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计算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i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中高年级普遍存在计算正确率低的现象。本文通过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计算上存在的常见错误,分析其计算错误形成原因,并对其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计算错误;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5
  小学数学课本中占比例较大的一部分内容是计算。负数、分数、小数等则是小学中高年级计算教学重难点。学生随着年级升高,要储备的知识点也随之增加,计算正确率也大幅度的下降。本文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计算上存在的常见错误上,分析研究计算错误的成因和对应的策略。
  一、学生计算错误的成因
  1、粗心导致抄写错误
  很多老师在批改学生计算作业,常会遇到学生的计算结果正确,但计算过程中有一两个数字不正确的情况。这是因为学生的粗心大意抄错了题,或者写错了数学符号。像小数计算,许多学生对小数的感知力不够强,在计算上或抄写数字上,少写小数点或标错小数点。
  2、没有检查习惯
  大部分的学生都有过程正确,得数错误的情况出现。学生计算完题目就交作业,多为一遍完成。学生没有检查或者检查不认真,致使本应正确的题回答错误。学生没有良好的检查习惯,降低了计算的正确率。
  3、计算功底不扎实
  计算中,简单的题目一般不会要求笔算,学生大多都是用口算的方式计算出答案。对于数大或者计算复杂的题目,不管题目有没有要求,学生在计算时都会选择笔算方式解题。学生笔算基本功不够扎实、一些口诀背不熟,商和余数分不清楚位置,遇到含有分数计算、百分数的计算时不会把输的形式统一,再计算。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计算错误。
  二、教学对策
  1、培养重视计算错误的意识
  计算错误通常不被学生所重视,学生重视自己的成绩,却忽略了计算错误影响成绩。学生轻视计算错误,容易养成应付了事的做题思想和态度。学生通常会把错误当作是“粗心大意”,时常告诫自己下次注意就可拿高分,事实上,错误依旧存在。教师应该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产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从心理上,教师应不断要求学生摆脱应付心理。教师应培养学生重视计算错误的意识。
  2、重难点突出教学
  数学中有很多概念性的知识,很多学生习惯把概念和计算分开学习。计算是一种能力,能力则需要一些概念性的理论做巩固。教师在教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计算时,尤其是概念性的知识点,不能机械呆板地讲解或者找课本朗读。教师应该将教学的重难点划分出来,灵活授课。用计算解释说明一些概念。教师讲题可多采用举一反三等方法,教师应把课堂的重点难点放在培养学生计算的基本功上面,而不是追求难度上的提升。教师在批改完作业、试卷后,可对学生的错题进行统计,归出普遍计算错误和个别计算错误。普遍计算错误和个别计算错误就是教师要教授的重难点。重难点的突出教学,有利于引起学生对计算错误的高度重视。3、强化训练,培养运算能力
  笔算、口算、估算和简便运算,都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口算是其他三项的基础。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教师在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授课时,应该加强学生们的口算训练,培养学生短时记忆的能力。笔算是很多学生计算能力中较为薄弱的能力。教师的授课内容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笔算的训练,从简单题目到复杂题目,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习四则运算,主要是理解计算方法、运算定律、性质和规律。教师除了让学生知道每种算法的计算方法外,还要让学生明白原因。学生的思维定式以及不认真的审题态度,都会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教师应反复多次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冷静沉着地审清题目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理清运算顺序后再计算。数学计算中有一些特殊数值,教师应将这些数值归纳总结,要求学生熟记于心,这样可以大幅度提升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很多计算上的错误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如:仔细审题,认真演算,耐心检查验算。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防止计算错误的产生,提高正确率。在审题上,教师应提醒学生,看清题目要求、数据和运算符号,避免抄错数据和符号的现象再次发生。在书写方面,教师应要求学生卷面整洁,格式规范,书写工整,选用合理的方式正确迅速计算,让学生养成整洁规范的书写习惯。很多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使用稿纸进行预先验算,认为打草稿很麻烦还浪费时间。教师应更正学生错误的草稿观念,并督促学生养成数学计算前先打草稿的良好习惯。
  结束语
  小学中高年级计算错误的成因有很多,本文着重分析了粗心导致抄写错误、没有检查习惯、笔算功底不扎实这三点原因,通过分析提出了培养重视计算错误的意识;重难点突出教学;强化训练,培养运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条对策以供参考。总之,教师和学生都能重视计算错误,并行之有效的预防对策,计算错误可以减少或避免产生。
  参考文献
  [1] 常哲.小学中高年级计算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2014,(23).
  [2] 黄振华.小学高年级计算错误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新課程·上旬,2014,(10).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在诸多学习习惯中,“检验”的学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一个发展性的习惯。因此在日常练习中应把检查当作不可缺少的步骤,让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关键词:检验 发展性学习习惯 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平时的作业或者考试当中 ,学生经常会出现
摘要: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源泉。”作为农村幼儿园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这些资源,同时也隐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发挥农村特色,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那么,农村幼儿园如何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  关键词:自然资源;黏土;秸秆  【中图分类号】G612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为幼儿提供亲近大自然
摘要:我国从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我国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注重对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等素质的培养,而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关注不够,甚至有的把创新人才与理论(学术)型人才、应用(技能)型人才相隔离起来,重知识传承,轻实践能力培养,在民办高等教育中则表现更为明显。本文就针对民办院校自身的特点,通过借鉴国内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民办高校创新型人才
【摘要】思维导图是汇集图形,关键词、符号、色彩等元素的一种直观形象的思维工具。通过在临床本科专业学生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我们旨在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培养树枝式发散性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  【关键词】 思维导图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国际名校公开课,
【中图分类号】G633.3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师道尊严”在教育者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以至他们习惯于向学生发号施令,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者,有意见也只能保留。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霸权”现象主要表现在语言、情感、思想、评价、心罚等方面。  一、语言霸权  审视一下我们课堂中师生交往的语言,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语言的背后反映着人际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即语言霸权现象。在一些课堂上
摘要:当新课改走到今天,我们惊喜地看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它全新的一面。然而,当我们走出热热闹闹的公开课,用一种冷静的目光来审视课改,小学数学常态课究竟该走向何处?  关键词:小学数学;常态课;朴实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新课改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崭新变化,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训练都呈现多元性,教学适宜性大大
目的:探索不同过滤方法及不同血清条件对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并评估两种不同诱导培养液对其增殖活性的影响。   方法:取出生4d SD乳鼠腹股沟脂肪组织,I型胶原酶