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队伍专业化建设是检察队伍建设核心,也是影响和决定检察工作能否迈上新台阶的关键,必须明确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目标、强化管理、有效培训、尊重人、发展人, 才能推动该项工作较有成效地开展。
关键词 检察 队伍建设 管理 培训
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当前检察机关面临的难题,也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十八大召开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全国政法机关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为推动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入开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明确方向,明晰队伍专业化建设目标
队伍专业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队伍专业化建设与检察文化建设、执法业务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使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入进行,首先要解决宏观设计等问题、明晰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思路,才能推动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入有序持续开展。
二、科学管理,强化队伍专业化建设保障
以精细化管理、流程管理、量化管理为抓手,全面提升管理效能,切实提升队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1、加强精细化管理。坚持制度管人、制度管事,抓好制度完善,从小着手,从细着手,实行无缝隙、无缺陷管理,相互贯通联系,把工作做透、做细,对落实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时反馈并改进,切实提升精细化管理质效。
2、有序流程管理。从办公办案、信访接待、着装仪表等方面规范检察干警执法行为,对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全面优化,设立具体工作流程图,可张贴于科室外墙或印成小册子发到干警手上,成为可操作性指南,确保每项工作有规可循。
3、注重量化管理。各科室根据工作职能性质,进行规范化管理,突出工作质量、数量、创新性等元素,对科室成员业绩全面量化管理。建立统一科学考评体系,及时奖惩优劣,形成有序的工作格局。
三、加强培训,促进干警综合素能提升
将培训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岗位技能培训、法律监督业务能力培训、群众工作能力培训、综合素能培训等在内的全方位培训体系。
1、岗位技能培训。举行演讲、辩论、征文、朗诵等活动,通过陪练培训、组织协调等,引导干警积极参与、全面协调、深入思考,达到提升演讲辩论、组织协调、调研写作等技能。完善传帮带等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导师培养等制度。
2、法律监督培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法律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如何提高新形势下的法律能力,是面临的一大挑战。可探索建立健全执法档案等制度, 将干警执法办案情况记录档案,确保建档、归档管理科学合理,并根据办案质量、执法工作创新等情况,强化干警责任意识,促进工作技能提升。
3、群众工作能力培训。基层检察机关在更大程度上要与群众打交道,需要更好践行群众工作路线,更好推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以及与群众打交道的水平。一方面可通过对案件在执法办案中可能发生的社会风险及其程度、性质等综合评估,拟定风险等级,有效提升执法办案风险防控能力,强化预警意识。另一方面完善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通过快速反应、重大信息报告、协作机制等可操作的工作技能模拟训练。再一方面可通过舆情处置能力培训,加强舆情分析研判能力,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与水平。
4、综合素能培训。注重干警综合素能培养,现代社会新型难点案件不断上升,要提升案件的专业化水平,必须注重干警综合素能的提升,可与高校建立常态化培训基地,让干警涉猎经济、管理、心理等在执法办案中可能会涉及到的方面,全面提升干警综合素质。
四、凝人聚人, 切实抓好凝心聚力工程
严格准入条件,打造良好的环境,切实抓好凝心聚心工程,进一步提升队伍凝聚力。
1、严格准入条件。严格职业准入,把好进人关,完善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深化检察队伍管理机制改革,科学规划招录检察业务专业人才与综合管理类人才比例。在用人考察中,要加强资格能力审查以及道德能力素质全面审查,真正把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全面引进,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夯实基础。
2、打造良好环境吸引人。一是文化环境。坚持文化育检、文化兴检的原则,大力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倡导人人参与、注重参与渗透,强化价值认同,凝聚干警干事创业的动力。二是工作环境文化。打造配套的硬件设施,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鼓励干警工作之余强健体魄、怡养性情,形成忙闲有序的工作格局。注重环境美化,形成人文隽永的工作环境。三是用人环境。坚持公平、公正,坚持让业绩说话, 让事实说话,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格局。
3、打造凝心聚力工程。一是多沟通。善于管理沟通,构建检察长谈话、政工部门“五必谈”、科长点评相结合的谈话谈心体系,经常了解干警思想状况,把握干警思想动态,发现队伍管理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促进队伍和谐有序发展。二是善激励。完善绩效考评奖惩机制,科学设置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建立并修改完善中层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及干警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等制度,将管理考核重心向平时转移,加强中层干部管理及干警绩效考评,探索建立科学统一的绩效考评体系。鼓励干警到不同岗位学习锻炼,推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干警间“传帮带”,注重青年干警培养,进一步发挥干警潜能,激发队伍活力。三是重交流。检察机关人员使用上,应当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实现人才使用一体化。基层检察机关可以将业务骨干或有发展潜力的干警,送到上级检察机关,跟随学习办案,并在学习期满后提交心得体会予以交流。也可以在基层检察机关内部进行科室日常业务学习交流,多方面提升学习能力,分享工作经验,以点带面,实现全员素质整体提升。四是求发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发展是人较高层次的需求,往往起着较大的作用。在保持队伍稳定的情况下,可探索建立检察人员轮岗学习机制,既可以促进岗位技能提升与互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与配置,促进队伍呈现生机蓬勃的面貌。
参考文献:
[1]提升五个能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N].经济日报,2013年1月8日.
[2]检察日报.2013年3月28日.
[3]检察日报.2013年1月9日.
[4]检察日报.2012年10月29日.
[5]曹建明.要大力推进检察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N].检察日报,2013年9月14日.
[6]检察机关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严格职业准入[N].检察日报,2012年10月29日.
