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花开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zshe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寒冬的上午,阳光从教室的大窗户溜进来,为我们一群苦读人驱散一丝丝寒意,感觉极为舒适。新课结束后照例进入检测时间,十分钟过后,A的反馈检测还是一个字也没有。接这个班的数学已经三个月,她给我的印象首先是长相:黑黑的,胖胖的,矮矮的,刘海一直垂到眼睛,脸上从来没有任何表情;然后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的时候总是低着头,喜欢把手插口袋里;课后不完成作业,问她怎么没做,永远一句“不会”;数学大小测试没有超过20分的。和她班主任沟通后我了解到,她有着较为凄凉的身世:4岁爸爸过世,5岁妈妈改嫁,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和太爷爷太奶奶生活。作为她家的独根,爷爷奶奶什么都宠着她顺着她,给她买手机,给她买电脑;周末经常约同学去溜冰,晚上也经常是通宵不回家。爷爷奶奶稍微管教,她就发脾气。另外班主任还善意提醒我不用跟她较真,初一的时候她经常跟任课老师顶撞,老师一教育就说“我不上了”之类的话。此时我就站在她旁边看着她,她照样若无其事地手插在口袋,晃着腿,这让我极为恼火。正准备责问她的时候发现她居然只穿一件秋衣,这又让我对她有了怜悯之心。于是责怪的话硬是咽了下去,说出口的变成关心的:“这么冷的天怎么只穿这一点,嫌冷吧,手伸不出来了是吧!”我边说边抓住她的手,果真冰凉的,还很粗糙。让我始料不及是,她被我这么一问一抓,居然哭了。我意识到她是多久没有得到老师这样的关心了,同时也激起了我泛滥的母爱,于是我把她定为我初二学困生转化的一个目标。
  我仔细分析了下A的情况,我认为她主要由于家庭变故原因,长期缺少关爱造成的。爷爷奶奶对她只是一味地宠爱,物质上的给予大于精神上的关爱。然后她对自己的长相缺乏自信,不敢表现自己,伴随着这种自卑感,她肯定内心孤独、冷漠,她不愿意与周围的同学交流,总是让自己躲在一旁,就像一棵含羞草,别人一碰就缩了起来。她感觉自己始终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就这样一步一步消极起来。还有,就是我们做老师的有时对这种特殊学生关心得不够,认为她很怪,拿之没办法然后对之放任不管。久而久之,就导致了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学习方法不当,然后就加入了学困生行列。怎样才能帮助她呢?
  从上次我抓她的手,她落泪来看,她应该是个情感比较丰富的女孩,她非常需要老师对她的关心和爱护。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泰戈尔也有一句名言:“神的巨大权威是在柔和的微风里,而不是狂风暴雨之中。”于是我决定先打情感战,让她从内心信任我,接受我,喜欢我,从而调动起她对数学的兴趣。可是如何让A喜欢我呢,我怎样才能走进她的内心呢?在学生的心中都觉得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总认为老师不能理解他们,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学困生呢。如果我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去触动她,能够蹲下来和她一样的高度说话,问题是不是就会得以解决呢。我利用一个周末的时间去给她挑了一件羊毛衫,一件棉衣然后直奔她家。当时已经接近中午,她还没有起床,她太奶奶喊她说有人找她的时候,她还是没有起床只是让我进她屋去。我进去一看原来她躺在床上玩着手机,她见是我的那瞬间感到很意外,连忙起来穿衣服。我忙说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呀,没事你躺着。我刚逛街看见这衣服你能穿,想着你昨天穿着单来着就给你买来了,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欢,来试试大小。她似乎也习惯了别人对她的这种物质帮助,脸上没有表现出惊喜的表情。这让我断定这是一个需要靠“持久战”才能解决好的主。她的心里已经长时间没有阳光照射了,想要走进她绝对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接下去的几天我没有刻意去接近她,但是我注意到她穿我买的衣服来上学了,我还注意到她上课的时候抬头了,当她的目光与我相遇时我会投以赞许的目光;放学时遇到,我拍拍她肩头说“丫头,今天表现不错噢!回家路上小心。”之类的话。就在我暗暗自喜时,她又出了岔子——周末与一群学生去溜冰没有回家在网吧待了一夜,周一被一知情学生报告给老师,她扬言说:要是班主任找她责怪她,她就不来上学了。班主任很是无奈。当天中午趁其他学生午睡的时候,我坐到她的位置上,勾住她的肩膀小声问:怎么不想上学了?她低下头说:以前掉了太多了,现在学觉得听不懂,跟不上。这是她开学以来跟我说的最多的话了,我也相信这是她的心里话。我想她应该是开始对我敞开心扉了,对我有了信任的感觉。我忙说:没关系,我们慢慢来,尽心尽力就好了。她点点头,顿时,一种幸福感满溢我的心田。后来我们还头靠头谈了很多。
