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小关节紊乱影像学诊断与整脊疗法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ui4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脊柱小关节紊乱的发生机制,提高脊柱小关节紊乱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减慢脊柱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15~45岁年龄组脊柱小关节紊乱引起颈、胸、腰背部酸痛患者的脊椎X线平片或CT平扫或MRI资料.结果 脊柱小关节紊乱主要是姿势不当、长期慢性劳损或脊柱或小关节发育畸形致脊柱侧弯畸形或先天椎小关节不对称造成小关节病变所致,有其典型椎小关节不对称、关节面笔样增生硬化及周围软组织非特异炎性改变等影像学表现,随着年龄增长小关节病变加重.结论 脊柱小关节紊乱在影像学上可以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X线检查仍是检查诊断椎小关节紊乱的重要手段,CT及MRI可以更清楚显示椎小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改变,还可以鉴别椎间盘突出性改变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病患,对整脊治疗有良好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黄葵胶囊对中、小量蛋白尿IgA肾病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影响.方法 中、小量蛋白尿IgA肾病8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贝那普利联合黄葵胶囊,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贝那普利,两组共治疗8周.测定治疗前后尿MCP-1.结果 观察组共有40例患者完成实验,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共有39例患者完成实验,总有效率为87
目的 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将69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儿均以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红霉素3 ~5 mg/kg,1次/d,连用7d.结果 观察组在症状消失时间、每天增加奶量、每天增加体质量、达到完全肠内营养时间较对照组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红霉素可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及用药剂量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四组,A组20例,选择第2~3腰椎穿刺点腰麻给予0.75%布比卡因1.3 ml+脑脊液0.3 ml;B组20例,选择第2~3腰椎穿刺点腰麻给予0.75%布比卡因1.1 ml+脑脊液0.3 ml;C组20例,选择第3~4腰椎为穿刺点腰麻给予0.75%布比卡因1.3 ml+脑脊液0.3 m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脓毒症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将22例脓毒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痰热清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前及治疗后7d,采用血细胞计数仪F-820和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WBC计数和CRP,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II)评分和ICU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WB
目的 分析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特征,探讨X线、CT、MRI检查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X线、CT、MRI表现特点并与之对比.结果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表现复杂,35例患者中单骨型29例,多骨型6例,全部患者均有骨膨胀和局部畸形,X线平片和CT上表现为囊状改变22例,磨玻璃样改变8例,虫噬样改变2例,丝瓜瓤样改变3例.MRI所呈
目的 探讨绝经期阴道出血与子宫大小、内膜厚度及病理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绝经期妇女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绝经期阴道出血与子宫内膜厚度及病理的关系.结果 癌及癌前病变组与良性病变组、正常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大小比较,良性组与正常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病理证实子宫内膜无异常41例,良性病变31例,癌及癌前病变17例,病变多集中于子宫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不同分娩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依据分娩方式分为两组,研究组选用阴道自然分娩,对照组选用剖宫产分娩.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感染情况都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时选用阴道分娩可以有效降低产妇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感染率,临床可以推荐这种分娩方式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摩洛哥妇女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为中国医生接诊的56例稽留流产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对照组为同期摩洛哥医生接诊的52例稽留流产患者,单纯给予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妊娠物排出时间、阴道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治疗组完全流产38例,不全流产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17%,疗效
目的 探讨B型尿钠肽(BNP)在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心内科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再选取45例为同时间段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的BNP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随访观察1年心力衰竭组观察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并予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尿酸(UA)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结果 NYHA Ⅱ级BNP
目的 探讨脑干脑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对19例脑干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居多,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多组颅神经损害,MRI对诊断意义重大.结论 脑干脑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后诱发的免疫反应性脱髓鞘有关,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