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及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留置导尿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wanif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前列腺增生及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留置导尿时间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对上海市某两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447例前列腺增生及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进行病历统计分析,提取患者基本资料、诊断、并发症、手术方式、医嘱及护理记录等,分析前列腺增生及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院内留置导尿天数、带管出院天数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300例(67.11%)患者存在术前排尿异常,258例(57.72%)患者患有并发症,病历中对于排尿功能康复训练的记录很少;前列腺增生患者,不同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及并发症的术后院内留置导尿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5.048、-2.433、2.086;P<0.05),不同术前排尿情况的带管出院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551,P<0.05);对于前列腺恶性肿瘤患者,不同居住地及不良嗜好的带管出院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62、-1.974;P<0.05)。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是否有并发症能够联合解释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院内留置导尿时间变异的60.8%;对于前列腺恶性肿瘤患者,居住地、是否有不良嗜好能够联合解释前列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带管出院时间变异的68.4%。病历统计得出,只有42.5%的患者在术前进行了尿流率、尿流动力学或残余尿量的检查。在护理记录中,只有17.4%的病历记录了与排尿功能相关的宣教;在出院宣教中,只有26.4%的病历记录了与排尿功能相关的宣教。

结论

临床工作对前列腺增生及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康复的关注不够,亟须构建一套以外科快速康复理念为核心,以时间为轴线的闭环式前列腺增生及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排尿功能康复训练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期被动功能锻炼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2月脑卒中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被动功能锻炼结合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估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3、
目的依据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病情评估表预估其生存时间,构建等级需求临终护理模式,以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取晚期肿瘤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疾病临床护理、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依据晚期患者病情评估结果实施等级需求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痛苦、生命意义感和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入院时心理痛苦程度、生命意义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对社区直立性低血压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有针对性地降低跌倒风险。方法采用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老年人平衡力测试表对社区直立性低血压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89名直立性低血压老年患者跌倒风险(6.78±5.49)分,平衡能力(5.42±5.23)分,不同职业的老年人跌倒风险评分,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的静态平衡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风险与平衡力呈正相关(r=
全球人口老龄化态势明显,我国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即将进入"高龄化"阶段,这意味着医疗资源紧张、就医难等问题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加之患者对自身病情发展和生存质量的讨论增加,安宁舒缓疗护、临终关怀备受推崇。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作为一种健康干预方式在国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预立医疗指示在立法的支持下在缓解医疗资源紧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内学者也就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展开了初步研究。
目的调查内分泌科医务人员对低血糖护理流程的知晓情况,为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法,方便选取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医务人员119人,应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低血糖护理流程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发生低血糖时进食糖类食品的数量、进食后首次复测时间、首次进食后血糖未恢复的处理方法、血糖恢复正常后再次进行复测的时间正确率较低(<70%)。护士在首次进食后复测血糖时间、首次进
期刊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护理实践中,在危重症患者导管感染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降低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的发生率。方法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识别EICU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的问题后,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循环过程,依次对EICU医护人员进行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征询急危重症医护专家的意见来确定预防措施,改善导管相关感染控制的临床实践,控制CRBSI的发生率。结果19名医护人员组成
目的研究ADOPT模式对PICC置管患者希望水平与适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3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ADOPT模式干预,采用个体化指导、集体干预、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及家访的干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根据患者的不同适应需求予以一对一的指导,与患者共同
目的探讨应用同伴支持干预方式对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长期佩戴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同伴支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变化情况、胰岛素泵使用过程中负性事件发生情况、胰岛素泵操作规范性,并于每月随机抽取1d记录所有患者睡前血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情况。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空腹和餐后血
目的探索思维导图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 —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46例。在对患者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健康教育中,观察组采用思维导图法,常规组使用传统口头宣教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术后膝关节活动角度、HSS评分和依从性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满意度(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