  在我们的关系变得融洽后,她会主动跟我打招呼,偶尔还会来问我问题,这让我看到了无限的希望。记得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它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人处于被信任和被期待的过程中,个体会朝着缩期待的方向循序渐进,直到达到所期待的目标。那么如果A得到足够的赞美加上我对她的信任和期待,会不会也变成我期待中的样子呢?现在的A已经会尽力完成这么一两道家庭作业了。虽然大多时候是错的,但是我还是会凑过去以亲切的语气说:做得很好!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啊!后来我发现不管她会不会做,至少每天都会把作业做了交过来。“人生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再差的学生也有“闪光点”。看来这句话一点也不假阿。接下去我在平时上课的时候,会时刻注意A的表现,我会选择一些难度较低的问题提问她,比如书上的定义,一旦她回答正确我就会表扬她,并给她们组加星。(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我们采取的是“星星——月亮——太阳”激励评价机制,在我的数学课堂我为了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当他们回答正确后我会给他们加上两颗星。)在我关注她的同时她也得到了她们组同学们的肯定与承认,在这种鼓励中她慢慢有了表现自己的欲望开始举手了,只要发现她举手,我会第一个喊她起来答问题。由于基础差很容易出错,但同学们也会自发的给她鼓励。在不断的提问中,她受到加倍的关注,其他同学对她也有了新的认识,并慢慢地接受了她。这让她重新拾起对自己的信心,对学习的信心。
  由于她掉下来课程太多了,虽然暂时将她拉回了学习的轨道上来了,但是她的学习成绩却没有实质的改变。长期下去她肯定会再一次否定自己。怎么办呢?思来想去,我觉得还是需要帮她补补以前最基本的知识。于是我对她家庭作业做了调整,两道涉及初一所学的数学运算题目,一道我们目前所学的难度较低的题目。第二天她的作业我都是采取面批,这样既能帮她补习之前的基础知识又能及时帮她对现在所学的知识进行纠错。对于几何题每一次我会很有耐心地找出她做对了的地方,然后问她接下去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你想要什么结论,怎样才能得到这个结论,哪里想不通之类的问题,也会鼓励她再仔细想想,就这样一题两题三题……终于她能完整地做一道简单的几何证明题了。对于平时的小测试,我会在她的测验纸上写上各不相同的评语,比如“非常好!有进步!加油!老师等着你更大的进步”等等,对于我的这些小小的做法,A感到很意外,我能感受到她的惊喜,我知道他是渴望得到大家认可的。下课的时候,我有空就会留在教室里和她谈谈话,教她一道题目,或者就聊天了解她的一些爱好,鼓励她去发展自己的爱好等;放学的时候依然是关心她叮嘱她,提醒她回家帮爷爷奶奶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就是想通过这些琐碎的小事,在她心中产生累加效应,让她感受都我对她的关注,同时我要让她感受到我不是单纯地只关注她的学习,而是关注她的全面发展,呵护她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就这样日复一日,我明显感觉到A学习变得主动起来了。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她得了34分,我明显感觉她对自己失望了,很沮丧地坐在位置上。我找到她,给她分析了一下试卷我认为她应该可以完成的题目,同时不忘鼓励她,这次相对以前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我们不要想着一步登天,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啊,只要你继续努力,我相信还会有更大的进步的。我乘机告诉她想要进一步提升学习成绩,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的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A提出有时上课的时候在听不懂的时候就不想听,注意力不能45分钟集中。我问她,上课听讲的目的是什么呢,首先要明确目的,目的越明确注意力就越集中。我还提出可以让同桌在她分神的时候提醒她,然后自己在这一个礼拜里给自己课堂注意力打分,逐步改掉自己喜欢分心的毛病。在之后的时间里我还和她探讨了课前是否需要预习,课上是否需要做笔记,课后如何去复习等等问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明显发现她的各方面的变化。在期末考试中她取得了56分的好成绩。看着A逐渐活跃自信的身影,看着逐步提升的分数,回想这一路转化历程,让我意识她的转化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它是一个长期、反复的教育过程。这才刚刚开始,但我相信只要有爱,只要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她一定可以得到进一步转化,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静听花开的声音是一种幸福,欣赏花儿的美丽是一种快乐,等待花开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呢!加油吧,孩子!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文集》.
  [2]《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当前高中化学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大多不理想,究其原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教师缺乏深入研究探究策略,导致放手就乱,热闹有余,内涵缺乏。本文结合化学新课程实践,探讨了优化探究策略,实施以学定教,提高探究实效的问题。  【关键词】探究教学 以学定教 策略优化 提高实效  一、问题缘起  新课程改革提出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学习方式,倡导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方
【关键词】独学导学案以学定教合作交流  引言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其中之一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在我校实施已近9年。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确有改进,但是,能够经历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实践体验与交流合作
