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PT模式对PICC置管患者希望水平与适应水平的影响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p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ADOPT模式对PICC置管患者希望水平与适应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3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施ADOPT模式干预,采用个体化指导、集体干预、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及家访的干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根据患者的不同适应需求予以一对一的指导,与患者共同进行效果评价。出院后,通过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及家访对患者及时进行效果评价,并及时调整解决方案,重新制定计划目标。观察其干预后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希望水平及焦虑、抑郁评分。

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希望指数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ADOPT模式可以提高PICC置管患者生活质量、希望水平,改善其PICC置管后出现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自由体位配合分娩车在第一产程晚期及第二产程的应用效果,选择适宜产妇的分娩体位。方法选择2015年8—9月在某妇幼保健院产房足月、单胎、头位、自然临产的初产妇208人,在第一产程晚期和第二产程遵循产妇意愿可下床活动,助产士陪同指导产妇辅助分娩车使用自由体位,直至胎头拨露2 cm×2 cm,协助产妇上产床进行常规接生。选取该产房2014年8—9月采取传统的平卧位或半坐卧位待产的初产妇175人作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新生学习适应性自我调整状况,为更加合理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undergraduates’ learning adaptability inventory, ULAI)分别对某医学院校新生入学初期及入学1年后的学习适应性情况进行测量,进而探讨医学院校新生学习适应性的自我调整情况。结果经过在校1年的学习,医学院校新生在学习适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因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已成为机械通气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危重症患者重要致死原因。口咽部定植菌致病菌大多积存于气囊上滞留物内,容易被忽视,且不易被清理,一旦下漏将导致大量定植菌致病菌进入患者肺内,进而引发VAP。使用气囊上滞留物冲洗法对VAP能够起到有效预防的作用,本文针对冲洗液及用量的选择、冲洗频次、冲洗时气囊压力维持等方面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早期被动功能锻炼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12月脑卒中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被动功能锻炼结合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估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随访6个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3、
目的依据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病情评估表预估其生存时间,构建等级需求临终护理模式,以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选取晚期肿瘤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疾病临床护理、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依据晚期患者病情评估结果实施等级需求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痛苦、生命意义感和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入院时心理痛苦程度、生命意义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目的对社区直立性低血压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有针对性地降低跌倒风险。方法采用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老年人平衡力测试表对社区直立性低血压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89名直立性低血压老年患者跌倒风险(6.78±5.49)分,平衡能力(5.42±5.23)分,不同职业的老年人跌倒风险评分,不同性别、婚姻状况的静态平衡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风险与平衡力呈正相关(r=
全球人口老龄化态势明显,我国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未来即将进入"高龄化"阶段,这意味着医疗资源紧张、就医难等问题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加之患者对自身病情发展和生存质量的讨论增加,安宁舒缓疗护、临终关怀备受推崇。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作为一种健康干预方式在国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预立医疗指示在立法的支持下在缓解医疗资源紧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国内学者也就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展开了初步研究。
目的调查内分泌科医务人员对低血糖护理流程的知晓情况,为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横断面调查法,方便选取北京市5家三甲医院内分泌科医务人员119人,应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低血糖护理流程知识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发生低血糖时进食糖类食品的数量、进食后首次复测时间、首次进食后血糖未恢复的处理方法、血糖恢复正常后再次进行复测的时间正确率较低(<70%)。护士在首次进食后复测血糖时间、首次进
期刊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护理实践中,在危重症患者导管感染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降低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的发生率。方法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识别EICU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的问题后,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循环过程,依次对EICU医护人员进行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征询急危重症医护专家的意见来确定预防措施,改善导管相关感染控制的临床实践,控制CRBSI的发生率。结果19名医护人员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