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外知识《集合》教学设计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教学设计在充分学习理解教材内容和编排意图的基础上,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水平,从集合知识的生发点出发,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巧妙设计了“趣味分类导入新课、模拟情境探究新知、拓展延伸激发思维”等主要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维恩图的产生过程,学习集合的相关知识,形成自觉运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
   【关键词】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设计;集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P104—105页例1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集合,能正确理解维恩图中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能运用集合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渗透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趣味分类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分类的情况,比如:将班上的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类;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关于分类的游戏。
   互动游戏:将铅笔、衬衣等物品分成“文具”和“衣物”两大类。
   师:有時,我们会把这些集合到一起的铅笔等物品,用一个圈圈起来,再给他们取上名字“文具”。这样是不是更加清楚?再比如这一类,集合到一起,圈起来,再取个名字“衣物”。是不是更加清楚、明了?
   其实,像这种将特定的物体集合到一起,用圈圈起来,在数学里面叫——集合。大家听过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探讨“集合”这个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游戏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将铅笔、衬衣等物品分成“文具”和“衣物”两大类这个游戏,帮助学生提取“将一些物体集中到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这一原有认知,为集合的学习作好知识上的迁移准备。】
   二、模拟情境探究新知
   (一)情境模拟一:经历相交集合图的产生过程
   师:刚才,我们用集合的方法表示物体的分类,是不是好简单?要不要增加难度?
   出示情境题二:把下面动物分成“会游泳的”和“会飞的”两大类,分别填写在适合的圈里。(课本P105“做一做”第1题)
   学生在试练中进行不下去。师生共同探讨如何解决遇到的新问题。
   生:动物更多,有些既会游泳又会飞,如天鹅、大雁不知放在哪个集合圈中,两个集合圈分不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天鹅、大雁既会游泳又会飞,那么它们应该既在会游泳的集合圈中,又在会飞的集合圈中。如何做到这一点?
   教师提示:我们可否想办法移动这两个集合圈的位置,使天鹅、大雁既在会游泳的集合圈中,又在会飞的集合圈中。
   接着,教师拖动集合圈,学生豁然开朗。师生共同完成集合圈中动物的分类。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把两个集合圈重叠一部分,很好地解决了既会游泳又会飞的动物分类。像这种两个集合圈重叠一部分的情况,在数学里面叫做两个集合“相交”。前面“文具与衣物”“三角形与四边形”都是两个集合完全分开,没有重叠的部分,在数学里面叫做两个集合“不相交”。
   【设计意图:创造性地运用“做一做”第1题“动物分类”这一情境素材,让学生继续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动物的分类,并产生冲突,通过“分不下去、移动集合圈、解决问题”,从中经历维恩图的产生过程,理解两个集合相交的原理和意义。这样设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重点内容有了良好开端,难点内容得到初步化解。】
   (二)情境模拟二:用集合相交原理解决简单的重叠问题
   出示情境题三:课本P104例1。(先不出示问题)
   师: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有2项比赛项目,分别是跳绳比赛、踢毽比赛;
   生2:参加跳绳比赛的有9人、参加踢毽比赛的有8人;
   生3:有些同学两项比赛都参加了,如杨明、刘红、李芳。
   师:不错,同学们看得很认真、很仔细。今天我们学习了集合,大家可不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这些信息呢?
   生:可以。
   师:用相交的集合图,还是用不相交的集合图?为什么?
   生:用相交的集合图。因为有些同学既参加了跳绳比赛,又参加了踢毽比赛。
   学生试着练习,教师点评,重点讲解相交部分表示的是两项都参加的同学。
   师:这个集合图是不是表示了上面表格中的所有信息?与表格相比,它还有哪些优点?
