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肝转移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9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脏作为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1],约15%~25%的结直肠癌患者初诊时即有肝转移,50%最终发生肝转移,另有25%患者则在根治术后5年内出现肝转移[2],无法切除肝转移灶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6 ~12个月[3],对于大多数这类患者,肝转移是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随着外科新技术新标准新策略的深化发展、分子靶向药物和介入等治疗的应用,使得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CLM)的治疗不断丰富与完善.本文就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手术可切除性,以及如何选择最佳的综合治疗策略,综述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脑干脑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对19例脑干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居多,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多组颅神经损害,MRI对诊断意义重大.结论 脑干脑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后诱发的免疫反应性脱髓鞘有关,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目的 探索脊柱小关节紊乱的发生机制,提高脊柱小关节紊乱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减慢脊柱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15~45岁年龄组脊柱小关节紊乱引起颈、胸、腰背部酸痛患者的脊椎X线平片或CT平扫或MRI资料.结果 脊柱小关节紊乱主要是姿势不当、长期慢性劳损或脊柱或小关节发育畸形致脊柱侧弯畸形或先天椎小关节不对称造成小关节病变所致,有其典型椎小关节不对称、关节面笔样增生硬化及周围软组
目的 观察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弧形吻合器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患者肛门功能及白蛋白的影响.方法 47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TME联合弧形吻合器保肛手术,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的肛门功能和血浆白蛋白.结果 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6个月,肛门功能优良率为85.1%.治疗前患者血白蛋白(26±12) g/L,治疗后为(37±1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ME联合弧形吻合器对低位
目的 评价分析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质子泵抑制剂(PPIs)预防应激性溃疡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从住院病区七个临床科室中随机抽查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使用PPIs用于预防应激性溃疡的病例共140份,根据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ASHP)和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推荐的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对抽取的病例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结果 各科室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合理率存在差异,总合理率为75.7%
目的 评估128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与1.5 MRI显示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的影像学价值.方法 搜集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60例骶髂关节炎患者,均在就诊2周内完成CT及MRI检查.采用Siemens 128层螺旋CT机,CARE Dose 4D模式的MAS,根据不同受检者通过扫描定位图像自动调整,横断面及冠状面重建.Siemens 1.5T MRI行轴位和冠状位扫描.分别评估骶髂关节炎的CT及
目的 评价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对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和感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IEN组(免疫肠内营养组)和SEN组(标准肠内营养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和术后第1、4、9天分别检测营养指标(ALB、PA、TF)、免疫指标(IgA、IgG、IgM)和炎症指标(C3、C4、CRP),并观察记录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胃肠
目的 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切口比较小,美观,术后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观察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和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将70例采用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测定观察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A125和VEGF.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肿瘤平均直径从化疗前的(5.2±1.3)cm缩小为化疗后的(2.5±0.7
目的 探讨重症哮喘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重症哮喘患者使用NPPV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 20例患者中呼吸停止1例,心跳停止1例,意识障碍加重2例,低氧血症未纠正3例,分泌物多、咳痰困难影响通气5例,CO2潴留加重2例,人机不协调2例,呼吸肌疲劳、呼吸表浅、不能良好触发呼吸机3例,严重胃肠胀气1例.结论 掌握好重症哮喘NPPV的指征、适应证、禁忌证并且在
目的 探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合理抗生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4例中治愈14例,好转21例,死亡7例,放弃2例.结论 尽早发现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合理抗生素治疗可提高疾病有效率,降低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