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加氢制备十氢萘完成稳定性实验

来源 :工业催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eve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开发的萘两段加氢制备十氢萘工艺及配套催化剂完成2000h稳定性实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技术人员凭借在加氢方面的技术优势,提出了两段加氢的工艺方案,并开发出相应的配套催化剂,成功解决了反应压力高、催化剂寿命短和选择性差等问题,将反应压力由原来的(5~10)MPa降至3MPa。2000h稳定性实验表明,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萘转化率和十氢萘选择性均为100%。
其他文献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CrOx/ZrO2催化剂,考察800 ℃高温焙烧的CrOx/ZrO2催化剂对CH4燃烧的催化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物相结构表征。结果表明,Cr物种以Cr
选取过渡金属Cu、co、Ni和Fe对Ce—Zr固溶体(CZO)进行掺杂改性,采用CO催化氧化为探针反应对其进行活性评价,考察过渡金属种类、掺杂量和掺杂方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
为贯彻落实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方法》的通知精神,进一步提高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和陕西省科技期刊
采用一锅法将P123、TEOS、HCl和H2IrCl6溶液混合,酸性条件下得到高度分散的Ir/SBA-15催化剂。使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N2吸附-脱附等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一步合成的Ir/
以质量分数30%的过氧化氢为氧化剂,Na2WO4·2H20为催化剂,乙酸为溶剂,在酸性配体存在条件下,进行菲催化氧化制2,2’-联苯二甲酸。考察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确定较佳工艺为:菲25m
催化氢解技术是化学化工中常用的物质转化手段。综述了在绿色化背景下,催化氢解技术在有机合成、生物质利用转化为化学品和燃料、环境危害化学品的转化以及控制污染和高分子降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SiO2低负载量的铑催化剂Rh/SiO2。研究以三苯基膦为配体的Rh/Si02催化剂对双环戊二烯氢甲酰化合成三环癸烷不饱和单醛的催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Rh/SiO2
研究了铂纳米簇/壳聚糖杂化膜(Pt/CS)对液相苯部分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通过微波加热还原氯铂酸的方法制备了单分散铂纳米簇,并将其与壳聚糖(CS)进行杂化后得到铂纳米簇/壳聚糖杂化膜
以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大孔Si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通过控制浸渍液浓度的不同原位制备不同负载率的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0.8Sr0.2CoO3/SiO2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扫
采用高压水热法合成纳米锐钛矿相TiO2前驱体,通过H2SO4溶液浸渍制备系列新型SO4^2/TiO2催化剂,采用XRD、TG—DTG和TEM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用于催化醋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