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和日益成熟,多学科治疗已成为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任何单一治疗方式都难以提高食管癌的疗效.临床研究发现,根据不同患者,有目的地制定个体化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将是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主要方式。
【机 构】
:
610041成都,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610041成都,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和日益成熟,多学科治疗已成为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任何单一治疗方式都难以提高食管癌的疗效.临床研究发现,根据不同患者,有目的地制定个体化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案,将是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的主要方式。
其他文献
缺氧诱导因子1d(HIF—1a)通常在肿瘤中呈现高表达,对肿瘤的生长有促进作用。HIF-1a因子与肿瘤病情、诊断和预后相关。因此,可将HIF-1因子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从转录、转录后和靶点水平提高治疗效率,延长患者的生命。
骨桥蛋白(OPN)为一种分泌型、趋化因子样、糖基化的细胞外基质结合蛋白,与其主要受体整合素和CD44结合,参与调节体内多器官多组织的病理生理过程.OPN相关的信号转导在肿瘤发生、演进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OPN有望成为肿瘤生物学治疗的新靶点。
老年肺癌发病及死亡呈上升趋势,但老年患者整体接受积极治疗的人数却明显少于非老年患者.随着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新生血管抑制剂、抗肿瘤单克隆抗体及多靶点药物的出现,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得到显著延长,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靶向治疗已成为最有希望且能显著改善老年患者预后的治疗方法。
微小RNA (miR)-203具有细胞干性抑制潜能,可通过抑制细胞干性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来调节细胞上皮样分化.研究表明miR-203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异常,包括膀胱癌、乳腺癌、结肠癌和胰腺癌等.miR-203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U对宫颈癌病灶的识别和淋巴结转移的区分具有敏感性,可用于预测和评价宫颈癌的疗效.在宫颈癌的诊治过程中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RI)和DWI扫描,将有利于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改善。
蛋白质组学是从细胞水平及整体水平研究蛋白质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新兴学科.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研究已在多种肿瘤中展开,并在阐明肿瘤发生发展机制、发现新的特异性标志物、药物治疗靶标以及肿瘤生物学行为预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肺癌的易感性存在个体差异,参与解毒及生物转化的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被认为与肺癌易感性相关.催化致癌物质代谢过程的酶主要有Ⅰ相代谢酶和Ⅱ相代谢酶,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系及由N-乙酰转移酶、微粒体环氧化物酶、醌氧化还原酶1(NQO1)等构成的Ⅱ相代谢酶系,均为预测肺癌易感的候选基因.通过研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发现有意义的肺癌标志物,筛选肺癌易感人群并提前进行干预,有利于降低肺癌的发病
为探讨食管贲门癌手术病例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对1981年1月至1998年12月阳城县籍接受手术治疗411例中生存5年以上的患者118例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和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对初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6例初治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GP组(34例)和TP组(32例).GP组:吉西他滨1000 ms/m2,第1、8天;顺铂30 ms/m2,第1~3天.TP组:紫杉醇135 mg/m2,第1天;顺铂30 ms/m2,第1~3天.化疗2个周期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树突状细胞调节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免疫重建治疗不仅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还能够使化疗患者身体尽快恢复.中药黄芪的提取物黄芪多糖除具有抗肿瘤作用外,在增强患者自身免疫力及减轻化疗不良反应方面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二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临床症状的缓解值得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