定》是这次全会的重要成果,是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决定》在全会审议通过,只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的第二步,就是要抓好学习贯彻落实,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为此,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必须振作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抓好《决定》的贯彻落实。一位领导同志谈学习落实《决定》时说的好:“各级政府要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要贯彻落实好《决定》,首要的是端正思想认识,认识不正确,贯彻落实就会走样。例如,有人说,“土地流转就是土地私有化。”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土地流转时,反复提到土地流转,只不过是进一步改善土地承包的办法和途径,让农民所承包的土地更加适合农村改革发展,更有利于实现农民的利益,而不是“土地私有化。”
我们坚信,随着《决定》的贯彻落实,必将开启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中国亿万农民必将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村改革是我国改革的重要环节,农村发展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30年前,我国的改革大业就是从农村发起的,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使我国农村成功地实现了农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迈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步伐。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碰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我国新的改革攻坚再度从农村发起——全会通过的《决定》,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全党共识,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个方面,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事实说明,《决定》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各族人民特别是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认识上有新突破,在理论上有新发展,在政策上有新举措,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针对性。正如一些权威人士所称道的:《决定》是这次全会的重要成果,是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决定》在全会审议通过,只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迈出的第一步;接下来的第二步,就是要抓好学习贯彻落实,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为此,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必须振作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扎扎实实抓好《决定》的贯彻落实。一位领导同志谈学习落实《决定》时说的好:“各级政府要有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要贯彻落实好《决定》,首要的是端正思想认识,认识不正确,贯彻落实就会走样。例如,有人说,“土地流转就是土地私有化。”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土地流转时,反复提到土地流转,只不过是进一步改善土地承包的办法和途径,让农民所承包的土地更加适合农村改革发展,更有利于实现农民的利益,而不是“土地私有化。”
我们坚信,随着《决定》的贯彻落实,必将开启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中国亿万农民必将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