   生:不但表示出了表格中的所有信息,而且很容易看出有哪些同学两项都参加了,这是它的主要特点。
   师:根据这个集合图,你能解答“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表格下面出示问题)
   生1:9+8-3=14(人)。因为参加跳绳比赛的有9人,参加踢毽比赛的有8人,一共是17人,但是有“3人”是两项都参加的,重复计算了1次,所以还要减3。
   生2:3+6+5=14(人)。因为“3人”是两项都参加的,还有“6人”是只参加了跳绳比赛的,“5人”是只参加了踢毽比赛的,全部相加一共是14人。
   生3:9+5=14(人)。因为参加跳绳比赛的有9人,参加踢毽比赛的8人中有3人包括在这9人中,所以只要再加5人就是全部的人数。
   生4:8+6=14(人)。因为参加踢毽比赛的有8人,参加跳绳比赛的9人中有3人包括在这8人中,所以只要再加6人就是全部的人数。
   教师点评:在这道例题中,我们用相交的两个集合图表示参加跳绳比赛、踢毽比赛的同学,很清楚地看出有3名同学两项都参加了,通过观察,很容易计算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相交原理之后,设计“分析表格中的数学信息、用相交集合图表示表格中的数学信息、对照集合图用不同列式解答重叠问题”三个步骤,过渡自然,有利于学生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集合相交的原理和意义,训练了学生借助直观图,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重叠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拓展延伸激发思维
   出示情境题:为丰富校园生活,学校定于“六一”儿童节上午举行书法比赛,下午举行绘画比赛。要求每班选5名同学参加书法比赛,3名同学参加绘画比赛。每个班一共要选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
   師:这是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谁能快速解答?
   生1:5+3=8(人)每个班一共要选8名同学参加这两项比赛。
   师:还有其他答案吗?(学生思考)实际上我们在选人参加比赛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什么?
   生:每项比赛都应该派最好的同学去,这样才有可能取得好成绩。
   师:对。如果有一个学生书法在班上是第一名,绘画也是班上最好的,那是不是两项比赛都要选他去?这样还需要选8名同学吗?
   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纷纷列出可能出现的情况。
   师:非常好,大家很聪明,把4种可能的情况都估计到了。老师这里用集合图分别表示这些情况,大家看得懂吗?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逆向思维题,通过一个常见的事例,将两个集合不相交、相交、包含几种情形列举出来,学生乐于接受,容易理解,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趣味性和挑战性。通过本题,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数学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兴趣,为今后集合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四、课堂回顾总结提升
   师: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作答。
   五、结束语
   本节课的设计,两大理念贯穿其中:一是注重发挥知识生发点的引领作用和认知冲突点的关键作用。“分类”的思想和方法是集合思想的基础,本课把它确定为集合知识的生发点,新课导入、概念内化、新知探究均由它引领展开,课中制造了“具有两种属性的物品在分类时分不下去”的认知冲突,为学生理解集合相交的原理和意义起到了决定性和关键性作用。二是注重模拟情境和互动项目的设计。课中设计了4个情境与互动,贯穿各个环节,涉及的都是学生生活与学习中常见的事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集合知识的探究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集合思想,同时获得了有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
   【参考文献】
   [1]卢江,杨刚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数学(三年级·上)[M].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石墨烯是由单原子层组成的二维晶体,生物相容性好、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好,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色氨酸(Trp)以及两种不同尺寸的石墨烯CS(C62H20
通过建立万州西山公园古山茶档案,分析古山茶树生长衰弱的原因,采取土壤改良、回缩修剪、测土施肥、挖排水沟及病虫害防治等复壮栽培技术,有效地改善了古山茶树的立地条件,促进古
随着经济发展,休闲农业(渔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基于此,分析南京市溧水区石臼湖休闲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臼湖休闲渔业的发展建议,旨在促进臼湖休闲渔业发展壮
摘 要:宏观层面的发展规律与国家战略、微观层面的人口流向选择,共同为在全国构建“中心—亚中心—外围”区域发展格局提供了可行性的证据,这种区域格局有助于国家战略与人民美好生活诉求在空间上有机联结,促进全国实现更加平衡和充分的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中心—亚中心—外围”区域发展格局,应巩固提升沿海的集聚“中心”地位,培育壮大内陆地区的集聚“亚中心”,在分层集聚中推进兼顾平衡与充分的区域协调发展。  关键词
物资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物资加强管理,不仅要保障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行,还要尽力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也要防范、避免采购领
奶牛产后疾病发病率高,夏季更甚。如何做好奶牛的夏季产后保健,是提高奶牛养殖效益的关键。对于奶牛产后疾病,重在预防,特别是对新产牛和肥胖牛来说,应将疾病消灭在萌芽中。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对重庆市酉阳县这样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地区来说,农业农村发展怎样实现新突破,成为了整个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此,从酉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贯彻“课改纲要”,落实全教会精神的主渠道.我们数学教师要面对机遇,迎接挑战,更新教育思想,转交教育观念,结合自身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高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