(作者单位:东莞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政工科)
关键词 检察 队伍建设 管理 培训
队伍专业化建设是当前检察机关面临的难题,也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十八大召开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全国政法机关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为推动检察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入开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明确方向,明晰队伍专业化建设目标
队伍专业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队伍专业化建设与检察文化建设、执法业务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使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入进行,首先要解决宏观设计等问题、明晰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思路,才能推动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入有序持续开展。
二、科学管理,强化队伍专业化建设保障
以精细化管理、流程管理、量化管理为抓手,全面提升管理效能,切实提升队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1、加强精细化管理。坚持制度管人、制度管事,抓好制度完善,从小着手,从细着手,实行无缝隙、无缺陷管理,相互贯通联系,把工作做透、做细,对落实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时反馈并改进,切实提升精细化管理质效。
2、有序流程管理。从办公办案、信访接待、着装仪表等方面规范检察干警执法行为,对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全面优化,设立具体工作流程图,可张贴于科室外墙或印成小册子发到干警手上,成为可操作性指南,确保每项工作有规可循。
3、注重量化管理。各科室根据工作职能性质,进行规范化管理,突出工作质量、数量、创新性等元素,对科室成员业绩全面量化管理。建立统一科学考评体系,及时奖惩优劣,形成有序的工作格局。
三、加强培训,促进干警综合素能提升
将培训放在重要位置,建立岗位技能培训、法律监督业务能力培训、群众工作能力培训、综合素能培训等在内的全方位培训体系。
1、岗位技能培训。举行演讲、辩论、征文、朗诵等活动,通过陪练培训、组织协调等,引导干警积极参与、全面协调、深入思考,达到提升演讲辩论、组织协调、调研写作等技能。完善传帮带等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导师培养等制度。
2、法律监督培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法律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如何提高新形势下的法律能力,是面临的一大挑战。可探索建立健全执法档案等制度, 将干警执法办案情况记录档案,确保建档、归档管理科学合理,并根据办案质量、执法工作创新等情况,强化干警责任意识,促进工作技能提升。
3、群众工作能力培训。基层检察机关在更大程度上要与群众打交道,需要更好践行群众工作路线,更好推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以及与群众打交道的水平。一方面可通过对案件在执法办案中可能发生的社会风险及其程度、性质等综合评估,拟定风险等级,有效提升执法办案风险防控能力,强化预警意识。另一方面完善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通过快速反应、重大信息报告、协作机制等可操作的工作技能模拟训练。再一方面可通过舆情处置能力培训,加强舆情分析研判能力,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与水平。
4、综合素能培训。注重干警综合素能培养,现代社会新型难点案件不断上升,要提升案件的专业化水平,必须注重干警综合素能的提升,可与高校建立常态化培训基地,让干警涉猎经济、管理、心理等在执法办案中可能会涉及到的方面,全面提升干警综合素质。
四、凝人聚人, 切实抓好凝心聚力工程
严格准入条件,打造良好的环境,切实抓好凝心聚心工程,进一步提升队伍凝聚力。
1、严格准入条件。严格职业准入,把好进人关,完善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深化检察队伍管理机制改革,科学规划招录检察业务专业人才与综合管理类人才比例。在用人考察中,要加强资格能力审查以及道德能力素质全面审查,真正把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才全面引进,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夯实基础。
2、打造良好环境吸引人。一是文化环境。坚持文化育检、文化兴检的原则,大力开展检察文化建设,倡导人人参与、注重参与渗透,强化价值认同,凝聚干警干事创业的动力。二是工作环境文化。打造配套的硬件设施,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鼓励干警工作之余强健体魄、怡养性情,形成忙闲有序的工作格局。注重环境美化,形成人文隽永的工作环境。三是用人环境。坚持公平、公正,坚持让业绩说话, 让事实说话,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格局。
3、打造凝心聚力工程。一是多沟通。善于管理沟通,构建检察长谈话、政工部门“五必谈”、科长点评相结合的谈话谈心体系,经常了解干警思想状况,把握干警思想动态,发现队伍管理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发现并解决问题,促进队伍和谐有序发展。二是善激励。完善绩效考评奖惩机制,科学设置工作目标,层层分解工作任务,建立并修改完善中层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及干警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等制度,将管理考核重心向平时转移,加强中层干部管理及干警绩效考评,探索建立科学统一的绩效考评体系。鼓励干警到不同岗位学习锻炼,推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加强干警间“传帮带”,注重青年干警培养,进一步发挥干警潜能,激发队伍活力。三是重交流。检察机关人员使用上,应当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实现人才使用一体化。基层检察机关可以将业务骨干或有发展潜力的干警,送到上级检察机关,跟随学习办案,并在学习期满后提交心得体会予以交流。也可以在基层检察机关内部进行科室日常业务学习交流,多方面提升学习能力,分享工作经验,以点带面,实现全员素质整体提升。四是求发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发展是人较高层次的需求,往往起着较大的作用。在保持队伍稳定的情况下,可探索建立检察人员轮岗学习机制,既可以促进岗位技能提升与互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与配置,促进队伍呈现生机蓬勃的面貌。
参考文献:
[1]提升五个能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N].经济日报,2013年1月8日.
[2]检察日报.2013年3月28日.
[3]检察日报.2013年1月9日.
[4]检察日报.2012年10月29日.
[5]曹建明.要大力推进检察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N].检察日报,2013年9月14日.
[6]检察机关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严格职业准入[N].检察日报,2012年10月29日.
(作者单位:东莞市第二市区人民检察院政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