【内容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矛盾来设置学生的认知冲突,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笔者首先论述了课堂教学中,引发认知冲突的前提条件,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疑问;合理设置错误以及引导学生猜想等策略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认知冲突 设计  认知冲突指的是人们原有的认知结构与现实情境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
近期,在市教研活动上听到了一堂让我感受颇深的好课——市二中实验学校张冷眉老师执教的《好嘴杨巴》。这篇课文我也上过,但自觉只是走马观花,估计学生也只是记住了故事内容而已。不是自己教学不认真,而是拿到这篇课文之初,我就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犯了难,这篇课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除了了解内容,学生学完课文后还会得到些什么?虽然稀里糊涂按照教参的提示上完了这一课,可是这些问题却久久萦绕在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直
【内容摘要】时至今日,新课改已不是什么“新”的理念,而是一种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实践。新课改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所存在的问题,因生制宜,从实际出发来思考解决办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物理 教学改革  新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指导,但新课程标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英语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主要体现在“说”与“写”上。在新课程之前,教师往往感觉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无从下手,但是新课程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写作教学的平台——以例文的形式给出作文框架,在说的基础上构建作
【内容摘要】如何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素质教育,成了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的课堂讨论,在情感渗透中打造魅力课堂,尽显语文教育的无限风光。  【关键词】课堂教学 师生关系 情感  一、灵活多样的新型课堂  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重大影响不言而喻
【内容摘要】高效课堂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教师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创新课堂教学方式,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点拨学生思路,为学生解难释疑,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展示教师个人魅力,以构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高效化改革。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效率 高效化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按照新理念
【内容摘要】培养初中生的创造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本文从要重视知识的积累;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品质;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挖掘创造力等角度对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造力 积累 氛围 心理品质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即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
【内容摘要】通过对会宁县农村中小学一些学校的学生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走访,了解会宁县中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情况,为中小学生足球事业发展进行基础性研究。了解和掌握中小学足球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 足球运动 现状与对策  足球运动是一项拼抢激烈,对抗性强的有趣的运动项目,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体育项目。而一个国家足球运动水平的高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